四年級一次作文課上,老師讓我們做一回“雞媽媽”,就是把我們事先準備好的雞蛋護在身上,看哪只“母雞”能保護她的“孩子”不落地,并堅持到最后,她就是贏家。
一開始,我覺得這游戲既有趣又簡單。做“母雞”還不是小菜一碟嘛!別說護一個下午,就是讓我護它個三天三夜也不成問題。
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雞蛋放在懷中,稍不留神就會掉下來。這不,教室里地板上已經滿是綻放的“黃花”,嘆息聲接連不斷,嬉笑聲也此起彼伏。
我的好朋友涂英杰帶來的雞蛋包裝得那叫一個“嚴實”,我是自嘆不如。瞧!他帶來的是一個大盒子,打開盒子一看,咱被逗樂了,盒子里裝著一只臭氣熏天的襪子!襪子里放著一枚雞蛋。我們的鼻子受到了“重創”,隨后是同學們前仰后合的大笑,笑他的別出心裁。
下午沒過多久,教室里已經一片狼藉,蛋清、蛋殼糊了一地。涂英杰看來也是時運不佳,甭提多狼狽了,只見他的衣服都染成黃色的了,手都不知該往哪里放了。原來他護的雞蛋破碎時,蛋黃也糊了他一身。“哈哈哈……”我指著涂英杰,笑得幾乎要岔氣,笑他這個“雞媽媽”真是差勁。
天有不測風云,當我幸災樂禍地嘲笑別人時,我的雞蛋也碎了。我的心情有點復雜,看來做一個細心的“雞媽媽”還真是不容易。那些看似很簡單的事情,真正做起來往往很難。這堂有趣的課我永遠難忘。
(指導老師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