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兒吹過,云沒有離開。學生畢業了,師生情還在。寫下此文,用以紀念我走上初中講臺時帶的第一屆學生。
2001年金秋,因為在寫作上的一點愛好和“踏實工作的態度”,一張調令把我從一個偏僻的村小調到了鄉鎮所在地中學。我的初中從教之路就從這兒開始。
我任了初一(3)班的班主任。面對這些比我小不了幾歲的學生,第一次上課時,我還是充滿著忐忑之心,但心中抱著一種堅定的信念:我要對這些學生的未來負責——我無法保證他們都考上重點高中,但我一定要讓他們學有長進。
于是,日子在腳下踩出平靜的聲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慎重地迎接每一次月考、積極地輔導學生參加每一次活動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2003年6月,按照學校的傳統習慣(剛分到學校的新手是不能跟畢業班的),這個班被拆散了。雖然我無法忘記學生們質疑我不繼續把班級帶到畢業的眼神,雖然也有個別斗膽的學生找到校長詢問緣由,但我還是回到了初一年級,一切重新開始。
“老師,咱們二(3)班有了QQ群!”
鐵打的校園,流水的學生。日子在平淡中走過。
應該說,最先讓我去回憶、珍視這個班的學生是謝坤。
“老師,咱們二(3)班有了QQ群,群名稱就是初二(3)班!”2005年的時候,他率先創建了班級QQ群。
談到QQ群創建的過程,謝坤說:“我從家里翻到上學時一個很舊的小本子,上面記著木永真、王國軍、劉玄、張志他們幾個的電話號碼。之后,我們幾個一起,開始艱難地搜索班級同學的下落?!?/p>
“每次,只要能碰上一個同學,我總是拉住不放,一定要讓他(她)想辦法再聯系一下有希望聯系上的同學。實在沒辦法了,我就在“朋友網”上登名字搜:只要是咱班同學的姓名,就立刻聯系。”談到這酷似“人肉搜索”的舉動,謝坤總是很自豪。
“真是不容易??!一個50多人的班級,群里能有42名成員,而且能經常通過QQ群發布信息、聯絡情感、相互勉勵,的確不容易!”政治教師崔永說。
“基本上,每個月、每個人他都會打一個電話。用他的話說,‘時間長了不聯系,就生疏了’。天南海北的,他要花去多少電話費啊。”同學王國軍說。
往事難忘不能忘
群里開通了“難忘的事——我和我的班級”故事征集,這倒還真打開了大家的思維。
“老師,還記得勤工儉學——向學校繳廢紙的事嗎?我帶領廢紙小組的同學拎個袋子,滿校園里轉。看到一個倒垃圾的,我們一哄而上。后來,校園里的廢紙撿完了,我們又把陣地轉移到校園周邊。實在拾不到了,我們就把書皮都撕了。這樣,我們班每一次繳的廢紙斤數都是全校第一?!?/p>
“那次,我把尤毛孝的腿給碰傷了。帶他到醫院包扎好后,老師騎著摩托車把我送回到家,又帶著我媽到尤毛孝家去看他。幾番折騰,老師騎了幾十里路,回到家時,天都黑了?!?/p>
“我們還辦了元旦晚會,張敏和馬偉主持的,當時校長也來了。王斌的《十三不親》沒通過審核,說是內容不健康,而重名的兩個張偉共同演的小品《洗頭》真是滑稽啊。老師,你把珍藏的那次元旦聯歡節目單在群里公布一下,咱們把那臺晚會重演一遍。那時我們沒有條件記錄下來,現在有了。我來制作DVD?!?/p>
“我要說的是廣播操比賽的事。為了保證班級取得好名次,體育委員閆慧天天帶我們練操,嗓子都喊啞了。老師遞給她一瓶喉嚨片,瓶子雖小,但老師對我們的愛心要多少個瓶子才能裝滿啊!”
“對呀,我們班的同學集體榮譽感很強,大家都想著為班級出力。為了在校運會上為班級拿分,在比賽前的兩個月,瘦小的高文浩就扔下了自行車,每天從家里往學校跑三趟。要知道,他家離學校五、六里啊。為了提高訓練質量,他還在腿上綁了沙袋?!?/p>
……
舊日時光,飛花一般。我沒想到,短短兩年的師生相處,卻在他們心中留下了這么深刻的印象,有些甚至會成為永恒。一件往事,他記住了十年;一個舉動,溫暖了全班孩子。隔了歲月的河流望過去,昔日的瑣碎都成了可愛。很多故事依然讓人感動,值得我用一生去回憶、去收藏。
趟過記憶的河,那些暮色初曉的早晨,那些夕陽西下的傍晚,一幕幕,一件件,往事難忘不能忘。
而今,我又帶過了幾屆學生。我喜歡以第一屆學生為參照去要求后來的學生,甚至會刻意地從現在的學生身上去搜尋他們的影子。我知道,這畢竟是自己傾注滿腔心血、蘸著十分熱情、帶著初為人師的新奇所帶過的第一屆學生。心甘情愿的付出換來了他們的記憶與珍惜,感念師恩的舉止留給我的則是溫馨與滿足。
畢淑敏說過,風不能把陽光打敗。我要說,風兒也不能把云吹走。
(作者單位:安徽皖蒙城縣板橋中學)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