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每個學生都是可愛的。他們就像我的孩子,不管他是聰慧還是愚鈍,也不管他是漂亮還是丑陋,我都會深深地愛著他們。因為,他們都擁有愛與被愛的權利。
老師,您慢點
下晚自習的鈴聲驟然響了,我趕緊回到辦公室,拎起包就急匆匆地往外走。因為,天黑了,我得搭同事的車回去,不能讓別人等我。
剛走到走廊的東頭,準備下樓時,一個男孩子迅速跑過來,伸手塞給我一個蘋果,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您吃,很甜的。”我還沒來得及拒絕,他就蹬蹬地往樓下跑去了,邊跑邊大聲說:“老師,天黑,您回家慢點!”
這一切似乎發生得太突然,那個男孩子、這個紅蘋果,還有那一聲“老師,您慢點”,一瞬間溫暖了我的心。從最后那一聲關切的問候中,我聽出來了,是他,我們班上的一名學生。我不覺想起從前有關他的一些事來。
他的語文成績很差,我接手他們班時,他的語文僅僅考了56.5分。他的字寫得歪三倒四,和他清秀的外表一點兒也不相匹配。他上課從不舉手發言,即使把他叫起來他也支支吾吾,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作業也經常拖交。因此,他成了我特別關注的對象。后來,在我的特別關注下,他對語文似乎有了一些興趣,上課時偶爾也會舉手,雖然很少說準確,但我總是微笑著鼓勵他,他對自己有了一些信心。漸漸地,他拖交作業的次數少了,字也寫得有了一些進步。上學期期末考試,他居然考了76分!這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成績,簡直就是一次飛越。我真心地為他的進步而感到欣慰,也為自己付出的心血沒有白費而感到幸福。
此刻,我握著這個還帶著他余溫的蘋果,回想著那一聲關切的話語,我的心中有一股暖流在靜靜地流淌。夜色如水,今夜最是溫柔。
學生請我去家訪
“齊老師,您參加了課外訪萬家的活動嗎?”一天放學后,我和兩個孩子同時走出校門時,其中一個女孩子突然問我。“當然啊!怎么啦?”我停住腳步,不解地問。“那您怎么沒去我家?”她眼里露出一絲遺憾。經她這么一問,我還真不好回答。在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中,我們只是重點走訪了學困生、留守生、單親學生、城區務工子女、變化較大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還有一部分學生沒來得及走訪,而這個女孩家里我就沒去,其他兩個老師也沒去。
看到她眼里流露出的失落,我不覺心里一顫:原來在她心里,她很希望老師去她家家訪!我想給她一個驚喜——“老師現在就去你家家訪,歡迎嗎?”我微笑著對她說。她一聽,臉色立刻由陰轉晴,一雙明亮的眸子閃動著異樣的光彩,激動地說:“齊老師,您說的是真的?那太好了!我太高興了!”“老師什么時候說過假話?”我輕輕拍拍她的肩,“走吧,前面帶路!”
她的家離學校很近,不到三分鐘就到了。走到樓下時,她一路興奮地跑上樓,居然連我也不管了。這孩子!
摁響門鈴,一個中年女子輕輕推開門,探出頭來。她手里還端著一只碗,正在攪拌著食材。看見我,似乎有些意外。“媽,老師來了!”女孩連忙向她媽媽介紹。我微笑著朝她點點頭,補充說:“我是齊老師,打擾您了!”女孩的媽媽聽說我是女兒的老師,連忙熱情地說:“老師,快請屋里坐!”一邊說一邊轉身回屋。
我跟著她們母女倆走進屋,屋子不算大,但收拾得很整齊。門都敞開著,我一眼就看見了一個非常大的熊娃娃,很漂亮。我走過去,問女孩:“這是你媽媽給你買的?”“不是,這是我在河邊寫數字,從1寫到400,沒有寫錯,得到的獎品。”女孩一臉的自豪。“真的嗎?你太了不起了!我都沒有把握寫對呢。”我從內心里發出稱贊。我知道要想一口氣寫對這些看似簡單的數字,是需要多么大的定力,必須做到全神貫注,心中沒有一絲雜念才行,這不是一般的孩子可以做到的!
坐定后,女孩的媽媽給我泡了一杯茶,便和我聊了起來。她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齊老師,您看夢飛(她女兒)都在您班上快半年了,可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您。都怪我和她爸太忙,真是對不起啊。”看她自責的樣子,我連忙說:“沒事的,我不也是第一次到您家來嗎?”我知道他們忙,因為我曾經問過夢飛,知道她媽媽在幫別人做早點,爸爸在外做小工。
說到夢飛,這真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在我接手這個班時,就聽別的老師介紹說這個孩子懂事,成績好。當時查閱了一下她的成績,語文89分,不算高,有好幾個孩子的成績都比她高,但我一向不單純以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所以,一開始我就重用了她。她果然很優秀,大膽細致,做事井井有條,而且在班上的威信也較高。更讓我高興的是,這短短的幾個月里,她的作文幾乎是進步如飛。
和夢飛的媽媽交談時,我知道平時他們對孩子的管教不多,主要靠夢飛自覺學習。這一點,我在學校也觀察到了,我對夢飛的優點給予了高度贊揚。夢飛的媽媽說:“以前,我和她爸爸一直擔心夢飛的語文成績,特別是作文。每次寫作文,夢飛就會東翻翻,西翻翻地找作文書,還問我怎么寫怎么寫。現在好了,她一寫作文,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一會兒就寫好了。聽夢飛說,她很喜歡您,說您的好多文章都發表了,而她的作文也在進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看來,夢飛真的是嘗到寫作的甜頭了。
我告訴她媽媽:“夢飛這學期來,進步最大的就是作文,她的作文啊,是一次比一次寫得好了!”得到我的證實后,夢飛的媽媽特別高興。她滿懷期待地問:“齊老師,六年級還是不是您教她啊?”“這個我可不敢說,因為我是在這里掛職學習一年,一年之后說不定就回原來的學校了。”我不無遺憾地告訴她。她媽媽一聽,立刻顯得有些沮喪。
我們聊了足足有半個小時,天色已晚。我起身要走,她一再挽留我留下來吃頓便飯,我婉言謝絕了她。
走到街上,外面已是燈火通明。這是我從教以來,第一次被學生請去家訪。我想:每個孩子無論成績好壞,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作為老師,真的要多去走訪他們,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真正實現家校結合,更好地教育孩子。
(作者單位:湖北遠安縣鳴鳳中心小學)
圖/戚福光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