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善固執的羅永浩
羅永浩,教師,牛博網創始人,老羅英語培訓創始人,著有《我的奮斗》一書。高中輟學,曾經擺地攤、開羊肉串店、倒賣藥材、做期貨、銷售電腦配件、從事文學創作。
2001年至2006年羅永浩在北京新東方學校任教,由于教學風格幽默詼諧并且具有高度理想主義氣質的感染力,所以極受學生歡迎,有“老羅語錄”流傳于網絡,成為網絡紅人。其中,“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座右銘。
連岳說,老羅是一個天真的人。“他的成功讓人羨慕,許多人可能覺得他運氣好,卻不知道正是他不世故,所以沒有被世故毒害。當他猜想某物滋味不錯時,他有勇氣去嘗一嘗,而不是尊重他人的飲食習慣。他還天真地相信好的東西就該大聲贊美,哪怕大家都以為那是一串會給自己帶來厄運的魔咒。他一說,卻變成了語錄,聽眾開心地笑了。我們其實都在等這樣一個天真的人,來呼應自己內心殘存的天真。”
穿透黑暗的周云蓬
周云蓬,1970年出生于遼寧,最具人文氣質的中國民謠音樂代表。9歲時失明,15歲彈吉他,19歲上大學,21歲寫詩,24歲開始隨處漂泊。周云蓬的詩歌《不會說話的愛情》獲得2011年度人民文學獎詩歌獎。
他15歲彈吉他,23歲大學畢業,其后游歷十余城市,以彈唱為生,目前暫居浙江紹興。周云蓬的這些奇幻經歷已經化為歌詞,而他的那些歌曲都是飽經滄桑的音符,都是在無數次跌倒后重又拾起,放在口袋里的歌謠。
在社會最底層漂泊多年的周云蓬的歌曲歌唱的正是身邊的這些故事,無論是詩韻性格的《空水杯》、《山鬼》、《幻覺支撐我們活下去》,還是反映了現實窘境的《我聽到某人在唱一首憂傷的歌》和《失業者》,這些都是具有深刻內涵的歌曲,愈加聽辨,愈加為之感動。2009年,民謠歌手周云蓬發起了一個幫助貧困盲童的計劃。目的是為那些家境貧困的失明孩子,購買他們需要的樂器、mp3播放器、讀書機。“我無法承諾為某個盲童帶來一生的幸福,這個計劃只是一聲遙遠的召喚,就像你不能送一個迷路的盲人回家,但可以找一根干凈光滑的盲杖,交到他手中,路邊的樹、垃圾箱、風吹的方向、狗叫聲、晚炊的香氣,會引導他一路找回家門。”關于這個計劃,周云蓬的這段話也許可以代表每個參與者的心聲。
“隨遇而安”的孟非
他高中畢業,干過搬運工、印刷工,開過小超市,在電視臺里打過雜,他是《南京零距離》、《非誠勿擾》主持人孟非,是南京人最喜愛的主持人。
命運曾經一次次和他開玩笑,他甚至差點失去自己的手。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自救?倔強的孟非選擇了后者,并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1994年2月,孟非成了江蘇電視臺里的一名臨時工。1994年7月,孟非通過兩年的函授班學習,拿到了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專科文憑,此時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也要做一名記者!有了目標,孟非的生活里仿佛灑滿了陽光,他每天早早來到臺里,利用幫記者們打掃衛生的機會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他從臨時記者,變成正式記者,又變成知名記者和著名的節目主持人。苦難一直是他的養料,刻苦和堅韌一直成就著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