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 虞敏 施盛 金宇飚 袁忠祥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心外科,*病理科,上海 200080)
在肺脂肪栓塞和高三酰甘油胰腺炎患者中,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是引起其肺損傷的主要原因。在心臟手術患者中,由于體外循環術需要注射大劑量肝素抗凝,而肝素可增強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后者分解血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產生FFA,故術中及術后會出現血FFA含量增高,這在高三酰甘油血癥(hypertriglyceridemia,HTG)患者中更明顯。我們的前期研究[1]已發現體外循環術后2h動脈血氧合指數與血FFA含量呈負相關,血FFA含量是術后低氧血癥(氧合指數<200)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FFA可能與體外循環術后肺損傷有關。本研究通過建立大鼠HTG模型,注射肝素造成FFA升高,觀察肺損傷情況及辛伐他汀對此類肺損傷的保護作用。
1.1 實驗動物 體質量250~300g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6只,購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動物中心,在清潔級環境下飼養。
1.2 實驗試劑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riton WR 1339),購于美國Sigma公司。伊文思藍購于美國Sigma公司,甲酰胺購于上海永華化學品有限公司,辛伐他汀為杭州默沙東公司生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試劑盒均購于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分組 將56只SD大鼠分為4組,每組14只。對照組:大鼠不予處理;HTG組:依據文獻[2]建立HTG大鼠模型,尾靜脈注射Triton WR 1339 75mg/kg,4h后取標本;FFA組:建立高游離脂肪酸模型,尾靜脈注射TRITON WR 1339 75mg/kg,2h后尾靜脈注射肝素3mg/kg,4h后取標本;他汀組:實驗前3d每天給予辛伐他汀3mg/kg灌胃,隨后建立高游離脂肪酸模型的方法同FFA組。
1.4 標本采集 4組動物建模完成后,各取8只采用10%苯巴比妥0.004mL/g腹腔注射麻醉,分離頸動脈,取動脈血5~8mL,取其中0.5mL立即行血氣分析,剩余血樣置于枸櫞酸抗凝管中高速離心,吸取血漿保存于-80℃冰箱待測。
1.5 伊文思藍試驗 4組各6只動物建模4h后,自尾靜脈注射2%伊文思藍溶液50mg/kg,15min后麻醉,放血處死,開胸自肺動脈以0.9%氯化鈉液灌洗肺血管,取肺組織0.2~0.3g,剪去周圍組織,將其浸泡在甲酰胺溶液中(10mL/g肺組織),置37℃溫箱中孵育72h,待色素全部浸出,取出肺組織,1500r/min離心10min后取上清液。
1.6 血漿標本處理 利用本院檢驗科大型生化分析儀(ADVIA2400,SIEMENS公司)測定血漿標本中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與FF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法測定血漿MDA含量,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血漿SOD活力,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試劑盒測定血漿IL-6、TNF-α、ET-1和ICAM-1含量。
1.7 病理檢查 將甲醛固定的肺組織標本常規脫水,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于光學顯微鏡下讀片分析,由1名病理科醫師獨立讀片。
1.8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ˉ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與兩兩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模型的建立及各組血脂指標比較 各組大鼠均成功完成實驗,無意外死亡。HTG組、FFA組和他汀組均成功建立高脂血癥模型,這3組的TC、TG和FFA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FFA組FFA顯著高于 HTG組(P<0.05),成功建立了高游離脂肪酸的模型。各組血脂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4組血脂指標比較
2.2 各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見表2。
2.3 各組脂質過氧化指標定量比較 見表3。
2.4 各組細胞因子指標定量比較 見表4。

表2 4組血氣指標比較

表3 4組脂質過氧化指標比較
2.5 肺組織伊文思藍含量比較 HTG組、FFA組、他汀組和對照組肺組織伊文思藍含量分別為18.38±0.57、26.29±1.28、17.96±1.48與16.62±0.56。FFA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他汀組伊文思藍含量較FFA組顯著減少(P<0.05),接近HTG組水平。
2.6 肺組織病理變化 光鏡下可見對照組大鼠肺組織肺間質寬度正常,無滲出,無炎癥細胞浸潤,見圖1-a。HTG組肺間質輕度增厚,少量淋巴細胞浸潤,見圖1-b。FFA組肺間質明顯增厚,并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少量中性粒細胞浸潤;毛細血管淤血,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病變較為明顯,見圖1-c。他汀組肺間質輕度增厚,毛細血管淤血,血管周圍少量淋巴細胞浸潤,病變顯著輕于FFA組,見圖1-d。

表4 4組細胞因子指標比較

圖1 4組大鼠肺組織的病理表現
文獻[3]報道,在人體和動物靜脈注射脂肪乳劑加肝素可制造高FFA狀態。本研究采用靜脈注射表面活化劑Triton WR 1339的方法成功建立大鼠HTG模型,再注射大劑量肝素造成類似體外循環時的高FFA狀態。
本研究中HTG組、FFA組和他汀組都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損傷,表現為血氧分壓下降、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肺間質增厚和炎癥細胞浸潤、肺毛細血管淤血。HTG組肺損傷程度較輕,血氧分壓下降不明顯,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病理所見炎癥水腫較少。FFA組病變較重,血氣分析呈低氧表現,肺病理改變明顯,血管通透性增大,因為HTG組和FFA組TG含量近似,病變程度顯然與FFA濃度相關。他汀組血氣指標、病理、血管通透性均較FFA組有改善,提示辛伐他汀對FFA引起的肺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FFA引起肺損傷的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探討過氧化反應和細胞因子的作用。MDA水平可以反映機體內脂質過氧化的程度,間接反映出機體細胞受氧自由基損傷的嚴重程度;SOD活力高低反映機體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本研究中對照組、HTG組、FFA組中,隨著FFA水平的升高,MDA逐步升高,SOD相應降低,可提示FFA可能通過脂質過氧化途徑引起肺損傷。
我們的前期研究[1]發現,體外循環術后2h患者血中FFA含量與血ICAM-1含量存在正相關性,這一結果在本實驗中得到證實,4組的ICAM-1含量與FFA水平有大致平行關系,提示FFA可能通過ICAM-1途徑產生肺損傷作用。FFA的升高能直接誘導ICAM-1等黏附分子增加,ICAM-1被認為與肺血管內皮損傷有關,可以促進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黏附,釋放一系列炎性介質、細胞毒性氧代謝產物及磷酯酶產物,使血管內皮細胞進一步損傷和激活,從而使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增強,這與本實驗結果中的病理表現和血管通透性改變相符[4-5]。
他汀類藥物是3-羥-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它除了可以降低TC和TG,還具有促進中性粒細胞凋亡、減輕中性粒細胞與上皮細胞間的相互作用、抑制脂多糖對TNF-α和IL-6的誘導,改善和修復血管內皮等功能,所以其除了降脂以外,還有對抗肺損傷作用。本研究中,他汀組與FFA組比較,TC、TG與FFA顯著降低;隨著FFA降低,肺氧合能力、肺病理及各過氧化和細胞因子指標均有明顯改善。與HTG組相比,他汀組的FFA仍較高,但SOD、ET-1、TNF-α較 HTG組改善,提示辛伐他汀具有降低血脂以外的抗炎和抗過氧化作用。
[1] 虞敏,周黎瑾,董莉亞,等.體外循環術圍術期血中游離脂肪酸含量與肺損傷的相關性[J].中國臨床醫學,2012,19(1):14-16.
[2] 楊體雄 周亞魁.輸注脂肪乳劑對伴高甘油三脂血癥胰腺炎大鼠胰腺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22(9):1076-1077.
[3] Azekoshi Y,Yasu T,Watanabe S,et al.Free fatty acid causes leukocyte activation and resultant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through enhanced angiotensin II production in mononuclear and polymorphonuclear cells[J].Hypertension,2010,56(1):136-142.
[4] Mathew M,Tay E,Cusi K.Elevated plasma free fatty acids increase cardiovascular risk by inducing plasma biomarkers of endothelial activation,myeloperoxidase and PAI-1in healthy subjects[J].Cardiovasc Diabetol,2010,9:9.
[5] 李亞春,李穎川,周明.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與修復在急性肺損傷中的作用[J].中國臨床醫學,2010,17(6):8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