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駿
(上海電力醫院健康體檢部,上海 200050)
隨著器官移植手術的增加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的不斷升高,長期口服免疫抑制劑而導致的免疫受損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的數量也逐年增加。肺部感染是ICH病死的主要原因,也是影響患者長期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1-2]。研究[3]顯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能夠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少重癥感染患者的炎性反應程度。Ig是否能夠改善ICH合并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預后,目前國內外研究較少。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討Ig治療ICH合并重癥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2006年8月—2011年8月入住我院呼吸科的非人類免疫缺陷病毒(no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non-HIV)感 染 的ICH合并重癥肺炎患者86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50例;年齡45~68歲,平均年齡57歲。所有患者隨機分為2組:靜脈注射IgG治療組(Ig治療組,n=46)和常規治療組(對照組,n=40)。患者納入標準:長期口服大劑量的免疫抑制劑且合并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患者,主要病因有:腎小球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otosus SLE)、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皮肌炎和干燥綜合征。患者排除標準:年齡<18歲、孕婦、免疫球蛋白過敏、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和醫院獲得性重癥肺炎的患者。
1.2 分組及研究方法 對照組按照中華醫學會社區獲得性肺炎指南給予常規治療[4];Ig治療組除給予常規治療外,同時每天靜脈注射IgG 0.4g/(kg·d),療程為5d。
1.3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和治療第6天分別計算患者的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rem,APACHE)II評分。分別采集患者入組前和第6天的外周靜脈血,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測定IgG、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人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濃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以ˉ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年齡、性別和治療前的APACHE II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臨床情況的比較
2.2 外周血血清IgG、TNF-α和IL-6的水平變化見表2。

表2 2組患者外周血IgG、TNF-α和IL-6濃度的比較
肺部感染是ICH最常見的感染部位[5],ICH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往往病情較重、病死率較高。研究[6-7]發現Ig能夠減輕嚴重膿毒癥和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等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改善患者的預后。本研究顯示,IgG靜脈注射治療能夠顯著減輕ICH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靜脈注射IgG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強抗體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調節功能,通過激活補體系統活性而中和抗原,凝集微生物,還可以加強吞噬細胞功能和Fc介質的黏附作用。病原菌侵犯機體后通過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反應誘導炎性細胞因子的生成,適量的炎性介質對于機體清除病原微生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過量的炎性介質可直接引起肺部損傷,導致重癥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生。本研究發現,Ig治療組患者外周血清炎癥細胞因子TNF-α和IL-6濃度在治療第6天較治療前以及對照組患者顯著下降。其原因可能是Ig通過中和ICH患者體內的細菌毒素、封閉Fc受體、抑制細菌脂多糖誘導的T細胞生成介質和抑制補體的激活等途徑減少機體過度的炎性反應,從而使炎性細胞因子的生成減少,減輕了患者的病情,改善了患者的預后。
總之,本研究發現靜脈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能夠提升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減輕ICH合并重癥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改善患者的預后。
[1] Radzikowska E.Pneumonia in immunocompramised patientsgeneral clinical view[J].Pneumonol Alergol Pol,2010,78(3):236-243.
[2] Vines-Douglas G.Diagnosing and treating CAP in immunocompetent adults[J].JAAPA,2008,21(1):26-30.
[3] Laupland KB,Kirkpatrick AW,Delaney A.Polyclonal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rit Care Med,2007,35(12):2686-2692.
[4]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5.
[5] Waite S,Jeudy J,White CS.Acute lung infections in normal and immunocompromised hosts[J].Radiol Clin North Am,2006,44(2):295-315.
[6] Kreymann KG,Heer G,Nierhaus A,et al.Use of polyclonal immunoglobulins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sepsis or septic shock[J].Crit Care Med,2007,35(12):2677-2685.
[7] Shah S,Hall M,Srivastava R,et al.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Children with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J].Clin Infect Dis,2009,49(9):1369-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