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本刊記者 聶迎利 張莉娜

2012年6月16日,第三屆中國奶業大會在鄭州召開。全國奶業界同仁齊聚中原腹地,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入分析奶業形勢,共謀奶業發展大計。大會由中國奶業協會主辦,河南省畜牧局、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奶業協會協辦;河南花花牛乳業有限公司、四方力歐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博農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伊埃(上海)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給予了大力支持。
中國奶業大會自2010年舉辦首屆以來,已連續召開三屆,每年都會根據奶業形勢的不同,確定不同的主題,且規模不斷擴大,人數不斷增多,形式不斷完善,逐漸成為行業內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盛會。每年6月,業界同仁都會從全國各地、不同單位趕赴會議舉辦地,了解奶業大計,行業方針政策的變化,聆聽專家報告,交流生產經驗,實現溝通、交流與合作。奶業大會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信息流通平臺、凝聚同行的紐帶和橋梁。
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滿倉,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以及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出席了本屆大會。來自全國各地奶業協會、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乳品企業、奶牛場的負責人和技術人員等1300 余人參加了大會,是歷屆奶業大會中人數最多的一次,充分顯示了中國奶業協會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大會由中國奶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魏克佳主持。
會上,劉滿倉副省長致歡迎詞。他說,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河南也是畜牧大省,生豬出欄位居全國第一,奶牛存欄居全國第四。劉滿倉表示,河南發展現代畜牧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潛力巨大;河南擁有3000 萬名中小學生,周邊兄弟省份也是人口大省,市場空間巨大。為了推進河南奶業的發展,河南省于2011年9月出臺了《關于實施千萬噸奶業跨躍工程的意見》,并于2012年3月啟動。該工程的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奶牛存欄達到240 萬頭,奶類總產量達到1000 萬噸,乳制品加工能力達到1200 萬噸。
歷年中國奶業協會年會和奶業大會上,中國奶業協會會長的主題報告都是與會代表最為關注的。因為從這個報告中,可以了解到行業的熱點焦點問題和發展趨勢,解讀出國家對奶業的政策導向。今年也不例外。在《依靠科技創新 加快奶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報告中,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介紹了我國奶業自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后所取得的成就,公眾對乳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關注,以及科技創新對于我國奶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意義。
高鴻賓在報告中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奶業快速發展,已經連續跨越了3 個1000 萬噸臺階。但是,2008年的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給中國奶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同時,也打擊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那就是,中國奶業一定會重新崛起,會鳳凰涅,浴火重生。實踐證明,經過三年的努力,中國奶業不僅得到了恢復,而且超過了當年的水平。2011年,全國奶牛存欄、奶類產量均比2008年出現了增長,奶源基地的建設速度明顯提升,奶牛養殖效益向好,奶類消費持續增長,奶站得到清理整頓,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高。高鴻賓用一句話對當前我國奶業進行了評價:“可以說,今天的中國奶業是在中國奶業發展歷史上最好的一個歷史時期。”
但高鴻賓同時也指出,我國奶業仍然面臨一些重要的問題。如公眾對奶業的信心和信任還沒有恢復到最好水平。2012年1~4月,我國進口奶粉達到23 萬噸就是最好的證明,其中,僅從新西蘭就進口了20 萬噸;同時,很多內地的消費者去香港和澳門地區搶購嬰幼兒奶粉。高鴻賓認為這是一種極其不正常的現象,因為他對國產奶粉是充滿信心的。他說:“不是因為我是農業部的,是中國奶業協會的,就信任中國奶粉,而是我覺得中國的奶粉到目前是完全可以依賴的。”高鴻賓同時指出,當前,公眾對食品,特別是乳品質量安全問題高度關注,而且極度敏感和脆弱,因此,中國奶業不能再出問題了,讓消費者對中國奶業有信心,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在報告中,高鴻賓特別強調,當前奶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突出表現在科技水平較低,對奶業發展支撐能力不強。從中國奶業未來發展看,要保障乳品供給,提高乳品安全水平,促進奶農增收,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都必須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高奶業科技貢獻率,加快奶業發展方式轉變。奶業要加強科技創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牢牢把握以下重點任務:大力推進奶牛遺傳改良;加快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強化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建立健全奶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參加大會的代表既有從事奶牛養殖的,也有從事乳品企業加工的,為了便于交流,滿足不同代表的需求,大會特別安排了高峰論壇和專場論壇。來自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大學教授、企業高管、技術專家等齊聚一堂,各領風騷,帶著各自領域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見解等與業界同行共享,并為與會代表答疑解惑。
在由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主持的高峰論壇上,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級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姚景源與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張利庠教授分別作了精彩報告。


姚景源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與中國奶業發展作了詳細講解。他表示:2011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12年經濟工作的總目標是穩中求進。“穩”指三穩,即穩增長,穩物價,穩社會大局。這是因為,從目前來看,我國經濟最突出的問題是下行的壓力在加大。我國GDP已經連續5 個季度下降,由2011年第一季度的9.7%下降至2012年第一季度的8.1%。用電量(等于發電量)增減也是經濟發展快慢的一個重要表現。2011年12月時,我國的用電量是130 億千瓦時,2012年一二月時,就下降至了120億千瓦時。從鋼鐵和水泥的產量也可看出這一趨勢。經濟下行的原因一是出口受阻。2011年4月,我國出口增長率為25.9%,而2012年4月僅為4.9%。目前,我國的出口依存度是0.25,即國民經濟中有四分之一與出口緊密相關。中國經濟已經高度融入世界經濟中。其中,歐洲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商品出口地,第一大引進先進技術來源地。因此,歐洲的經濟下滑和金融危機也影響到了我國的出口。二是國家主動調控的結果。2008~2009年我國采取了許多臨時性政策,如4 萬億投資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家電下鄉補貼等,以應對全球的金融危機。但是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不能依賴于政策刺激,因此,國家2010~2011年取消了一些刺激政策,以喚起經濟增長的內生力量。三是長期積累的問題開始凸顯,基礎設施投資、工業投資都在下降等也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姚景源認為,應正確看待經濟的下行,經濟下行不是壞事。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問題不是增長速度問題,而是增長質量、效益和方式的問題。適當回落,有助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提高效益上。要把下行的壓力轉變成動力。但是也不能繼續下行,要穩住。“穩增長”的原則是不能搞重復建設,而要與改善民生、惠民生,加大投資密切相關,要與調結構、轉方式密切相關。姚景源的報告對于準確分析和判斷我國奶業發展形勢,制定切實可行的奶業政策具有重要的參考。
張利庠教授則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圍繞我國奶業出現的十大變化以及乳制品市場營銷策略的轉變作了精彩報告,使與會代表在輕松愉悅中得到了豐富的知識。
張利庠在報告中指出,我國奶業面臨著十大變化:一是我國奶牛養殖三種模式中,散戶迅速退出,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不斷提升;二是農村土地流轉化,農村土地成為溢價關鍵,使苜蓿種植與奶牛養殖有機結合問題引起關注;三是中國經濟“失速”導致農業工業化成為未來經濟亮點,農業資本化使奶業競爭轉移到資本的競爭;四是食品名牌化,中產階級崛起引發食品分級;五是畜牧效率化,畜牧業養殖效率將大大提升,奶牛存欄多不是奶業先進的表現;六是農村政治化,政治將成為第四大勢力;七是優質牧草是保持奶牛高產,保持牛奶品質的重要措施;八是食品安全是最薄弱環節,食品安全威脅升級;九是國家對奶業的支持政策空前,除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09-2013年)》等,國家還出臺了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奶站機械設備購置、奶牛良種、奶牛生產性能測定等補貼政策;十是奶業產業集中度大大提高,呼喚千億元企業的出現。
伴隨著奶業出現的十大變化,我國乳制品的市場營銷也發生了轉變:一是分銷為主的傳統營銷時代正在走向終結,開始轉向層次減少,重視終端,以牛為中心的牧場戰略;二是零散的戰術創意和一對一的營銷正向系統戰略營銷和團隊營銷轉變;三是以產品為中心的營銷正向以品牌為中心的營銷轉變,產品套餐打造服務品牌;四是以價格競爭為導向的營銷正向以整個價值鏈為激勵體系的營銷轉變;五是以渠道、終端搶奪為主的營銷正向建設渠道伙伴關系為主的營銷轉變;六是以促銷、廣告為手段的營銷正向整合營銷傳播、知識管理和組織變革為主的營銷轉變。但是,不管如何轉變,“定位”、“聚焦”、“堅持”都是營銷的三大法寶。張利庠還送給業界同仁三句話:沒有金融做不大;沒有技術核心競爭力做不久;沒有管理做不強。
此外,各分會場還舉辦了其它專場論壇,分別是:國家奶牛體系專場暨第十屆中美奶業研討會,奶牛飼料、飼養、環境與優質乳生產專場,現代化牧場建設專場,牧場糞污管理及擠奶設備衛生專場,奶牛營養與保健專場,乳制品加工與營銷專場,參展商新技術新產品交流專場,遺傳育種研討會及養殖工程與機械專業委員會新產品新技術研發與推廣論壇。每一場論壇都是經驗凝結的精華所在,68 位報告人都是業界高端從業人員和專家學者,他們為聽者帶來了國際國內最前新的信息和技術,。

觀眾在《中國乳業》雜志展位前領取資料
與往年一樣,第十屆國際奶業展覽會暨乳制品市場促銷活動與奶業大會同步召開,為行業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6月16日上午十點,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展覽會和市場促銷活動在獅舞炮鳴中拉開帷幕。
與往屆展覽會相比,本屆展會參與面更廣,規模更大,人氣更旺。展會占地約25000 平方米,參展單位230 家,分別來自中國(包括香港地區和臺灣省)、法國、荷蘭、美國、德國、西班牙、英國、瑞典、奧地利、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以色列、意大利、愛爾蘭、日本、韓國、挪威、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家。展覽涵蓋奶牛養殖、牧場設計與建造、環境保護、飼草飼料、奶牛保健品、乳品加工機械設備、包裝材料、檢驗檢測設備與技術、新聞媒體等奶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為了盡快布置好展臺,吸引采購商或其他客戶,參展商很早就開始了準備工作,進行展臺的設計、搭建,展位的布置和裝扮,以展示出自己最好的產品和最佳的服務。“我們兩天前就到鄭州了,為了讓客戶詳細了解設備使用情況,我們還特地把總工程師請到現場來答疑。”一位乳品加工設備供應商的代表介紹到。
“記得五年前,我來參加展會的時候,規模和專業度遠沒有現在這么好。”北京環球種畜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阿里斯迪爾表示。“不過,稍微遺憾的是,場內的氣氛太熱烈了,音樂聲太大了,談話的時候會聽不到。”他笑著說。
《中國乳業》雜志社經過精心準備,此次又以全新形象參展。雜志社一改以往展位的紅色背景,而選用了藍色背景,令人體會到雜志社經過十年的積淀,已經愈發成熟與穩重,而蓄勢待發的飛機,則預示著雜志社將開啟新的征程。雜志社以2011年全國規模化奶牛場調研為基礎數據推出的《2011年全國規模奶牛場及不同養殖模式生產管理狀況調查報告》更是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展位前經常被圍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員則忙得不可開交。
為增強市場消費信心,展示和宣傳優質乳制品,普及科學飲奶知識,蒙牛、完達山、三元、花花牛等知名乳品企業還舉行了乳制品促銷活動,包括乳制品展銷,免費品嘗,乳制品科普宣傳等,以提升乳品企業形象和知名度,促進牛奶消費,推動民族奶業的發展。
6月的鄭州,已經是驕陽似火,但是,比這氣溫更高的是會場和展館內外,與會代表深入交流,探討行業發展問題的熱情,及對中國奶業發展的信心。期待2013年第四屆奶業大會的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