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
(淮安供電公司,江蘇淮安223002)
電壓暫降指供電電壓突然減小到規定的暫降限值以下,隨即在短時間隔后恢復。在電網中這種現象的持續時間大多為0.01~1.5s。GB/T17626.11—2008規定了半導體設備在電壓暫降深度40%、持續時間200ms時設備應能穩定工作的要求[1]。隨著現代企業電子設備的大量應用,電子元器件對電壓暫降的敏感不盡相同,部分元器件常因電壓暫降而停止工作,導致整套設備受到影響。
某公司用戶反映2010~2011年共有30次20kV停電情況,經該地區電力企業調度記錄核實,該用戶所在線路故障5次;其余25次均為其他線路故障,導致系統電壓暫降,該用戶內部設備欠壓保護動作致使其自身停電。其欠壓保護動作時限為40ms。經故障錄波裝置查詢,并對查詢的故障錄波數據進行了整理,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某電壓暫降時錄波數據
根據故障錄波數據和用戶反映情況,引發用戶內部設備欠壓保護跳閘的原因是20kV電網發生短路事故時的電壓暫降。暫降深度A相38.5%,B相37.8%,C相37.1%,持續時間低于200ms。
導致電壓暫降的原因有多種,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有供電部門系統保護的因素,也有企業內部的設備原因和誤操作等。
自然因素,如雷擊閃電等擊打在輸電線或絕緣子上,大風導致輸電線舞動,雜物搭在輸電線上引起短路。
人為原因,如車輛造成輸電線桿倒塌,放風箏導致輸電線短路,伐樹倒在輸電線上,野蠻施工導致挖斷地下電纜等,從而造成保護設置動作。
供電部門保護裝置誤動作,線路絕緣爬距達不到標準發生霧閃,防治鳥害不及時造成短路,線路巡視不到位等。
企業原因,如感應電動機啟動時,需要從電源汲取的電流最大可達到滿負載的500%~600%,如此大的電流經過阻抗時,引起電壓突然下降;誤操作短路可能會引起系統遠端供電電壓較為嚴重的跌落。企業間的影響,某個企業內部產生的電壓暫降反饋回電網,從而影響其他企業的電壓。企業電工業務不熟,帶故障送電,導致短路[2]。
目前的工業生產中,電子電力設備大量應用,如PLC、變頻器、總線、接觸器、繼電器、控制器等。這些元器件對電壓暫降的敏感不盡相同,一旦某個元器件因電壓暫降停止工作,整套設備或流水線都會受到影響,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防治電壓暫降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剪樹作業,架設屏蔽導線,架空線入地等。減少線路故障次數,可降低電壓暫降的發生頻度。
(2)改進繼電保護技術,在配電網中需要柱上斷路器快速切除故障。
(3)對電網進行改進,避免發生故障時在某一特定地點發生嚴重電壓暫降。可行方法有限制同一供電母線上的架空饋線數、關鍵位置處裝設電源等。
(4)在系統和敏感負荷之間裝設蓄電池儲能系統(BESS)、動態不間斷電源(DUPS)、機械切換開關(DUR)、超導磁能系統(SMES)、靜止電子分接開關(SETC)、固態切換開關(SSTS)、靜止無功補償器(SVC)、不間斷電源(UPS)[3]。
(5)對終端用戶設備進行改進,提高設備的免疫能力。
上海通用汽車廠飽受電壓暫降引起的停產之苦,2004年1月~2005年7月,多次發生因電壓暫降而引起停機停產事故。2005年6月進行綜合治理,利用動態電壓暫降補償器,對抗電壓暫降性能較差的敏感設備進行保護;根據各種工藝的不同要求對某些敏感設備進行軟件參數調整,增強其電壓暫降免疫能力并同時滿足加工工藝的要求。治理方案實施后,該廠自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經歷了12次電壓暫降事故,經過治理的敏感設備和工藝都能安全跨過電壓暫降干擾,確保了設備正常運行;而未經治理的同類設備和工藝,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電壓暫降干擾,致使部分生產設備和工藝出現故障或停止運行。為此,該廠已于2009年初對敏感的生產設備和工藝進行全面的電壓暫降治理,徹底消除由電壓暫降對汽車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
該地區20kV電網總體薄弱,故障發生較多,已制定相應措施,盡可能減少故障發生次數;加強運行維護,減少電網故障次數。
一是針對鳥類多、雷電多發、超高樹木較多等情況,加強運行維護力度,結合停電檢修,對線路避雷器進行檢測,發現不合格的立即更換,累計更換了16只避雷器。為防止鳥害對線路的影響,及時對線路的裸露部分加裝絕緣護套,累計加裝了18處。對90組接地電阻進行測試;對185棵通道外超高樹木全部清理到位。
二是針對電纜施工較多,實施全過程旁站監督,電纜頭制作采取實名制管理;對現有的182只電纜頭,在高峰負荷時進行了紅外測溫,無異常。
三是針對外力破壞,嚴格執行施工許可審批程序;每天對所有20kV線路進行巡視,確保線路安全運行。
經過以上改進,該地區20kV跳閘由一年30次降為4次,大大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用戶設備對電壓暫降敏感程度較高,為保障可靠供電,徹底消除電壓暫降的影響,提出如下建議:
(1)重新確定負荷等級,進行雙回路供電,同時加裝SSTS,保證一回路發生電壓暫降時可在一個周期內切換進線;
(2)用戶和設備生產廠家共同優化生產過程,降低設備對電壓暫降敏感程度,并由相關單位采用電壓暫降發生器對設備進行電壓暫降測試,重新確定欠壓保護定值;
(3)根據生產過程確定敏感負載,由相關技術企業提出用戶側解決方案加裝穩壓裝置。
隨著新型電力電子設備在電力系統中的廣泛應用,電壓暫降已日益成為電力設備安全運行的一大隱患,為減少電壓暫降對敏感負荷的影響,僅從電力系統著手,無法徹底防止問題的發生。電力部門有責任為用戶提供本系統電壓暫降的詳細信息,用戶應根據實際情況選購新設備,或者為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而設備制造行業也應重視設備對電壓暫降的敏感程度,提供相應的技術參數描述設備對電壓暫降的免疫能力。總之,解決電壓暫降所帶來問題的關鍵在于電力部門、電力用戶和設備制造商的密切合作。
[1] 宋云亭,郭永基,張瑞華.電壓驟降和瞬時供電中斷概率評估的蒙特卡羅仿真[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3,27(18):47-51.
[2] 肖湘寧,韓民曉,徐永海,等.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3] 劉悅,李勇,劉金陵.電能質量電壓暫降問題及應對方案[J].山東冶金,2008,30(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