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明,張南,包軍
(1.淮安市淮陰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淮安 223000;2.淮安市淮陰區北吳集畜牧獸醫站,江蘇淮安223000)
母豬產后不食是母豬分娩后常發生的一種以消化系統紊亂、食欲減退為主的臨床綜合癥。本病是臨床中最常見又難于治療的產科疾病之一,輕則造成泌乳機能下降,導致哺乳仔豬生長緩慢,抵抗力下降,發生胃腸道疾病,或變成僵豬,重則本身因頑固性不食而高度消瘦,出現斷奶后不發情,或雖然能發情但久配不孕,甚至因衰竭死亡。
1.飼養失調。母豬產前精料飼喂過多或者是突然更換飼料;母豬產前飼喂豆粕類飼料太多,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導致胃腸功能負擔過大;或者是母豬產后胎衣沒及時拿走,母豬吞食了胎衣或死胎等引起消化不良。
該病常發于分娩之后,病豬的體溫正常,食欲減退,糞便先干后稀,有的病豬喜歡喝咸湯,有的喜食鮮塊莖類食物但數量不大,嚴重者食欲廢絕,從而出現不食癥。
2.營養物質缺乏。當日糧缺鈣或鈣磷比例不當,日照不足或缺乏運動,維生素源不能轉變成維生素時均可導致血鈣濃度降低,胃腸蠕動減弱、胃液分泌量下降、食欲下降和消化障礙。
這種病例病程較長,早期表現食欲不振,日漸消瘦,結膜蒼白,被毛粗亂,糞便干燥而少,體溫正常,但也有的體溫稍下降,嚴重者臥地不起。
3.產后感染。母豬分娩時氣溫過高,環境不潔,致使病原微生物侵入所感染。母豬一般于產后3~5 d患病,體溫高達41℃,臥窩不起,戰栗怕冷,呼吸急促,結膜發紺,陰道內流出腥臭帶血粘液。時常表現努責,頻頻排尿,尿液混濁不清,主要是分娩后尿道和子宮感染,從而影響食欲。
4.產后虛弱。母豬平時營養不良,衰弱,元氣不足,分娩時間過長,疲勞過度,損傷元氣,產時失血太多,致使氣血虧損,造成產后表現疲憊,體溫偏低,反射功能減少,食欲減少。
5.應激。懷孕和分娩后的母豬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無論氣溫驟變、運動、擁擠、滑跌、跑跳等都是不良的刺激因素。病豬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采食減少,喜歡飲水及滾糞尿等。
6.供水不足或水質差。有的飲水系統長期未清洗或久置未用出現青苔鐵銹等異物或飲水被污,從而導致絕對缺水或相對缺水,引起胃腸疾病,造成母豬不食或少食。
7.胃腸神經紊亂。初產母豬,分娩時由于疼痛和疲勞使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高度抑制,造成胃腸蠕動和分泌功能下降,食欲隨之降低。
1.加強飼養管理。飼喂母豬全價日糧,加強母豬在妊娠期的運動管理,增強體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給予充足青綠多汁飼料。產前一星期每天按妊娠后期料量遞減,產仔當天禁食或少喂,產后1星期之內每天按0.5 kg的飼料量遞增。產后第8天至斷奶前3~5 d,在保證旺盛食欲的基礎上足量供食。斷奶前3~5 d迅速減料。
母豬產前1個星期給豬洗澡,然后用0.1%高錳酸鉀溫水洗,擦干后轉入產房。
加強產仔母豬的環境控制,防暑防溫、清潔衛生、通風暢通、避免驚群、減少噪音等。
母豬分娩后,立即用葡萄糖酸鈣150 ml、青霉素400萬單位、鏈霉素100萬單位和葡萄糖鹽水500 ml靜脈注射,同時給豬飲用溫熱紅糖水,有利于增進食欲、產后恢復及凈化子宮,對預防母豬子宮炎、產后熱等有較好效果。
產房內糞便要及時清理,保持清潔,空氣新鮮。有條件者,應使用0.1%高錳酸鉀溶液對后軀進行消毒,同時把每個乳頭擠出2~3滴乳汁。
經常檢查飲水系統、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做好免疫預防工作,以免疫為主導,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做好豬場的免疫監測工作。做好飼料采購、貯存工作,嚴防飼喂發霉變質飼料。
2.合理用藥。產前7~10 d,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維生素E10 ml;可長期在母豬飼料或飲水中添加2%的小蘇打。
產前產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消毒乳房及外陰后軀。產后待胎衣排出,可根據情況肌肉注射射“催產素”(縮宮素)5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