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業廳
井研縣2011年降雨量僅533.6mm,較常年減少44.6%,降水減少導致工程蓄水和冬水田蓄水嚴重不足,蓄水分別占計劃的55%和61%,目前正遭遇60年來最嚴重的旱情。面對旱情,縣委、縣政府把抗旱救災作為去冬以來的頭等大事,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農民生產生活和春耕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四大班子”齊抓共管 縣委書記親自出馬,縣長掛帥成立抗旱救災指揮部,5次召開會議部署抗旱工作,建立“四大家”分片包鄉督導機制,各鄉鎮、各部門一把手負責,層層落實責任。
二、積極引進水源 縣財政從有限的財政資金中拿出80余萬元,發送抗旱機具320套,組織28個應急抗旱服務隊,幫助群眾打井1 320口解決飲用水。將黑龍灘水庫中的水引入大佛水庫,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有效補充了水源。對無水源保障和涉及面大確有困難的集鎮、村、組,采取遠距離調水、適時送水的辦法解決用水困難。
三、加強水利設施建設 及時劃撥水利設施維修資金515余萬元,維修水利工程148處,維修電灌站51座,清障掏淤渠道480km,維修抽水機具3 640套,新購置機具450套。
四、加強技術指導 按照“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科學用水”的原則,制定了“以早制旱、以旱制旱、以改制旱、以調制旱、以多制旱、以科技制旱”抗旱制旱具體措施,組織縣鄉農技干部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指導農戶根據旱情適時調整種植結構,全力推進“四新”(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示范和“五良”(良種、良法、良壤、良制、良機)配套。安排旱育秧示范點4個,面積600畝,全面開展集中育秧(苗)、借田育秧(苗)宣傳發動和前期摸底準備工作。
五、充分儲備春耕物資 春耕備耕期間,儲備水稻種子250t,玉米種子300t,各類化肥 1.5 萬 t、農藥 180t、農膜250t,目前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同時調運了部分水稻、玉米種子儲備,以備二次育苗和改種需要。
六、全力落實春耕播種面積 采取多種措施,穩定水稻、玉米、紅苕播種面積分別在22.5萬畝、15萬畝、14.5萬畝以上,確保大旱之年糧播面積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