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中旬以來,四川省川南、川西茶區陸續進入采摘期,但由于受較長時間的低溫、陰雨、寡照不利氣候的影響,2012年的春茶生產與往年相比,呈現價升量減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開采期延遲。不論是川南還是川西,2012年的開采期都普遍延遲10天以上,截止3月10日,川東北茶區基本沒有開采。二是同期產量下降幅度大。截止3月10日,川南早茶區較去年同期減少50%左右,如高縣減少58%;川西的名山縣產名優茶30.5萬kg,較去年同期減少27.2%。三是鮮葉質量不高。由于氣溫低,茶芽萌發慢,目前采摘的多為越冬芽,符合標準的芽頭比例不高,質量普遍較低。四是鮮葉價格上升明顯。據對納溪、高縣、洪雅、名山、峨眉等地的了解,鮮葉收購價每斤50~60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5%以上。五是企業生產量少。竹葉青茶業公司的生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70%~80%,花楸茶業公司3月9日才開始加工,鮮葉加工量僅為2011年同期的十分之一,相當部分龍頭企業尚未開始生產加工。
為確保四川省春茶2012年增產增收,下一步各地要切實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強肥水管理,及時追施催芽肥,促進茶芽萌發,確保產量品質;二要加強采茶用工的組織,2012年春茶洪峰期將十分明顯,部分茶區特別是重點茶區采茶用工短缺的矛盾突出,要加強采茶用工的組織協調,確保做到及時、分批、標準采摘,提高下樹率,促進茶芽多發、快發;三要加強金融協調,洪峰明顯,企業鮮葉收購集中所需流動資金量大,要加強金融服務,確保流動資金充足,確保企業鮮葉收購不給茶農打白條;四要加強產銷銜接,加大品牌宣傳推廣力度,主動開拓市場,確保茶農增產增收。
(四川省農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