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曉 梅
(華僑大學 廈門工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土木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以其具有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強,良好的隔熱、隔聲、防水性好等優點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使用上的深入,樓板裂縫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居民住宅質量投訴的常見問題,也是長期困擾建筑施工企業的一個難題。
(1)建筑房屋在設計之初,因為不合理的平面布局、較長的尺寸,伸縮縫、后澆帶設置不合理,一些過大的房間、陽臺、門窗洞口,使得磚混結構墻體這個主要承重構件布置不足或嚴重削弱?,F澆樓板邊端約束受此影響發生改變,應力集中使樓板的整體變形不一致。
(2)在樓房的設計中,大多將照明、有線電視、通訊等所需的管線直接敷設于現澆板中,并且這些管線的直徑多為2~3cm,由此就會使該處的現澆板厚度大大削弱,樓板厚度較小,又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很容易引起現澆板在該處開裂。
(3)在住宅建設中,有相當一部分的鋼筋混凝土現澆板裂縫是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軟土地基下采用擴展基礎,則對于那些相對較長的條式樓來說要想保證它們沉降均勻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時也會由于基礎的不均勻沉降而引起樓房的拉裂和鋼筋混凝土現澆板的開裂。
(4)為適應抗震要求,一般建筑大多采用框剪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剛度頗大,使用堅固耐久、安全可靠。但在樓板配筋及管線設計中,僅在樓板軸線承重梁處配置了負彎筋,這些鋼筋在樓板撓度應變產生負彎矩時起抗力作用,剛性較大,而在樓板中間的配筋設計僅計算支撐平板的正壓力負荷,數量較少,所以就顯得相對薄弱,容易出現裂縫。
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措施不到位,也會造成樓板裂縫問題的出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鋼筋的距離、樓板的厚度、施工工藝不合規定。有的施工方在施工中,為了節省人工費用和節省施工材料成本費,往往在施工過程中不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施工,不正確地放鋼筋位置、擴大鋼筋間的距離、澆筑樓板時不按設計要求厚度控制、澆筑震搗不密實等是導致樓板產生裂縫的原因。
(2)如在施工中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拆模過早,或混凝土還沒達到終凝時間就加荷載等皆可造成樓板的彈性變形,從而混凝土在早期強度較低或無強度時,承受彎、壓、拉應力,使樓板產生裂縫。
(3)保護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澆注后,不及時保養,導致混凝土保養初期過早脫水分,導致混凝土出現干縮。當樓板完工后,混凝土終凝初期,過早收集施工機械,或過早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導致較大施工荷載和震動,使其產生裂縫。
混凝土收縮是樓板裂縫特別是表面龜裂的主要原因。為此在混凝土的制作材料上,首先要考慮水泥的品種規格,其次水灰比的變化對混凝土強度特別是早期強度有很大的影響,另外砂卵石的用量及含泥量過大時,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會顯著降低、收縮性增大,將更容易產生塑性收縮而開裂。主要是混凝土搭配不合理,沙炭灰大量摻;混凝土粉土比大,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輸送,為增加可泵性,提高混凝土塌落度,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過多,則隨著混凝土的干燥,會產生不規則的網狀裂縫。
(1)建筑房屋在設計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頒布的各項規范和相應的規定。建筑房屋平面應盡量規則,以免平面突然變化。當平面出現凹口時,凹口周邊樓板的配筋就應該適當加固。當樓板平面形狀不規則時,宜設里梁使之形成較規則的平面。當樓板中的線管較多時,應適當加大樓板的厚度,保證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并在線管上方設置鋼筋網片保護。現澆板的厚度宜控制在跨度的1/30,最小板厚不宜小于110mm,有交叉管線時板厚不宜小于120mm。
(2)鋼筋應采用雙層雙向樓板鋼筋,即使增加用鋼量,未必能有效防止裂縫的產生,設計中雖然單層鋼筋也符合要求,但實際上負彎距的鋼筋設置不理想,位置不易固定,導致在施工中極易變形。鋼筋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30mm,不要大直徑的鋼筋,應使用二級鋼,禁止使用一級鋼。
(3)對于樓板長度過大,考慮到施工的實際情況,應該在樓板長度方向上的適當位置設置后澆帶,以減少混凝土收縮應力。后澆帶應設置在對結構受力影響較小部位。一般應從板的1/3跨部位通過或從縱橫相交部位或門洞口的連梁處通過。后澆帶的間距不宜超過30m.后澆帶的寬度為700~1 000mm,板主筋不宜斷開,使其保持一定聯系性。
(4)在材料選用方面混凝土使用的水泥質量優劣、骨料級配及含泥量大小、外摻料用量多少都必須符合設計及國家有關規范標準要求。混凝土結構引起裂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水泥水化熱的大量積聚致使混凝土出現早期升溫及后期降溫而產生的溫差變化,為此,在施工中可采取一些措施,如選用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熱水泥品種來配制混凝土。
(5)澆筑前對模板、墊層灑水濕潤。避免模板由于干燥而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對于外露面積較大的混凝土,氣溫變化劇烈的季節及冬季不宜使用鋼模板。選用木模板時,應將其充分濕潤,以利保濕和散熱。合理掌握拆模時間,特別是樓板頂撐模板,達不到拆模強度,不準隨意拆模。
(6)提高施工質量。應多增加混凝土振搗,這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抗拉強度;增加對混泥土成品的保養,以免出現溫差時產生裂縫,如果澆筑好的混凝土務必澆筑后8~10h內按時做好噴水保養,確?;炷恋玫匠渥愕乃直3炙磻?,而且連續保養時間一般不少于15d。這樣,不但可以使混凝土一定齡期內達到施工規定的強度,并且有利于降低保養混凝土表面的溫度,也有利于混凝土內部約束作用的減少,避免收縮裂縫的發生。
(7)重視混凝土的前期保養,盡量延長保養時間和次數,混凝土澆搗后務必要注意保養,應該有專門人員管理,專人保養,混凝土樓板應持久的濕潤,最少7d。且及時對混凝土蓋上一層遮蓋物或撒混凝土保養物,防止水分蒸發;不要為了節省時間而忽略質量,在混凝土還沒干之前,不可以踩踏或進行施工。
雖然我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預防樓板裂縫的產生,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仍可能有少量樓面裂縫發生。那么針對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治理措施呢?
(1)普通混凝土樓板表面的微裂,應該先把裂縫清洗干凈,等干了以后再用環氧漿液灌縫或者在表面涂刷封閉。如果再深的裂縫,應該沿裂縫鑿除去薄弱地方,然后用水沖洗干凈,按1∶3水泥砂漿補漏。
(2)如果裂縫較大,可用填充材料直接填充裂縫。對于深度較淺的裂縫或裂縫中有填充物的簡易處理可采用開V型槽,再做填充處理。
總之,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雖然是工程中常見的質量通病,其產生的原因也是相當復雜的。但只要我們從源頭開始,正確分析成因,區別對待,采取相應防治措施進行處理。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裂縫的產生。確保建筑物的安全性、適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使住宅工程質量達到用戶滿意的程度。
參考文獻:
[1]唐銀橋.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處理和分析檢驗[J].山西建筑,2004,(15):30~31.
[2]張雄,張小偉.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