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研
(渤海大學 高職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高職院校力求能夠使學生滿足就業崗位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培養強度不足。而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全新的、高素質的人才是我們國家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人口素質是不能引進的,只能依靠我們自己去提高。學校教育,除了要使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專業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黨和國家、高層領導、專業學者、教育工作者、學生及家長的呼喚,高職院校開展綜合素質教育是大勢所趨。
素質是指個體在先天基礎上通過后天的教育訓練和環境影響而形成的能夠順利從事某種活動的基本品質或基礎條件。素質的實踐表現為能力。高職院校學生的素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基本素質、職業素質以及創業素質。其中基本素質包括三個方面: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身心素質。
有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堅定的政治信念;有科學的認知理念與認知方法和實事求是、勇于實踐的工作作風;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和個人發展目標,能正確地看待現實,主動適應現實環境;有正常的人際關系和團隊精神。
使學生具備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團隊精神、責任意識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及相關知識,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技能和專業品質。
使學生具有從事某一領域的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具有在社會中充當某一創業角色時所應具備的活動能力。
從我國現有的人才層次可以看出,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的實用型人才是當今經濟建設的緊缺人才。而高職院校學生目前的綜合素質狀況是不容樂觀的,筆者通過對自己工作的高職院校調查進行了了解,其現狀大致如下。
總的來說,學生政治思想健康,人生觀、價值觀正確,但也存在極少數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上不夠成熟,明知道誠信的重要性,卻還在考試中作弊,明知道見義勇為等行為是正確的,卻不能自覺地行動。
科學文化素質包括知識素質、人文素質以及科技素質等。通過對學生哲學、科技以及文學等基礎知識的調研,發現學生對當今中國以及世界的高科技技術不夠了解,大部分學生對中國的文學和藝術知識欠缺,對中國以及世界歷史知之甚少。學生知識面相對狹窄,文化素質基礎相對較弱。
在體育達標測試中,許多學生不及格,引體向上、俯臥撐、1 000米等達標率很低,學生體質很差,甚至有些學生日夜泡在網吧,抽煙酗酒,整天無精打采。心理素質狀況更不容樂觀,學生自我定位普遍出現了偏差,產生了自卑和自傲兩個極端,甚至產生失眠、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急躁等現象。
通過調查,絕大多數學生對擁有一技之長有著強烈的渴望。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應該具備“兩高”的優勢,技能應該高于本科生,理論知識應該高于中職生,然而很多學生卻“高”不起來。怕苦、怕累,缺乏吃苦耐勞的品格,毅志力薄弱。就拿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練習五筆輸入法需要大量的練習,學生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學生絕大部分對創業知識了解得很少,甚至一點也不了解,學生創業意識薄弱。也有部分學生有一點想或者很想創業,然而也停留在只有想法,而很少付諸實踐。
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調查分析,對高職教育的探索和實踐,提出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311”培養體系,即“三個工程”、“一個機制”、“一個模式”。
3.1.1 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工程
一是通過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二是通過黨團組織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通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使高職院校學生置身其中,不斷地受到熏陶,進行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
3.1.2 科技文化素質培養工程
通過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如周末文化廣場、專家講座、周末影院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和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引導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使學生具有廣闊的胸懷和放眼世界的開闊視野。
3.1.3 身心素質培養工程
通過積極開展專家講座、體育鍛煉、體育競賽、心理健康培訓等活動,關注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長,加大力度培養學生過硬的身心素質,即培育學生勇于創新、開拓進取的心理素質和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身體素質。
“三位一體”是指學校、社會和企業這三者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要緊密配合。學校是對學生職業素質進行培養的主要場所,從未參加工作的學生將首先在學校接受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這也是學生職業素質養成的關鍵一步。社會是學校教育的強大后盾,對學校的教育給予了相應的期望,并決定著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方向。企業是學生的接收者,是接收學生并對學生進行檢驗的最終場所。因此,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需要學校、社會和企業共同的教育。
培養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素質的途徑:一是完善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創業教育的理念,使學生樹立自我創業意識,具備創業心理品質,形成創業認同感。二是搭建實踐平臺,為創業教育打通實踐環節,在校內外建立實訓基地,開設創業教育選修課程,把創業教育和專業常規教育結合起來。三是組建校內外創業教育評價機構,評價和指導創業教育成效。
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必須通過家長、社會、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在職業技術的教育道路中,我們要轉變教育理念,創新辦學思路,切實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抓手,“三個工程”、“一個機制”、“一個模式”的素質培養體系將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收到很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粟俊江,鄭小蓉,張洪沖.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人才,2007,(15):37.
[2]孫天才,丁志強.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探索與實踐[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10,(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