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金
(四川省雷波縣畜牧局,四川 雷波 616550)
養雞場應修建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易排水、通風良好、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及遠離屠宰場、肉食品加工廠的地方。大雞場的生產區和生活區應嚴格分開。雞舍應根據本地區的主導風向布局,從上風頭向下風頭依次修建飼料加工間、孵化間、育雛間、育成間、成雞間,種雞舍最好單獨另建。此外,還應配備隔離間、加工間、糞便和死雞處理間等相關配套設施。
2.1 滿足雞群營養需要 疾病的發生與雞只體質強弱有關,而雞群體質強弱除與品種有關外,還與營養狀況有直接關系。不按科學方法配制飼料,造成雞體缺乏某種或某些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時,雞就會出現新陳代謝失調,進而影響生長發育,雞體弱時易感染各種疾病。有時雖按科學方法配制了飼料,但飼喂方式不科學也會影響雞體的正常代謝,營養吸收不好也會使雞體質減弱、生長發育受阻。因此,在飼養管理中,要根據雞只的品種、大小、強弱分群,并按雞的不同生長階段采用科學的飼喂方法供給相應的配合飼料,以保證雞生長的營養需要,同時還要供給足夠的清潔飲水。
2.2 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飼養條件不良往往會影響雞的生長發育,這也是誘發疫病的重要因素。要按雞群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特點控制雞舍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和飼養密度,并減少各種刺激,防止驚群發生。
2.3 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全進全出是同一棟雞舍在同一時期內只飼養同一日齡的雞,雞在同一時期出欄。這種飼養方式既便于調整日糧、控制舍溫、進行免疫,又便于雞出欄后對舍內地面、墻壁、房頂、門窗及各種設備的徹底打掃、清洗和消毒。全進全出方式可切斷病原傳播途徑,有利于消滅舍內的病原。
2.4 做好廢棄物的處理 養雞場的廢棄物包括雞糞、死雞和孵化房的蛋殼、絨毛、死殘雛雞等。養雞場應在下風低地勢處設廢棄物處理場。雞糞一般在雞群轉(出)欄后,進行一次性清理或經常性清理,可將其直接裝車運走處理或用編織袋裝好作肥料出售。暫時賣不出的雞糞應有糞棚貯存,避免造成污染。死雞要進行深埋或焚燒處理。
2.5 做好日常觀察 逐日觀察記錄雞群的采食、飲水狀況及糞便、精神、活動、呼吸等基本情況,統計雞的發病和死亡情況。對雞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3.1 貫徹疫防為主的方針 養雞戶要有疫病風險大于市場風險的意識,從環境、免疫、衛生、消毒、監測、管理等方面全面貫徹防疫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
3.2 嚴格進行免疫接種
3.2.1 根據雞只年齡、季節及地方疾病流行特點制定免疫程序,準備接種疫苗。
3.2.2 嚴格執行科學的免疫程序及免疫方式,并嚴格進行抗體監測。
3.2.3 必備的疫苗先上報州級業務主管部門,由州級業務主管部門統一采購,同時應注意疫苗的運輸、保存及稀釋工作。
3.2.4 掌握免疫接種技術,做到接種部位準、接種劑量足,做到一雞一針,保證疫苗的接種效果和質量。
3.3 重視產地檢疫 隨意從外地調運家禽易導致疫病傳播,因此必須重視產地檢疫,杜絕疫病外傳、引入,未經檢疫的家禽不得進入。
3.4 嚴格消毒
3.4.1 雞場、雞舍入口的消毒。雞場及雞舍門口設消毒池,池內保有新鮮的消毒液,凡進入雞舍者必須消毒。消毒液常用3%~5%煤酚皂液(來蘇兒)、10%~20%石灰乳或2%燒堿溶液等,亦可將草席及麻袋等浸入藥液后置雞舍入口。
3.4.2 雞舍的消毒。雞舍每4~6 d消毒一次。消毒前先除去建筑物表面的灰塵、污物,包括墊草。消毒后空舍時間一般在2周以上。消毒可用3%~5%煤酚皂液、10%~20%漂白粉乳劑或燒堿溶液或30%草木灰水或20%石灰乳等噴霧或洗刷。
3.4.3 種蛋消毒。有些疫病能通過蛋傳遞給雛雞。剛產下的蛋易被糞便及墊料污染,蛋存放時間越長,細菌繁殖得越多。雞蛋存放超過30min,病菌就可通過蛋殼的氣孔進入蛋內。種蛋最好在產出后即進行熏蒸消毒,然后存放在消毒儲藏室內,并在入孵之前再進行一次消毒。種蛋可用0.1%新潔爾滅噴霧消毒或洗滌消毒,一般常用福爾馬林加高錳酸鉀熏蒸消毒。此外,可用抗生素,將種蛋在37.8℃的抗生素液中浸泡15 min進行洗滌消毒,采用這種消毒方式的要等蛋溫下降后才可將種蛋入孵或放入儲蛋室。
3.4.4 飼養設備消毒。飼養設備包括料槽、籠具、水槽、蛋架、蛋箱等。料槽應定期洗刷,否則會使飼料發霉變質。水槽每天清洗,一般沖洗后,用5%的煤酚皂液或3%燒堿溶液、0.1%新潔爾滅溶液噴灑消毒。
3.4.5 糞便消毒。糞便堆積發酵處理,利用生物熱進行消毒。如用消毒藥,可將漂白粉按1∶5比例,即1kg鮮糞加200g漂白粉干粉進行消毒處理,也可用石灰消毒。
小涼山土雞常發的疾病多為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對此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預防方案。影響小涼山土雞健康的主要有3種病毒病、3種細菌病和3種寄生蟲病。
4.1 雞痘 由雞痘病毒引起,病雞身體各個部位可見結節,白喉型雞痘患雞口腔、食道、氣管黏膜有潰瘍或黃白色病灶。預防措施:14~21日齡用雞痘疫苗刺種。
4.2 雞新城疫 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病雞一般表現為呼吸困難,腹瀉,糞便呈綠色,精神沉郁及有神經癥狀,其頭部和面部腫大,蛋雞產蛋停止等,敏感雞群死亡率達90%~100%。預防措施:雛雞7~10日齡用新城疫IV系疫苗飲水或滴鼻首免,18日齡二免,60日齡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
4.3 傳染性法氏囊炎 由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患雞排白色或淺綠色稀糞,精神萎頓,頭下垂,眼瞼閉合,羽毛蓬松,最后極度衰竭而死。預防措施:14~21日齡用法氏囊弱毒苗飲水,水中加2%的脫脂奶粉。
4.4 大腸桿菌病 由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小雞表現為厭食,羽毛松亂,不愛動,最后死亡,成年患雞雞冠萎縮,顏面發白,有的下痢,局部感染時出現關節炎、眼炎及伴有呼吸道癥狀。預防措施:大腸桿菌油苗1月齡肌注,治療可用抗菌素(如新霉素、鏈霉素)。
4.5 雞白痢 由沙門氏菌引起,病雞精神、食欲差,翅下垂,羽毛松亂,喜蹲伏,排黃白或綠色糞便。防治措施: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飲水。
4.6 禽霍亂 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最急性病雞突然死亡,急性病雞羽毛松亂,不食,呼吸急促,口鼻流出泡沫狀黏液,排黃、灰或綠色稀糞,體溫升至43~44℃,昏迷,發病1~3 d死亡,慢性型表現為關節炎、跛行、呼吸困難等。預防措施:30日齡后用禽霍亂滅活苗肌肉注射,雞發病后用青、鏈霉素,紅霉素治療。
4.7 雞絳蟲和蛔蟲 患雞生長發育遲緩,雞冠蒼白,貧血,羽毛松亂,雙翅下垂,下痢等。防治措施:每千克體重用丙硫咪唑5mg驅蟲。半個月至3月齡的雛雞最易感球蟲病,其表現為貧血、消瘦、下痢和糞中帶血等,驅除球蟲的藥物有氯苯胍、球凈、球蟲粉等。
注意觀察雞群生活習性,發現雞只精神異常或疑似發病時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或作淘汰處理。臨床診斷為患病的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案。雞發生傳染病時,應及時劃定疫點疫區,并對雞群進行緊急免疫接種,病死雞應作深埋或銷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