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玲 王云梅 王曉黎 楊 馨 陳 文 付立會 李國慶
隨著涼山州現代農業的發展,按照“打綠色牌,走特色路,建生態州”的總體思路,早市和反季節蔬菜產業作為涼山州的主要產業項目之一,已嶄露頭角,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西昌市是建設反季節無公害蔬菜基地的重點市,早市和反季節蔬菜以種植大棚蔬菜為主。由于大棚內溫度高、濕度大、光照較弱、空氣流動緩慢,以及重茬種植和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蔬菜病蟲害的發生日益嚴重,防治難度加大,若防治不當,會造成嚴重損失。為了適應西昌市大棚蔬菜生產的新形勢,必須加強大棚蔬菜病蟲害的防治。為此,我們對西昌市近年來大棚蔬菜病蟲害的發生、防治情況進行了認真分析總結,旨在明確目前西昌市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的主要對象和防治策略,更好地實施、推廣大棚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規范。
目前西昌市大棚蔬菜種植以番茄、辣椒、黃瓜、西葫蘆為主,主要分布在西溪、西鄉、黃聯關等鄉(鎮)。
1.發生現狀 根據近年來田間普查及系統觀測,西昌市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的種類有:番茄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葉霉病、白粉病、青枯??;黃瓜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枯萎病、辣椒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蠐螬、蟋蟀、菜青蟲、蚜蟲、薊馬、茶黃螨、棉鈴蟲、斑潛蠅、紅蜘蛛、白粉虱等。根據病蟲產量損失調查、測定,西昌市大棚蔬菜發生面大、危害較重的病蟲主要有地老虎、蟋蟀、溫室白粉虱、斑潛蠅、菜青蟲、薊馬、立枯病、白粉病、霜霉病、葉霉病、青枯病、疫病等。
2.防治現狀 由于西昌市大棚建于原來的糧食產區,菜農們沒有足夠的防治病蟲害意識,同時對其發生規律也缺乏系統的了解,造成防治時用藥比較盲目,用藥量大且用藥次數多,農藥殘留重。而對高溫高濕的大棚環境引起大面積發生的的溫室白粉虱、白粉病防治面小,是主要病蟲防治中的薄弱環節,對蚜蟲、茶黃蟥的防治也需加強。
1.土傳病蟲害逐漸加重 大棚蔬菜栽培的蔬菜種類比較單一,栽培面積有限,加上棚室是固定設施,使用年限長,輪作倒茬困難,連作不可避免,致使棚室內土壤中病原物的數量不斷積累,土傳根病如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根結線蟲病隨連作年限增多而不斷加重。地下害蟲如地老虎、蟋蟀也因棚室和苗床土壤溫暖、潮濕、疏松肥沃而發生早、數量多、危害重。
2.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的發生 塑料大棚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空氣相對濕度大,棚內的水分不易散失。西昌市的春、夏、秋3季,晝夜溫差大,夜間溫度降低時,相對濕度提高,植株葉面和果實形成水膜,極有利于病原真菌、細菌的萌發、侵染和繁殖,如灰霉病、葉霉病、霜霉病已成為大棚中的重要病害。
3.苗期發生輕,結果期發生較重
由于大棚內蔬菜普遍采用苗床藥物處理和棚內消毒技術,所以苗期病蟲害如立枯病、蠐螬得到了有效控制。隨著蔬菜進入開花結果期,由于病原物數量和害蟲種群數量的不斷增加,尤其是遇到低溫、光照不足的外界環境條件時,為保障棚內的溫度,通風減少,濕度加大,從而引起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疫病以及溫室白粉虱、潛葉蠅的大量發生。
根據各地防治經驗,結合西昌市的綜防實踐,大棚蔬菜病蟲害防治應采取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為基礎,藥劑防治作保證的防治策略,對癥施藥,安全用藥,全面實施以下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豐產品種 根據西昌市的氣候條件和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應有針對性地選用抗病性強的二金條、二金條新一號、湘研系列、汴椒系列、洛椒系列等辣椒品種;毛粉8 0 2、佳粉1 0、佳粉1 5、百利、賽貝拉、格雷等番茄品種;津雜1號和2號、津春4號、春棚裕優、裕優3號等黃瓜品種。
(2)清除蟲源、菌源 在扣棚初期,應徹底鏟除棚室內及周圍的雜草,以防病蟲向蔬菜上傳播。病殘體是病蟲的越冬場所,應及時清出棚外,以減少田間病原,減輕發病。用0.5~0.7 k g/畝的5 0%辛硫磷、8~1 0 g/m2的甲基托布津進行土壤處理,以減少病蟲源。
(3)合理輪作 合理安排好品種布局,防止長期單一種植1個品種。合理輪作可由于蔬菜種類的更換,使食性窄的害蟲和土傳病害的病原物因得不到所需營養而死亡。
(4)培育無病壯苗 選用無病土壤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進行育苗。播種時用 5 0%多菌靈(8~1 0 g/m2)與適量細土混勻進行苗床消毒,1/3墊底、2/3覆蓋在種子上。育苗時注意棚內溫度、濕度的變化及通風換氣,以免秧苗徒長及凍害、冷害的發生。
2.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包括生物制劑)防治蔬菜病蟲害,是大棚蔬菜生產中重要的防治手段,能達到無公害生產的目的,保證蔬菜中無農藥污染。根據課題組幾年的試驗結果,可采用蘇云金桿菌B T乳劑、苦參堿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用武夷菌素、農抗1 2 0、多抗霉素、梧寧霉素防治白粉病、霜霉病、葉霉病、疫病;用印楝素、苦參堿防治白粉虱、蚜蟲、小菜蛾;用阿維菌素、除蟲菊素防治紅蜘蛛、斑潛蠅。可在大棚內釋放麗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據試驗,化防區粉虱發生高峰區百株粉虱量2 0 4 6頭,放蜂區僅有1 8 1頭,化防區是放蜂區的1 1.3倍,防治效果十分明顯。
3.化學防治 選擇適當的藥劑、劑型進行防治。在大棚內防治病蟲害,應盡量減少噴霧,最大限度地降低棚內濕度,宜多使用煙霧劑和粉塵劑。
(1)霜霉病 可用1 0%疫霉凈或4 5%百菌清煙劑3 7 5 g/畝,熏3~4小時;用6 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 0 0倍液、6 9%烯酰嗎啉·錳鋅可濕性粉劑6 0 0倍液噴霧,7~1 0天噴1次。
(2)白粉病 用 4 5%百菌清煙劑3 7 5 g/畝,熏3~4小時;用7 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 0 0倍液、7 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 0 0倍液噴霧,7~1 0天噴1次。
(3)溫室白粉虱 于傍晚用煙霧劑將棚室密閉熏煙,可殺滅成蟲。用2.5%功夫乳油或2 0%滅掃利乳油30 0 0倍液噴霧防治,7~1 0天噴1次。
(4)潛葉蠅 用2.5%功夫乳油3 0 0 0倍液或4 8%樂斯本乳油10 0 0倍液噴霧防治,7~1 0天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