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冬種馬鈴薯發展較快,成為馬鈴薯產業的一個亮點。在2011年9月以后全國馬鈴薯價格相對低迷的情況下,2012年四川省冬種馬鈴薯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呈現以下特點:
一、生產規模繼續擴大 據查2012年全省小春馬鈴薯面積約590萬畝,比上年擴大10萬畝。其中,冬種馬鈴薯196.1萬畝,增加51.6萬畝,增35.7%,冬種馬鈴薯占小春馬鈴薯面積的比例達到33%。預計全省冬種馬鈴薯總產鮮薯210.8萬t,比2011年增產57.6萬t,增37.6%。截止2012年4月20日,全省已收獲冬種馬鈴薯129萬畝(占全年冬種馬鈴薯面積的66%)。
二、優勢區域逐步形成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四川省冬種馬鈴薯種植范圍不斷擴大,優勢區域逐步形成,形成了川南冬種馬鈴薯區、川東冬種馬鈴薯區、涼山州安寧河流域冬種馬鈴薯區和川中川西冬種馬鈴薯區,瀘州、宜賓、自貢、內江、廣安、達州、巴中、成都、資陽、遂寧及涼山州冬種馬鈴薯面積擴大迅速,面積均在10萬畝以上。寧南縣依托資源優勢,將冬種馬鈴薯列入全縣五大富民工程之一來抓,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營銷服務、開展“農超對接”,2012年全縣種植面積達7萬畝。
三、種植模式日益成熟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了多種種植模式。一是小麥(蔬菜、蠶豆)+馬鈴薯/玉米(高梁)/大豆(紅苕、菜)模式。二是冬馬鈴薯—水稻輪作模式。三是“果樹(林木)+馬鈴薯”模式。在一些幼齡果園、桑園和苗木地,形成了“果樹+馬鈴薯”“、林木+馬鈴薯”等農林結合高效種植模式,如寧南、南部的桑樹+馬鈴薯模式。
四、增產增收效果明顯 2012年四川省冬種馬鈴薯生產未出現極端低溫天氣和干旱影響,普遍增產,單產比去年平均提高15 kg(增14%);受全國馬鈴薯價格相對低迷形勢的影響,2012年四川省冬馬鈴薯價格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與正常年份相比仍然較高。據調查,2012年各地冬馬鈴薯田間銷售價格在1.2~3元/kg,平均2.0元/kg(比上年下降0.5元/kg),平均畝產值2100多元,畝純收入1200元左右,因種植冬馬鈴薯,全省農民人均增加純收入3.5元,收益情況良好,薯農對2013年的冬馬鈴薯生產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