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園
編輯同志:
3個月前的一個上午,我8歲的兒子與同桌因爭搶橡皮擦發生爭執后,將同桌推到在地。同桌遂叫來均已滿16歲的表姐、表哥“報仇”。門衛未加任何盤查,即讓氣勢洶洶的兩人持竹竿進入學校,徑自對我兒子一頓暴打,致使全身多處軟組織受傷,花去醫療費用3921元。雖然兩人受到治安拘留,但我們仍心感不服,因為學校一直拒絕承擔賠償責任,理由為我兒子的傷是別人打的,與學校無關。請問:學校究竟應否擔責?
讀者:林 芳
林芳讀者:
學校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即必須對你兒子同桌的表姐、表哥不能或無力賠償部分擔責。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二條第二款也指出:“來自學校外部的突發性、偶發性侵害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并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即對來自校外人員的傷害,除非學校已盡管理職責,否則就必須對受到傷害的學生擔責。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中小學校園環境管理的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第二、三款規定:“學校要建立安全保衛制度。財務、檔案、食堂、宿舍、各類專用教室、傳達室等部門和場所要指定人員負責,建立崗位責任制,嚴格管理。節假日要安排人員值班、護校。非學校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學校。非學校及學校人員的車輛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或穿行學校。經許可進入學校的車輛要按規定路線行駛,不得影響學校教育教學活動。”
本案中,學校雖然設有門衛,但對持竹竿氣勢洶洶進入學校并傷害學生的人員卻不加任何盤查、阻攔,讓其來去自由、胡作非為,不僅形同虛設,而且明顯違反了自身義務。盡管問題出在門衛,但學校同樣難辭其咎,因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也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