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 漠
尿素價格暴漲說明了什么
文/大 漠

今年尿素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走勢令人吃驚。特別是4月份的價格暴漲更是大大出乎意料,原來市場普遍的觀點是:一季度尿素價格漲幅已大,4月份隨著山東、河北等地農業用肥進入淡季,尿素價格可能要回調。但實際情況卻是不僅不跌,反而出現今年以來的最大幅度上漲。以龍頭市場山東為例,月初時出廠報價在2200元(噸價,下同),然而不過短短的20多天時間,就已大幅上漲至2400元,高的達到2480元。在山東尿素價格大幅上漲的帶動下,其它地區尿素價格也紛紛上揚。除新疆、內蒙古等西北地區價格相對較低外,其它地區出廠報價基本上都在2400元以上,廣東的市場批發價更是超過2600元。4月30日中國尿素批發價格指數(CNPI)上漲至2400.11點,同比上漲466.03點,漲幅為24.10%;比基期上漲536.86點,漲幅為28.81%,該指數一舉超越去年8月份時的最高點2353.71點,創出新高。進入5月份以后,尿素價格上漲的步伐并沒有停止,5月份第一周價格又比4月底上調50元左右。目前許多地區的價格均已超過去年的最高價格,成為自2009年以來的最高價格,離2008年的歷史最高紀錄也相差不遠。
去年化肥價格是硫酸銨、氯化銨、磷銨等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特別是硫酸銨表現格外搶眼,以56.67%的年漲幅名列2011化工產品漲幅榜第一位,出廠價由年初的750元上漲至年末的1175元。2012年則是尿素、氯化銨價格暴漲。種種跡象表明,任何化肥品種都可能出現暴漲。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化肥屬資源型品種。近些年石油、煤炭、有色金屬等資源礦產價格漲幅很大,煤炭價格翻了3、4番,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在80美元/桶以上高位運行(今年則基本上在100美元/桶以上),化肥是種高能耗、高資源消耗品種,成本受資源價格影響很大,資源價格上漲,化肥價格也很容易跟著上漲。
二是農民接受能力增強。隨著農產品價格上漲、農民收入增加,國家對三農投入增加,補貼增加,以及通貨膨脹因素等原因,農民對化肥高價格的接受能力有所增強。
三是政府不再限價。2009年1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下發《關于改革化肥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決定自2009年1月25日起,將國產化肥出廠價格、除鉀肥外的進口化肥港口交貨價格由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化肥批發、零售價格繼續實行市場調節價。取消對已放開的化肥出廠價格實行提價申報、調價備案、最高限價以及對化肥流通環節價格實行差率控制等各項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繼續對一般貿易進口鉀肥價格實行適度監管。意味著除進口鉀肥外,對其它化肥品種的價格都已放開,不再限價,化肥價格漲升空間更大。
有人認為,現在我國對尿素出口實行長達8個月的高關稅,只有4個月的低關稅期,國際尿素價格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中國尿素價格可以成為世界的“孤島”。但實際上國際尿素價格對國內市場影響非常大,本次尿素價格的大幅上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際尿素價格大幅上漲所帶動。
今年以來,國際尿素價格一改去年11月、12月的頹廢走勢而持續上漲,特別是4月份價格大幅上漲,目前國際尿素價格除伊朗價格相對較低外,其余市場已普遍上漲至520美元/噸以上,最高的超過了700美元,折合人民幣普遍在3200元以上,高的超過了4000元。國際尿素價格大幅上漲對國內市場有三方面的影響:
一是心理影響。有不少人以國際尿素價格走勢來判斷國內尿素價格走勢,國際尿素價格漲了,對國內尿素高價格的接受能力也增強。
二是邊貿增加。本來按道理,通過邊貿出口的尿素與通過正常途徑出口的尿素關稅稅率是一樣的,但由于邊境的特殊性和便利性,邊貿尿素出口存在著灰色走私地帶。受高利潤的驅使,只要國際價格上漲,廣西、云南等地邊貿尿素出口就會活躍起來,國際價格漲幅越大,邊貿出口量越大。
三是出口預期增強。國際尿素價格大幅上漲,出口預期就會大大增強,有些經銷商或廠家就會把尿素囤積在港口,等到低關稅期一到,馬上出口。而如果進入了低關稅期,則是直接出口,這時國內尿素價格與國際尿素價格基本趨于一致。
尿素價格大幅上漲,引發了相關部門及社會的關注。為此,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于4月24日發出給尿素生產企業的倡議書,提出四點倡議:一是各生產企業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好當前生產,保證供應,穩定市場。二是各尿素生產企業要加強企業自律,在當前形勢下,不要跟風漲價,要用實際行動穩定市場,承擔起社會責任。三是企業要講誠信重信譽,在當前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情況下,要優先執行前期的合同,以維護企業和行業的信譽。四是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要加強當前的生產運行監測和信息發布,引導企業合理組織肥料流向,抑制缺肥地區的尿素價格不合理上漲。
但總體來看,自律對企業的作用很是有限,倡議書發出后,尿素價格仍在繼續上漲,有些企業則采取了暫停報價或者低報高成交的方式來應對。有市場人士認為,在市場經濟、企業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準則的狀況下,單靠自律、靠道德力量很難有什么實質性的效果,必須有強有力的措施跟進。

此次尿素價格大幅上漲,許多人都在問同樣一個問題:淡儲尿素哪里去了,怎么不放出來平抑一下價格?這里面說起來情況比較復雜,一是由于近些年尿素淡儲風險比較大,有些淡儲中標企業在做假,沒有真淡儲,而是搞帳面淡儲,套取補貼;二是有些淡儲尿素已銷售完畢;三是即使倉庫中還有淡儲尿素,作為淡儲企業而言,都是追求經濟利益,能賣高價,為什么要賣低價?企業不帶頭漲價就算不錯了。
從這次尿素價格的大幅上漲,可以看出現今商業淡儲之不足,建立國家化肥儲備很有必要。因為國家儲備不會像商業淡儲一樣存在著利益驅動的問題,它會不折不扣的完成國家下達的淡儲任務,真正做到淡儲旺供;同時能真正平抑價格,在用肥旺季時如果化肥價格漲幅過大,國家儲備的化肥以平價供應給農民,從而對市場價格形成明顯的下拉作用,有效保護農民利益,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尿素價格經過如此大幅上漲后,后市將走向何方?是繼續上漲還是高位盤整還是見頂回落?重點要關注以下幾方面的情況:
一是新裝置投產情況。內蒙古地區新建了國電赤峰、呼倫貝爾金新化工等4個尿素項目,合計產能達214萬噸。原來這些裝置預計在去年底今年初投產,但由于多種原因,推遲了投產。如今又過去了幾個月,國電尿素項目預計將在6、7月份投產,其他項目按理也大多將在今年投產,這些新裝置的投產進展情況值得密切關注。
二是西南天然氣廠家開工狀況。隨著天氣轉暖,5月份西南地區天然氣供氣狀況出現好轉。四川川化尿素大裝置已恢復生產。重慶建峰化工二化80萬噸尿素新裝置4月25日開始恢復供氣,目前尿素日產量達2000噸左右。四川美豐下屬的化肥分公司尿素生產迎來大修后小高峰,因供氣充足,“五一”三天小長假共產尿素4754.25噸,平均日產1584.8噸,這是10萬噸合成氨裝置搬遷后,分公司日均產量的較高水平。
三是復合肥廠家采購情況。此輪尿素價格大幅上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復合肥廠大量采購所至。由于玉米種植效益好,今年東北、華北、西北等地農民玉米種植面積大幅增加。玉米的主要用肥是40%高氮復合肥,而生產高氮復合肥需要大量的氮肥,但現在氯化銨不僅價高,而且貨緊,于是復合肥廠家便大量采購尿素。另據河南經銷商反映,現在還有些復合肥小廠生產氮含量為30%的復合氮肥,實際上就是在尿素中加點增長劑之類的東西,然后再造粒,出廠價在1800~1900元左右,由于絕對價格較低,再加之廠家采取宣傳促銷手段,據悉銷售也不錯。由于采購集中量大,大大拉升了尿素價格,本來山東、河南等地尿素價格在全國來說屬于中等偏下水平,但由于復合肥廠大量采購,其價格已進入全國高價市場行列。不過尿素價格漲至如此高位后,有些復合肥廠家已開始謹慎,改用現用現買,不再囤積,有些則減少了高氮肥生產。
四是玉米追肥情況。河南、山東等地玉米用肥以前在7月份追肥尿素,尿素用量大,但由于現在許多采用種肥同播技術,以及許多玉米使用高氮復合肥,將會導致7月份的尿素用量出現較大下降。這是否會導致屆時尿素價格出現下滑,值得關注。
五是國際尿素價格走勢及中國中標情況。目前國際尿素價格仍在繼續上漲,但漲勢放緩,美國海灣、阿拉伯海灣等地大顆粒尿素高端價格因前期漲幅過大還有所回落。國際尿素價格對國內價格影響較大,其走勢情況值得密切關注。另外,目前處于國際尿素需求旺季,特別是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等地的需求較好,中國在國際尿素市場中的中標情況值得密切關注,中標量與中標價格往往會對國內市場特別是山東、江蘇等沿海市場產生直接影響。
六是政策調整情況。雖然從總體上來說,國家對化肥市場的干預力度在減弱,化肥行業越來越朝著市場化方向發展。但由于化肥行業與農業息息相關,加之化肥行業現在還有諸多的優惠政策,并且又是個“兩資一高”行業,大量出口不符合國家政策,必要時國家還是會出臺政策干預市場的,當然更多的是采用市場化手段,而不是行政性直接限價。隨著尿素價格越漲越高,政策調控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大。近期國際方面有傳言稱中國政府可能會將出口窗口期延遲1~2個月,此消息雖未得到證實,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目前影響尿素市場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就是政策因素,其動向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