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泊含
摘要: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歷史演變的結果與時代進步的必然。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而言,房地產企業重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但與房地產企業積極重視社會責任的熱情相比,對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的整體認識,部分房地產企業仍然不夠清晰,相關機制亟待建設。當前在我國持續深入宏觀調控的形勢下,在關注民生推進社會和諧大背景下,對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進行強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承擔
在當前社會環境和經濟形勢下,企業社會責任不再是一個道德話題,也不是一個法律話題,而本身就是一個經營話題,企業履責需將經營行為與商業倫理相結合。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中國房地產企業在改善居民住房條件、拉動經濟增長、改變城市面貌以及擴大就業方面貢獻不小。當前在我國持續深入宏觀調控的形勢下,在關注民生推進社會和諧大背景下,對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進行強調,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房地產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現狀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歷史演變的結果與時代進步的必然,聯合國在2000年正式啟動了全球契約計劃,推動全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化組織在2004年啟動了IS?26000。伴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少房地產企業已從資本積累時期步入財富發達時期,具備了向社會承擔更多責任的潛能。
1.房地產企業對社會責任認知偏低
我們知道,房地產這個行業的產業關聯度極高,產業鏈涉及七十二個行業的發展,并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他們造的不僅是房子,而且是對人們的未來生活環境的一種營造。從對人們未來生活環境營造的這個角度而言,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是所有房地產企業都應該承擔的一種責任。但是首份《中國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現狀調查報告》結論并不是非常樂觀,這個報告指出房地產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認知度仍偏低,尚需普及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房地產企業整體仍處于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初期階段。
2.房地產企業參與慈善事業沒有形成體系化
目前房地產企業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參與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直低調堅持為我國相關慈善事業的發展進行大量捐款,例如以泛海地產、萬達地產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房地產企業,其中,萬達集團是中國民營企業中慈善捐贈額最多的企業,2011年累計捐贈慈善公益事業現金達2.57億元。另一種方式是一直積極致力于推進國內慈善事業的體制建設,例如以馮侖、王石等一些房地產公司的知名人士為代表。但是房地產企業做慈善都是個別企業單獨行動,還沒有形成行業體系。
3.只有部分房地產企業成立了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負責機構
根據《中國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暨TOP100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研究報告》顯示,只有萬科、首創、遠洋等22家企業設立了明確的社會責任管理機構。例如,萬科從2007年開始成立了企業公民辦公室,制訂集團的企業公民規劃并監督實施。越秀地產成立了由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組成的“越秀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全面統籌、組織、協調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工作,以及由公司各部門及下屬子公司負責人組成的“越秀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工作小組”,負責在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和指揮下,加強與產業鏈各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和聯系,主動加強并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各項工作。
二、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的內容
當前,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誤區,往往將慈善捐款及一些社會性活動作為衡量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標準,從而掩蓋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與本質。國際上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有著以經濟、社會、環境為核心的“三重底線”理論的基本要求,房地產企業的社會責任應該能夠體現房地產企業所應重視的經濟方面、在社會方面和環境方面的底線。
1.對消費者的責任
對消費者的責任就是要提供高質量的建筑產品。質量問題是任何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首要問題,品牌房地產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包括房屋建筑的質量,也包括物業服務等方面的質量上,一直十分重視。只有產品質量具有可靠保障的企業品牌才可能獲得成功,才可能成為具有高價值的品牌。產品品質是企業的靈魂和生命,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最重要載體之一,它最能體現房地產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2.對企業股東和員工的責任
一個企業能夠帶給股東的回報,能夠帶給債權人的利益。實際上我們可以認為,如果能夠做好企業自身業務,能夠為股東創造價值,能夠為債權人帶來回報,對于股東和員工而言,這就是一個好企業。同樣,房地產企業也具有對企業股東和員工的這種責任。對企業發展而言,這也是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房地產企業也要處理好和企業自身的員工之間的關系,包括就業、反對歧視、同工同酬、對員工發展及教育的重視等問題,逐步提升本企業員工的待遇和福利。
3.企業發展的責任
企業發展的責任就是要做好經營戰略,把企業效益搞好。這也是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不要把企業經營和履行社會責任對立、割裂開來,不要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就是做好事,其實把企業做好就是承擔社會責任。
4.公共關系和社會公益責任
這指的就是社會關系和社會公益,一個是上下游產業鏈條,包括房地產業施工企業,要關心施工企業的工作條件是不是合理合法的,員工是不是按時拿到工資,此外也包括對慈善事業的貢獻,對貧困群體的援助。推崇企業公民,追求的是企業和社會的雙贏,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價值取向和長遠追求。
5.環境保護的責任
房地產企業要處理好與周圍自然資源環境的關系,要降低能源資源消耗,要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減少在房產建設開發過程以及開發以后對周圍自然資源環境可能帶來的負面的影響。如在建筑規劃設計上因地制宜、減少能源消耗,使用節能環保材料與工藝、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等相關環境保護的措施,這些才是有社會責任感的房地產企業,值得社會和同行企業的尊重。根據《中國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暨TOP100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研究報告》顯示,企業環保公益方面投入水平有待提高,TOP100企業中,只有18家企業公布了該項數據,多數企業投入數額不大。
三、促進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的路徑
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是勢不可擋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是現代企業治理理念及企業家價值觀的革命。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而言,房地產企業重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但與房地產企業積極重視社會責任的熱情相比,對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的整體認識,部分房地產企業仍然不夠清晰,特別是亟待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和制度化、專業化、長效化的社會責任履行機制。
1.強化房地產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
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應該是外界強加給企業的額外責任,而應是與企業共生共榮的。我們現在強調的企業社會責任,應該告別昔日以捐款捐物為主的非可持續性行為,不要將它變成一種沒有發展的“秀”,而應該使之與企業自身的業務相關聯、與企業資源相配套,追求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環境價值的和諧共享,從而使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制度化并具有良性的可持續性發展。
2.構建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
要讓房地產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構建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對房地產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信息披露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措施。通過對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信息披露的這樣一個報告制度,保證房地產企業在該方面相關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客觀性。目前,我國不少房地產企業已經開始發布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例如《北京萬通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報告》,《中信地產社會責任報告(2007-2010)》等。但是這些房地產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書都是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編訂標準。可以考慮由相關部門或者行業組織牽頭,廣泛征求社會和房地產企業的意見,制訂統一的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標準,從而對房地產企業更好地有效披露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信息進行推動。
3.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導的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
通過建立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可以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規范和引導房地產企業的行為。在體系的構建上,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框架的建立和完善應由政府主導構建,明確評價標準、評價指標、評價方式、獎懲政策等。在具體的領導上,建議由行業組織建立相關組織領導機構,根據政府制定的標準,進行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現狀評估,對房地產企業進行必要的指導和督促。在評價的具體實施上,建議房地產行業組織建立中立的第三方評價機制進行評價,通過積極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對房地產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評價,推動房地產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4.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政策體系
制定一系列激勵和懲罰措施,可以積極推動房地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例如制定土地、信貸、稅收、投資、市場準入等方面的措施。應努力構建促進房地產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投融資環境,加大對責任信貸和責任投資的推進,引導投資機構在進行投資決策衡量時把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考慮在內。同時,還要對社會責任投資基金發展進行鼓勵,通過貼息和補助獎勵具有良好社會責任績效的房地產企業。同時還可以構建對社會責任履行不好的房地產企業進行懲罰的機制,例如2012年3月青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的通知》,把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行為和企業形象一起納入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信用考核的體系中,考核結果與市場準入清出、資金監管、工程招標、銀行信貸等相結合。另外,還可以建立社會責任標識,提升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的社會關注度。
參考文獻:
[1]崔麗.《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明顯不足》.中國青年報,2011年8月29日
[2]高武.《房地產企業社會責任與責任實現的博弈分析》.建筑經濟,2011.8
[3]趙昌文.《強制性信息披露,推動房企履行社會責任》.中國建設報,2011.8
[4]何偉安,王浩,梁昱.《房地產行業的社會責任和行業發展》.企業經濟,2011.3
[5]李廣軍.《胸懷使命,責任地產捍衛形象》.南方日報,2011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