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摘要:伴隨社會發展及市場經濟的推進,企業信息化管理已進入了新的建設高潮,電信業務如何在企業發展中有機的融合將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文著重以數字數據網業務進行分析,從數字數據網的結構、功能、優勢特點進行細致闡述,并結合社會快速發展提出該網絡業務新發展思路。
關鍵詞:數字數據DDN應用發展
隨著通信技術更新換代步伐的逐步加快,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金融、醫療、證券、物流、外貿等集團用戶和租用數據專線單位大幅度增加,電信業務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中正扮演著越來越強的作用。數字數據網就是適合這些業務發展的一種傳輸網絡,是將數萬、數十萬條以光纜為主體的數字電路,通過數字電路管理設備,構成一個安全性高、速率高、質量優,網絡時延小,全透明、高流量的數據傳輸基礎網絡。
一、數字數據網的含義
數字數據網,即,DDN,是Digital Data Network的簡稱,是利用數字信道傳輸數據信號的數據傳輸網。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用戶提供永久性和半永久性連接的數字數據傳輸信道,既可用于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也可用于傳送數字化、數字話音、數字圖像信號或其他數字化信號。永久性連接的數字數據傳輸信道是指用戶間建立固定連接,傳輸速率不變的獨占帶寬電路。半永久性連接的數字數據傳輸信道對用戶來說是非交換性的。用戶可提出申請,由網絡管理人員對其提出的傳輸速率、傳輸數據的目的地和傳輸路由進行修改。網絡經營者向廣大用戶提供了靈活方便的數字電路出租業務,供各行業構成自己的專用網。
二、DDN網絡介紹
1.DDN網絡的結構
DDN網是由數字傳輸電路和相應的數字交叉復用設備組成。其中,數字傳輸主要以光纜傳輸電路為主,數字交叉連接復用設備對數字電路進行半固定交叉連接和子速率的復用。
DTE:數據終端設備——接入DDN網的用戶端設備可以是局域網。通過路由器聯置對端,也可以是一般的異步終端或圖像設備,以及傳真機、電傳機、電話機等。DTE和DTE之間是全透明傳輸。
DSU:數據業務單元——可以是調制解調器或基帶傳輸設備,以及時分復用、語音/數字復用等設備。DTE和DSU主要功能是業務的接入和接出。
2.按照網絡的基本功能
DDN又可分為核心層、接入層、用戶接口層。
三、DDN的特點
1.安全保障性強
組成DDN的網絡設備除要求高可用性外,還對其中的主要控制部分(如CPU1交叉網絡等)、電源供給部分以及其他主要部件進行冗余配置,使網絡設備本身具備較高的可靠性。
2.傳輸速率高
在DDN網內的數字交叉連接復用設備能提供2Mbps或N×64Kbps(≤2M)速率的數字傳輸信道。
3.傳輸質量較高
數字中繼大量采用光纖傳輸系統,用戶之間專有固定連接,網絡時延小。
4.協議簡單
采用交叉連接技術和時分復用技術,由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用戶端設備來完成協議的轉換,本身不受任何規程的約束,是全透明網,面向各類數據用戶。
四、DDN的行業應用
DDN網作為一種數據業務的承載網絡,不僅可以實現用戶終端的接入,而且可以滿足用戶網絡的互連,擴大信息的交換與應用范圍。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中的應用也較廣泛。
最熟悉的莫過于用戶可以利用DDN提供的專線服務來構成自己的專用網。即可以作為數據通道,供數據傳輸業務使用,還可以組建自己的電視/電話會議系統。
實現局域網的互連。大的集團公司或者銀行等部門都有許多的分支機構,可以在各個分支機構內部組成局域網,然后通過路由器等網絡設備通過DDN與公司總部或者其他分支機構的局域網相連。實現資源共享和文件傳送、事務處理等業務。
五、DDN的發展方向
網絡設備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人們對新技術的應用不僅僅停留在單一網絡的話音或數據傳輸平臺。多媒體通信的應用正在普及,視頻點播、電子商務、IP-Phone、電子購物等新應用正在推廣。這些應用對網絡的帶寬、時延、傳輸質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DDN獨享資源、信道專用將會造成一部分網絡資源的浪費,并且對于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又會帶來帶寬顯得太窄等問題。因此DDN網絡技術也要不斷地向前發展;從建立現代化網的需要來看,現有DDN的功能應逐步予以增強。如為用戶提供按需分配帶寬的能力;為適應多種業務通信與提高信道利用率,應考慮統計復用;提高網管系統的開放性及用戶與網絡的交互作用能力;可以采用提高中繼速率的辦法,提高目前節點之間2Mbps的中繼速率;相應的用戶接入層速率也可大大提高,以適應新技術在DDN網絡中的高帶寬應用;可以使DDN網絡平臺成為一個多業務平臺,積極開展增值網服務,如數據庫檢索、可視圖文等服務。由簡單的電路或端口出租型向信息傳遞服務轉變,為信息社會的發展做出更深層次的貢獻。
六、結束語
DDN網絡把數據通信技術、數字通信技術、光纖通信技術、數字交叉連接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發展,DDN應用范圍從單純提供端到端的數據通信擴大到能提供和支持多種通信業務,成為具有眾多功能和應用的傳輸網絡。通信企業要順應發展潮流,積極追蹤新技術的發展,擴大網絡服務對象,搞好網絡建設管理,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優勢。
參考文獻:
[1]聶元銘,丘平.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科學出版社,2001.2
[2]姚先友.數字數據通信.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5
[3]黃錫偉等.數字數據網 DDN.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