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運用象征寓意手法,獨到的結構布局技巧,使小說極為簡單的故事具有難以窮盡的內涵,在藝術上表現出有別于作者其他小說的獨特個性。通過老人的頑強、進取的精神,說明他雖然失敗了,但卻沒有真正地被打敗。他是一名打不敗的失敗者。
關鍵詞:《老人與海》海明威打不敗的失敗者
一、作者簡介
厄納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國文學的杰出大師,同時也是我國讀者最熟悉、最喜愛的美國作家之一。他那一篇篇閃耀著藝術光輝的珍貴作品反映了時代的風貌,抒發了戰后西方一代青年的思想感情。他塑造出一個個血肉豐滿、個性鮮明的人物,這些人物充滿了大無畏的硬漢氣質,并集中地體現了這位藝術大師的強烈個性特征。他所喜愛的斗牛士、獵人、拳擊手和漁夫都是這樣的人物形象。他們在過去的孤獨和失望之外,又增添了新的堅毅和勇敢的品質,這些人常常為了維護職業尊嚴、個人榮譽或者是為了維持生計,表現出與厄運堅決斗爭到底的硬漢精神。在所有作品當中,把這種精神上升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和寓言般的高度的,便是他那舉世聞名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
二、介紹及分析小說內容
《老人與海》小說情節很簡單,老漁夫桑提亞哥一連84天沒捕到魚,后來在遠海中總算釣到一條大馬林魚。他與之苦戰兩天兩夜,終于把馬林魚殺死并用繩索將它捆在船邊。但在返航途中,死馬林魚不斷遭到鯊魚群的襲擊,老人奮力拼搏。等到他回到岸邊時,那條馬林魚被鯊魚啃得只剩下一具骨架了。老人最終失敗了。
孤獨和失敗是海明威一生創作中最重要的題材,《老人與海》中老漁夫的形象也不例外。他與海明威其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樣,都是在人生這個大海里與厄運頑強斗爭,最終卻以失敗而告終的。
他失敗了,但他是在他自己的本職任務中失敗的,是在維護自己的職業尊嚴和光榮的使命中失敗的;他失敗了,但這只是肉體和氣力上的失敗,他心中還有夢想,仍然存有信心和希望;他失敗了,但他并沒有向失敗臣服,而是勇敢地面對它,努力與失敗抗爭。在這次斗爭中,他在精神上取得了勝利。這就是海明威頌揚的硬漢精神,同時也是作品表達出的主題——人要勇敢地面對失敗。
老人與孩子曼諾林之間的那種深厚、真摯而又溫暖的友愛,也是作者描寫和贊美的一個重要內容。老頭兒倒霉了,但孩子還是不愿離開他。在孩子的心目中,老頭兒是最棒的一個。所以,他不僅同情老頭兒,尊敬老頭兒,而且還幫助他。在老頭兒最困難的時候,他為老頭兒蓋毯子、弄飯吃,并且發誓說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他,就決不能讓老頭兒不吃飯去打魚。而老頭兒,每當他感到孤寂或痛苦時,他也想到了壘球賽、老狄馬吉奧和雞眼等,想到了獅子、想到了自己那驕傲的過去,但他首先想到的卻是孩子。孩子雖然不在身旁,可一想到他,就使老頭兒增添了不少勇氣和信心。最后,也只有孩子守護在他身旁。真是感人,它不能不使人在這孤獨和失敗之中隱隱約約感到了一絲歡樂和光明的希望。
三、“打不敗的失敗者”對中國大學生的影響
中國目前的“90后”大學生是思想活躍,同時又很叛逆的一代。他們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外國文化也很感興趣。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可能就會誤入歧途。海明威的小說有積極向上的觀點。從1926年的《太陽照常升起》到1929年的《永別了,武器》,再到1940年的《喪鐘為誰而鳴》,最后到1952年的《老人與海》,這四部作品每一部都是他當時生活的寫照,并且都表現出“硬漢形象”這一主題,是“90后”大學生值得學習及研究的好的作品。同時,這四部作品對“90后”大學生以后的生活、工作一定會帶來好的影響,使他們成為真正的硬漢。尤其是那句“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的名言,將會激勵更多的年輕人發奮圖強。
中國大學生通過閱讀《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會學到老人與曼諾林之間的那種真摯的情誼,在逆境中互相牽掛、互相幫助的那種感人的場面。同時,更能從老人身上學到他那種硬漢的精神。雖然他失敗了,但他并沒有向失敗屈服,仍然抱有信心和希望。這種精神是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去學習的。
但是,在學習好的方面的過程中,我們也要知道《老人與海》同樣有不好的一面。海明威的這部作品,無論從思想方面,還是從藝術方面,都是一部優秀的作品。當然,由于作者所處的社會和階級不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作品中的基調還是比較悲觀的,而且有點宿命論的思想。這是西方資產階級文學的普遍特征。
不過,我們在學習外來文化時,要用批判性思維來對待。學習西方文化中好的一面,摒棄壞的一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好的文化可以影響并引導青少年向好的一面去發展。海明威作品中所表現的主題具有知識性、思想性、精神性等強大的社會價值導向功能,能幫助“90后”大學生形成豐富的知識結構、正確的價值取向、文明的生活習慣、高尚的道德人格、創新的能力素質和科學理性的精神風貌,同時,還能塑造硬漢形象。使“90后”大學生拋棄嬌生慣養的習慣,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成為真正的硬漢,即使被打敗了,也要成為“打不敗的失敗者”。
參考文獻:
[1]海明威.《談創作》
[2]董衡巽.海明威筆下的“硬漢性格”,外國文學研究,1981.3
[3]吳少峰.試論硬漢子桑地亞哥,外國文學研究,1982.4
[4]王寧.試論海明威小說創作,外國文學研究,1982.1
作者簡介:
劉曼(1976.6-),女,吉林農安人,長春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