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榮太
高校實驗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驗的實施,需要以師生為本,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和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還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來指導實驗的執行。高校實驗管理中實施人本管理是大勢所趨。
一、高校實驗管理“人本化”理念
當前的管理理論很多,如質量理論、目標理論,但它們都強調一個客觀標準:目標和質量,其最大缺點是把人當做一種工具和手段,忽視人的價值,不利于人的發展和教育創新。實驗管理的本質是為師生服務,具有明顯的人本特點。其管理效果依賴人的因素,以及人的能力和積極性的充分發揮。實現實驗管理的人本化才是實驗管理根本要求,從而培養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
(一)高校實驗人本管理的本質及特點
管理的出發點是人,其歸宿點也是人。在管理過程中注重的是人的潛能和綜合素質的發展。人具有主觀能動性,高校中師生素質高,就更要強調人性化管理;要關心、尊重、理解、信任和培養人,給師生以最大的發展空間,通過調動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開發潛能和激發創造性,使每一個人都獲得全面發展。所以實驗教學管理的本質必然是人本管理,以及對人本管理的具體化和發展。
(二)高校實驗人本管理的特點
1.以人的需求為本,加以人文關懷
人本管理把實驗相關者的需求、興趣放在首位,綜合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去激發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2.尊重參與權,實行民主科學管理
人本管理強調自我管理。教學參與者各抒己見,自主度高,減少規章制度的約束,提倡教學參與者參與決策管理,提高了他們參與的自覺性、主動性,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3.強調人際溝通,構造和諧人文氛圍
人本管理注重協調人際關系,強調師生、同事、上下級的溝通,減少管理中的人際矛盾,增強了成員的相互信任與凝聚力。
二、當前高校實驗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化的管理明顯,強調服從,缺少服務意識
目前實驗管理強調管理的規章制度化、程序化、組織化,缺乏靈活性,用單一量化指標來衡量不同教師及學生的工作實績,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創造性受到抑制或損害,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管理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不夠,更多采用剛性手段,要求服從集體的統一行動; 對實驗的目標停留在預知結論檢驗性階段,學生自主性不夠。實驗缺乏一定的指導,缺乏服務意識。管理組織成員包括教學管理者、實驗指導教師、學生之間自上而下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嚴重影響成員的團隊意識,親和力不夠。
(二)教學管理機制不完善,缺乏激勵、競爭
高校現行的實驗管理機制,由于各種原因,其中不少內容和措施只起擺設作用,它們在激勵、競爭、制約等方面顯得軟弱無力,不能充分調動實驗教師的積極性。教師的工作業績和工資待遇不能很好地體現效率與公平。缺乏卓有成效的激勵、競爭機制,給教師帶來了心理上的不平衡,嚴重挫傷積極性,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強調績效評價,缺少發展性評價
教師既是被管理者,又是實驗管理者。作為被管理者,學校的管理部門對教師評價主要是通過績效評價,以考核、檢查為主,缺乏對教師全面、系統的評價,特別是缺乏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幫助,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作為管理者,實驗指導教師由于積極性不高,導致在實驗教學管理中責任心不強,存在走過場的現象,對學生的評價多停留在考勤、紀律、實驗結論上,缺乏對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發展與提高效果的評價,師生的發展潛能不能得到肯定。
三、人本管理在高校實驗管理中的實施
(一)營造健康積極的人文環境,建立高效實驗團隊
1.培養團隊集體感和制定以人為本的團隊目標
管理既要規范人的行為,又要滿足人的感情需求,體現“人情味”。團隊目標的制定要求每一個成員參與,并得到每位成員認同,向團隊成員指出一個明確的方向。此外還要求實驗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信任,每個成員對其他人的行為和能力都應深信不疑。增加成員的組織認同感,增強團隊精神。在團體內部要培養尊重不同觀點的態度,認可團隊內部不同的動機、價值觀和意見。
2.提高管理者的素質,實現科學、民主管理
實驗室管理者所管理的是高素質的大學生和教師,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具有較高的管理素質及高尚的人格魅力。實驗管理者要信任學生,敢于授權和放手讓學生獨立去設計、完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團隊成員要具有同等發言權,他們的觀點是同樣重要; 在團體內部要培養尊重不同觀點的態度,認可團隊內部不同的動機、價值觀和意見。為每一個人創造和提供發展的機會,讓每個成員看到未來的愿景。
3.銳意改革,積極進取,開創科研實驗良好環境
總結發展歷程,明確發展定位,集中和整合資源,積極探索科研管理新模式,健全有利于創新和充滿活力的科研激勵機制與管理體系。氛圍的形成是一個組織管理模式形成的標志,一種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的標志。在校園園提倡學術,完善自我,獨立探索的科研精神。
(二)實施全方位的民主管理,促進實驗成員參與管理和自我管理
強調“參與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參與管理”中,充分發揮各類人員參與的積極性,給有關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充分的發言權,收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從而確保實驗更加科學合理。實驗室的日常管理、設備維護工作量劇增時要求學生自覺遵守實驗室各種規章制度,加強自我管理和保護,同時吸收部分學生作為管理者,參與管理,輔助教師搞好實驗的管理工作。
(三)以人為本注重個人需求,加強激勵手段和措施
實驗管理以人為中心,要充分了解實驗中廣大師生員工的心理,關心他們的需求,運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發和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 要關心師生員工的疾苦,滿足他們正當合理的需求,使他們對學校產生歸屬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意識;要不斷激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性,以充分發揮其潛在的能力。
1.堅持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
學校把實驗的教學質量與工資掛鉤,實行發展目標管理和績效評價制度。在完成核定工作量的前提下,對實驗管理者全面、系統的評價,特別是對學生的能力、素質發展的幫助,對學科的發展及長久的學術影響等核定工資等級;設置實驗質量獎、實驗建設獎和科研獎及服務社會獎等。對于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在職稱晉升等方面再給予優先考慮。
2.全面提高實驗人員的業務素質,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和發展
在業務上進行指導,采用傳、幫、帶等有效手段。對新進青年教師制定培養計劃,施行導師培養,通過授課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養,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同時,長期進修學習和短期培訓相結合,為教師創造學習的機會。教師業務進修的學校最好為國內知名重點大學或實驗室等。也應盡量安排教師參加全國各類型的培訓會、研討會,開拓教師們的視野,提高其理論水平。通過一系列的教師個人的業務培養,教師的業務能力會不斷得到提高。
3.注重個人發展,構造和諧的個人發展空間
高校管理者要為教師的知識、才能、經驗的充分發揮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機會,為教師的工作提供相應的實驗條件、設施、場所等。創造良好的精神環境,就是要求高校管理者關心、信任、尊重教師,給他們以精神上的支持,形成良好的激勵氛圍。協調好人際關系,使學校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要善于把教師聚合在一起,形成向心力,使得實驗的運行得以良性發展。
總之,實驗管理須做到以人為本,尊重、理解、愛護、激勵師生,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人翁精神,不斷推進管理與服務的創新,以確保實驗目標的實現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楊生新.論人本管理的本質及其意義[J].學術交流,1999.3
[2] 殷勤.論實現高校實驗管理人本化的途徑與方法[J].才智,2011.14
[3] 張旭東,陳海波.淺談開放實驗管理的人本化[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4
[4] 沈雁霞.淺析人本管理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實施[J].中國成人教育, 2010.18
[5] 田景林.談高職院校激勵機制的問題及人本化激勵策略[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