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濡 左紅巖
一、目的及意義
“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是根據(jù)設計需要,構思創(chuàng)意,針對需要收集素材,應用軟件加工、編輯、制作的過程。所以這樣的實習就要有它獨立的一套評價體系。
目前,我院的“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課程評價體系存在:忽略過程評價,評價方法單一,評價標準沒有差異性等問題。以往的這門實習課程評價只重結果的評價,對整個實習過程中的學生表現(xiàn)缺乏關注。所謂的實習評價就是在實習結束時給出一個彼此不相上下的分數(shù)或等級,因而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削弱了“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課程評價的激勵、督導、診斷等作用。
以上的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建立新的“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課程評價體系來解決,新實習評價應重視過程,它意味著評價始終伴隨著實習的全過程,即從實習準備階段開始直到實習結束。關注在實習過程中獲得哪些經歷和體驗,獲得哪些進步。新的“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課程評價體系在實習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出不同的評價標準。提高學生的實習熱情,增加實習的積極性,提高以后就業(yè)的實踐優(yōu)勢。
二、主要內容
1)探討如何建立“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過程評價。從而達到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實習的效果。 可以檢驗在每個實習模塊中學生的自我實習認識是否正確。
2)建立“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評價內容,內容要多樣性。實習中既要使用軟件,又要展現(xiàn)自己的設計創(chuàng)意,還要通過多種素材的處理實現(xiàn),這就不能只有單一的評價內容,要根據(jù)實習特點設立多種的評價內容。
3)研究“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評價方法,方法要多元性。根據(jù)設計類的實習特點建立量化和質性結合評價方法,建立檔案袋評價法。
4)研究如何在“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評價標準中體現(xiàn)出個體有差異性,這門實習是含有很多的設計創(chuàng)意,而每個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個人差異又是確實存在的。所以在評價標準一定要有差異性。
三、主要特色和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主要特色:實現(xiàn)圖形圖像處理實習多元性評價方法。1.針對圖形圖像處理實習設計建立(分數(shù)+等級+評語)評價方法,這是一種量化和質性結合評價,反映出每個學生的素材處理和設計變化,差異,優(yōu)缺點。 因為這門課程是一個設計創(chuàng)意的實習,不能用單一的一種方法評價。2.建立電子檔案袋評價法,這里面有學生的各人資料,實習圖片,實習素材,實習日記,實習周記,實習總結,這是學生整個實習的生動體現(xiàn)和全面的總結。
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1.如何實現(xiàn)“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中的過程評價;2.如何設立多樣性評價內容。
通過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進一步提高“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的教學質量。
四、方法和手段
主要研究方法:行動導向法、經驗總結法。
深入企業(yè)調研,根據(jù)就業(yè)技能要求,結合學院的師資、實訓設備條件等情況,并參考其他高職院校的優(yōu)秀實習課程評價體系改革方案,進行研究與實踐。并爭取在結題前應用到一個專業(yè),以觀察其應用效果。
五、總體方案
“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內容建立評價過程的跟蹤方案。
“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評價內容:設立實習建立軟件應用認識評價,實習設計中的創(chuàng)意評價,素材收集處理評價,學生自我最終評價,教師給予作品整體評價。
針對上面的內容建立具體評價方法:分數(shù)+等級+評語的具體評價方法,應用方面;電子檔案袋評價法具體細則。
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中差異性評價標準細則。
評價體系論證,整理。
六、小結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續(xù)的作用。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無論是教師的評價,還是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它們要對教師的行為產生作用,最后都需要經過教師自我評價的機制,通過學生的認同、內化,最終才能起到促進教師素質提高的作用。
新的“圖形素材處理”評價體系應重視過程,它意味著評價始終伴隨著實習的全過程,即從實習準備階段開始直到實習結束。關注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獲得哪些經歷和體驗,獲得哪些進步。
以往的評價體系只關注對實習生“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的評價,這主要是受了只要上好課就能當教師的片面思想的影響,而忽視其他方面的評價內容。而現(xiàn)代的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素養(yǎng)是多方面的。新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實習生的教學能力,還要關注實習生作為人的全面成長,關注實習生的人生觀、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實際上“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目標的達成要做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因此,量化評價忽視了價值的多元性等等。
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中的不同特點的被評價者的發(fā)展。所以新的“圖形圖像素材處理”實習評價應尊重被評價者的差異,通過建立有一定彈性的評價標準為被評價者的個性發(fā)展提供空間,允許不同的被評價者有不同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速度。
因此,每個實習生在教學風格、師生交往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所以,評價者不能用唯一的一個標準去衡量。至于這些標準怎樣制定,并不簡單,也不是簡單論述清楚的,而是需要我們工作者去認真思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