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麗
辦“小事”的平凡民警
□ 王 麗
如果不是他病了,病得很重,被診斷為肺癌晚期,誰也不會注意他這個只知“埋頭拉車”,工作起來不要命的民警的輝煌履歷: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提名為2011年度“感動荊州”的十大候選人……
懷揣一顆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的赤子之心,銖積寸累,湖北省洪湖市公安局戴家場鎮派出所所長曾大才從警26年來,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心為民辦了無數件“小事”,以自己的行動贏得了群眾的敬佩和稱贊,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的無私情懷和奉獻精神。
2009年7月6日,柴林村村民熊前階噴打農藥歸來,中毒而死。個別村民和親友感到其死得蹊蹺,匿名向派出所電話報案。“因噴打農藥致死”這樣罕見的死亡原因引起了曾大才的高度警覺,立即組織干警調查走訪。
為了查清死因,給死者討一個說法,曾大才“多起事來”,所里貼錢動員死者家屬進行尸檢。尸檢化驗表明:死者體內有“毒鼠強”成分,系中毒致死。“毒鼠強”從何而來?熊前階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消息一傳出,柴林村就炸開了鍋,各種版本的謠言滿天飛。
“人命大如天”。為了穩民心正視聽,曾大才集中警力分組展開“全方位”調查,在仍是熟人社會的中國鄉村,曾大才用“誠意”打動了村民們,村民們開始向干警“掏心窩子”,提供真實情況。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0天的查訪,嫌疑人都集中指向村民熊前清,死者生前與熊前清有較大的過節,曾酒后揚言整治死者,有作案的動機;熊前清在死者死亡當天,曾到過死者家里,有投毒時間和可能;村民反映熊前清事發后情緒反常。正當民警們抓緊取證時,做賊心虛的熊前清聞風潛逃。曾大才果斷決定,迅速組織抓捕,在湖南岳陽將其抓獲歸案。經過政策攻心,熊前清徹底交待了其報復投毒的犯罪事實。
偵破命案,曾大才不惜血本,拼命干事;對盜竊案件也從不松懈,他把保護村民財產當做神圣職責。2010年4月26日,所里接到戴家場街道金銀店老板陳洪章報警:放在家里的黃金、白銀成品、半成品及金銀料被盜,涉案價值8萬余元。
接到報警,曾大才立即向洪湖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報告案情,安排民警一面保護現場,一面調查走訪。“捉不到魚兒不收網”,曾大才憑借一個老干警的“直覺”,判斷村民別某有“問題”。通過信息化手段,他了解到別某與胡某有聯系,以及胡某的活動范圍。他帶領民警不分晝夜,多次到其他派出所調查研判,請民警、治保主任等相關人員比對視頻資料,努力獲取案件線索。
2011年10月13日,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守候,10月25日凌晨,曾大才帶領民警將還在睡夢中的胡某抓獲。經審訊,胡某坦白交待了在2010年4月由別某指定目標、與葉某撬門入室盜竊金銀飾品等的犯罪事實。當日7時,民警抓獲了嫌疑人別某和葉某,又一個難案告破。
洪湖戴家場鎮是一個打工大鎮,同時也是一個“留守”大鎮。犯罪分子和犯罪團伙見鎮中老人和孩子居多,有機可乘,時常光顧這里,盜竊案件不時發生。盜竊小案子接連發生,警力卻有限,案子“照顧”不過來,曾大才總覺得對不起村民,心里比害病還難受,他心急如焚,不斷地尋找“良方”。
曾大才不顧身患風濕病,一跛一拐,走街串巷,深入田間地頭調查走訪,向同行問計,向村民求教,探索到防控“三法”。

工作中的曾大才。
一法是在有條件的單位裝視頻監控“天眼”,編織監控網。2011年,曾大才跑斷腿,磨破嘴,爭取轄區各單位領導的重視,在轄區16個單位的重點地點安裝了36個監控探頭。自從安裝“天眼”后,轄區發案率竟然減少了20%;二法是在偏僻村組建“警務室”,編織群防網。派出所與社區警務室簽訂“無毒社區”責任書、對“兩勞”人員幫教責任書及嚴禁黃、賭、毒責任書。在警務室的組織下,各居民小區實行治安守點,樓院居民關照,社區筑起了防治的網絡體系;三法是定期不定期搞巡邏,編織流動網。在上級黨委的支持下,派出所建立了治安巡邏隊開展全覆蓋治安巡邏。在戴家場鎮上的大街上、小巷里,白天見警車,晚上見警燈,現場見警察。
在曾大才心里,防患于未然更加重要,對可能犯罪的村民能幫一把是一把,避免他們走上犯罪道路。
竹林村保外就醫人員張某因沒有正當的工作和固定經濟收入,經常與村干部發生矛盾,不服從幫教,找村干部要責任田,并越級上訪。他找到張某后,得知張某因盜竊被判刑一年,張某因患病取保,急需錢買藥。曾大才對民警說,“此時拉一把,張某可能成為一個好人;如果推一把,張某定會‘二進宮’。”
于是,他協調民政部門為張某辦理低保手續,與村干部溝通在土地調整時分給他責任田。張某非常感動,一再向曾大才表示要遵法守紀,改過自新,自食其力。
對于曾大才來說,打擊控防是派出所天職,方便村民辦事也是頭等大事,村民服務無小事。河壩村黨支部書記別登澤在和曾大才的一次閑談中,有意無意提了一條意見:村民們有個習慣,起早趕集帶辦事,派出所8點上班,一等幾個小時,夏天還好一些,冬天村民縮著頭在寒風里凍得直打哆嗦,真讓人心疼。
曾大才聽說后,心里始終矛盾著,干警們本來就辛辛苦苦,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而且,8點鐘是機關上班習慣,也不好開口改變,也難于改變。從哪里著手呢?
曾大才開始給民警們做思想工作,他說,“我曾大才是一個農民的兒子,設身處地一想,假如來到所里辦證是我們父母兄弟親友,我們怎么辦!”說服所里的民警后,曾大才出臺了三項“土政策”。一是戶籍室早上6點鐘上班,方便早上趕集的農民辦理各類證明證件,不讓村民等著8點上班辦證。二是戶籍室沒有星期天,輪流為村民辦理各類證明證件。三是對在人口普查中漏登的老年村民進行集中補登,為他們辦理身份證。
三項“土政策”出臺后,他以身示范,每天堅持6點起床,星期天長年蹲在所里,沒有休息時間,以所為家。指導員陳斌說,“曾所長年紀最大,從警時間最長,他6點起床后到戶籍室一站,大家都有壓力,只得起床干活,時間久了,就成了習慣,不起床還真睡不著”。在他的帶領下,派出所干警分村上門找村干部登記,為500多漏登老年村民辦理了身份證。
份內的服務他精益求精,“份外”服務他也抓住不放。只要村民有要求,他每求必到,到則辦好,讓村民滿意。2009年5月,因被人投毒而死的柴林村熊前階之妻易引蘭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在生產和生活上有很大困難,曾大才決定與她家結“窮親”。每到春耕時節都自掏腰包,買好春耕需要的種子、肥料等送到易引蘭家門口。逢年過節也從一定會登門慰問。
曾大才肺癌晚期病情傳開后,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洪湖戴家場引起強烈反響。一幕幕蕩氣回腸的感人場面出現在醫院和鎮派出所里:他曾經幫助過的老上訪戶王澤松提來一籃土雞蛋,送到了派出所干警手里,請干警們帶去祝福,連聲說“好人會有好報,老天會保佑他好起來的”;曾經快要走上犯罪道路被他硬拖回的張某家屬,捉來自己下蛋的老母雞,騎自行車趕幾十公里路,到萬全鎮他家里,裝著從廟里幾天跪求請來“佛水”,求老天保佑他“渡過一劫”;河壩村別大爹不知從哪里打聽到“偏方”,并帶著難尋“藥引子”,千叮嚀萬托付,請曾所長試試。還有好多在外打工經商的村民不遠千里從各個地方趕來,用他們各自特有的方式向曾所長送上自己一份愛心和祝福。
□ 編輯 張子琦 □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