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約記者 郅振璞
濱海“攻堅”一路歌
□ 本刊特約記者 郅振璞

津濱輕軌全長45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城市內部輕軌線路。每天有數十萬的天津市區人通過這條交通干線來濱海新區通勤上班,由此津濱已實現同城一體化。圖/焦永普
——溫家寶總理在全國“兩會”時指出
天津東,渤海濱。春雷聲,響云霄。
當東方之春再次蒞臨北方大港——天津時,伴隨著暢談“改革開放”、“特區”“新區”、“南方談話”、“全國‘兩會’”的一波波熱浪,“濱海新區”的神秘面紗被舞動得飄逸動人。“濱海”,不僅緣于全國“兩會”連續6次的高調吶喊;更緣于繼“深圳”、“浦東”之后的輝煌業績,連續3年在開發、開放、改革前沿,攻堅創造的一個個驕人戰果。它,令世界在刮目相看中國南方、東方之后,繼而把驚異的目光轉向期待已久的北方!
今年一季度,濱海新區新批外商投資企業98家,平均每天就新增一家。合同外資完成34.61億美元,同比增長9.61%,實際使用外資完成28.75億美元,同比增長20.06%;內聯引資實際到位完成172.49億元,同比增長33.19%。天津港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 1.08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277.5萬標準箱,兩項指標分別同比增長5%以上。
歷史表明:中國80年代之于深圳、90年代之于浦東、新世紀之于濱海,不斷撬動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的三次大開發高潮,清晰勾勒出中國改革開放30余年從南到北縱深拓展的偉大進程。深圳、浦東在前進;新世紀的濱海,和著時代誕生的一批綜合性經濟技術戰略新區,秉持著“開放創新,引領未來”的濱海精神,更是拼搏前進。
正如浦東開發之初,曾有“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傳說。當年落后一步的天津,也曾被戲稱為“北京的郊區”、“屹立在淤泥上的港口”。追溯更早,在1984年濱海新區前身——天津“泰達”開發區起步時,人民日報駐天津首席記者肖荻曾第一個在《人民日報》報道。當時追蹤開放浪潮的“老天津”們,在天津皇宮飯店組建班子;在荒涼的鹽堿灘上艱難“三通”;并且在國家“只給政策不給一分錢”的情況下悄然起步。
風生水起,虎踞龍盤,濱海新區應驗了這兩句吉言。曾記得,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老市長李瑞環、李嵐清陪同下,1986年8月21日視察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寫下了“開發區大有希望”7個大字。巨人走后,昔日的“泰達”成為濱海新區的引爆地。20年后,這個開發區和原三城區融入濱海新區大家庭。那時,開發區就已累計批準外商及港澳臺企業4000余家,項目投資近30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0多億美元。
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是在教師對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的準確理解與運用的基礎上,遵循職業院校學生認知規律,科學、合理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在教師角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互動方式、考核與評價等方面有所創新,在實際教學中應用效果突出。重點考察教師合理、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數字資源和信息化教學環境,解決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系統優化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
農歷虎年的2010年,天津“塘、漢、大”(原三城區簡稱)三虎歸山,聚攏在濱海新區區委、區政府嶄新麾下。當年3月8日,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提出,“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打好濱海新區開放開發攻堅戰,努力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這既是黨中央的殷切期望,也是天津市委、市政府 “雙城”、“雙港”的戰略任務和時代的神圣使命。9月12日,溫家寶總理再次深入濱海新區,激勵人們“必須抓住機遇,跟上時代步伐,走出一條大膽改革、率先發展的新路子”。
機遇面前,天津市委、市政府肩負起創新濱海新區的歷史重任。新區區委、區政府不辱使命,從南到北,由東及西,大改革,大開放,大開發,發起“十大戰役”、“十大改革”的頑強攻堅,在“九個功能區”和原三城區擺開了空前宏偉的經濟棋局。
龍年里,濱海新區承接連續三年跨越千億元的輝煌,在更加波瀾壯闊的經濟環境中繼續打“攻堅戰”。“攻堅戰”給新區帶來新機遇,助推天津跨入我國“萬億經濟俱樂部”。
今天,常居的、新來的,數百萬“新區人”,嘗到了創新開放的甜頭。居地最遠的大港太平鎮崔莊村村民們,在新居社區投資1600多萬元, 把古棗、新棗打造出輝煌的“皇家棗園驛站”,又從昔日荒灘喬遷現代新居。2月21日,他們把說不出的感激,精心刻制出壯麗的10幅“十大戰役”題材的老天津版畫,經由工委書記張志方,親手送給滿面欣悅的十大區域管委會主任們……
昔日,生活在旖旎蜿蜒的海河、永定河畔的人們,想親吻一下海濱,卻有一望無際的灘涂橫在其中……今天,數十公里長若彩虹的海濱高速大道上,迎賓車、運輸車、自駕車愜意地驅車疾馳,極目天津遼闊的大海,欣賞濱海壯美的海平線,暢想浩瀚的入海口……
當我們迎著明媚的陽光,穿越春風怡人的新區大地時,極目連片成區的開發區、旅游區、生態區、新港區,竟是那樣輝煌驕人、生態宜居!難怪,每月都有大公司、大集團來簽約;每周都有一兩個數千萬元、數億元的產業項目落戶新區。
走近新區,還聽到一句趣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出了北京,就是北塘”。形容北塘雖歷史底蘊豐富,卻依然青堂瓦舍,基礎設施落后,與京津大都市相差甚遠。今天,北塘經濟區管委會主任蔡云鵬,副主任、副總經理續光,指著褐紅一片歐式樓群的“總部基地”和別具特色的北塘新古城感慨地說:“3年前,大家還只能靠集裝箱壘成的‘生活一條街’從零打拼,那是我們背水一戰的創舉,成為今天幾近時尚的建設文物。”
濱海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宗國英笑看兩幅迥然不同的航拍圖說,“北塘是濱海新區發展的縮影。我們有高水平招商,精細化管理,北塘經濟區很快會洋溢著南國風情,不久的將來,海河兩岸就會有迷人的姑蘇夜景。”
過去一年,北塘經濟區國民生產總值完成30億元,同比增長50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1.01億元,同比增長37.4%;財政收入完成36.6億元,是上年度同期的18倍;實現內聯引資12.77億元,完成了全年任務的159.6%;實際利用外資2.08億美元,完成了全年任務的311%。看著令人振奮的經濟數據,再對比北塘兩年前和現如今的航拍圖,大家不禁贊嘆:“北塘的變化真可謂天翻地覆啊!”
毗鄰永定河口的北塘,如今和彼岸的中新天津生態城、旅游區、東疆保稅港區、中心漁港經濟區共同推進;重大基礎設施相繼投入使用,商業配套日益完善,景觀環境不斷優化,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一個集旅游、景觀、經濟、宜居于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雛形,正在永定新河口顯現……
然而這些奇跡,都是在“三無”(指“無聚落依靠,無后方作戰,無中生有在不毛之地”)背景下,靠著新區人艱辛的汗水、攻堅者的辛勞,創造出來的。濱海人,在市委書記張高麗、市長黃興國一班人的率領下,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攻堅克難,背水一戰,描繪著“雙城”、“雙港”的藍圖。
“嗵!……”迎著春天的朝陽,北塘新古城按原樣復制的“克虜伯”巨炮打響了龍年的“第一炮”,頓時19響禮炮回蕩在濱海新區的上空。
新春的第一次鳴炮,給新區人傳遞著奮勇攻堅的萬千信息。
天津濱海新區這幾年發展最快,是因為市委、市政府和新區兩級領導班子,把思想解放的點子充分用在“雙城雙港”大業上,放在“攻堅”大戰上,人人埋頭苦干,一心撲在經濟上。
如今,九曲十八彎的海河,既有號稱世界第三大獨塔斜拉橋的海河大橋,又有去年年底新通車的雙塔錯落的新海河大橋。兩座現代化大橋,像一雙巨臂,把飛速建設的中心商務區、臨港經濟區、南港工業區、輕紡經濟區,和“塘、漢、大”(海河兩岸的原城區),以及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保稅區、旅游區等,擁抱在新區廣袤溫馨的懷抱里。
最近,新區區委常委、開發區黨組書記、管委會主任何樹山爆出兩個大喜訊:一是開發區自1998年至2011年,一年上一個新臺階,在商務部關于國家級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評價中,連續14年蟬聯第一。二是與開發區共生的“摩托羅拉”、“三星”外資企業,電子雙星冉冉升起。其中,“三星集團”持續、平衡發展,到去年,成為濱海新區首家工業產值逾千億元的外資企業。何樹山特意向市委、新區區委立下軍令狀:“要繼續筑牢南港工業區發展基礎,推動西區進入躍升發展,邁出東區堅實步伐,煥發區外3個工業小區生機活力,確保龍年在國家級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中奪取15連冠。”
雨雪交融,楊柳青青。北京燕化、上海金山、南化建設和天津海盛四支主力軍,正在建設原油浮頂儲罐地基。現場總監金琪指著像巨大龍蝦一樣的混凝土速送車告訴我們,建設者們正在澆筑每個4500平方米大的儲罐地基。龍年至今,他(她)們已經開工兩個月了。夕陽下,拔地而起的油氣儲罐,裝點著未來天津的雄偉雙港。這個國家能源戰略儲備基地、新型工業化石化產業基地已初具規模,其它的東大化工食品添加劑項目、泰奧石化倉儲物流基地項目、工業區通用碼頭等特大項目錯落其中。飛落黃泥灘上的南港工業區,還引來了金鳳凰,中俄天津年煉油1300萬噸的重點項目,也紛紛飛落南港懷抱。
“只有深化改革,濱海新區才有更廣闊的前途。”溫總理在全國“兩會”上言之鑿鑿、語重心長的話語,久久回蕩在濱海新區。前不久,習近平副主席出訪愛爾蘭,也曾深情地提到濱海新區受益愛爾蘭西部的香農開發區。

左圖:位于天津港東疆港區南端的國際郵輪母港, 2010年6月26日正式開港,新區郵輪經濟已經啟航。

右圖:位于新區北部的中心漁港是一個集水產品加工集散、港口物流、游艇制造展示、休閑旅游等于一體的“濱海港城”。圖/焦永普
在濱海十大戰役的主戰場,一批批中外項目進入經濟區。新區決策們說:“看準了,出手就要快,要重、要準。”今天,30平方公里的東疆港區、200平方公里的南港工業區、10平方公里的中心漁港等,遍地開花結果。
在天津博邁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一座由中外技術人員合力打造的KTO海油生產平臺,正在藍色弧光中巍然浮出。這個約6層樓高、出口中東的海上石油生產平臺,即將被標上“天津”生產字樣漂洋過海。據稱,這個項目從開工到今天不足兩年,在這塊30萬平方米專用建造模塊場地上,去年已有多批次的模塊產品交付客戶。從男女“老外”喜悅的臉上,人們看到了新區經濟環境的“誠、信、廉”。基于接二連三的訂單合同,這里在建的模塊場地二期,龍年要建成投產。未來5年,臨港模塊場地將擴建至30萬平方米……
善于投資,融為一體,合作愉快——“投、融、合”的境界,給濱海外向型項目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浩瀚的永定河入海口,我們可見寬廣的大道駛進海灘,衛隊般的林蔭守護著道路,更有熠熠閃光的光伏電能板、風力發電機,簇擁著現代家園——海濱新區引領大都市生態文明的“中新生態城”。徜徉其中,這個由中國、新加坡合作投資的項目,得到兩國高層領導人的贊許。當進入最快的發展期時,濱海新區最高負責人兼起中方董事長的擔子。中方不斷派人去新加坡培訓學習,規劃建設吸取著全國、全球最新成果,細枝末節環保優質,包括入住者享受一流的物業水平、合理的價位,所有項目細節,一步到位達到國際水準。
“防、預、抗”,則是指從政治和金融環境的高度,確保新區金融安全,預防非法集資,引領企業抗擊風險。曾經一馬平川的響鑼灣,迅速崛起國內最先進的金融商業區——濱海中心商務區,開工樓宇累計1000多萬平方米。注冊企業千余家,不僅為海河湖畔增添一道絢麗的彩虹,更為饒有影響的金融家提供了便捷的舞臺。這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堅固安全,融資環境優良,人們比喻為天津的“陸家嘴”。
新的一年,又有一批著名企業落戶濱海。在人們的笑臉中,先后走來新加坡三達集團、北方總部海水淡化、水處理基地、中海油等LNG接收終端項目、北京仁創、搜狐視頻總部、“突破電氣”全國研發總部及產業化基地等,加上新近公布的新區今年20項民心工程,濱海老百姓每天喜洋洋的。
濱海,北方平原上的經濟航母已經起航。濱海新區今年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建設項目達895個,項目總投資額1.14萬億元;全區投資將達3040億元,其中,總投資百億元以上項目17個。
全國“兩會”和即將召開的天津市第十次黨代會、黨的第十八大,強烈地鼓舞著濱海人,去迎接新一輪“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