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苑二剛
食品安全或進入定制時代
□ 本刊記者 苑二剛
三聚氫氨、地溝油、毒辣椒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讓在北京工作的外企高管楊林對國內的食品充滿不安全感。豐厚的收入,讓他對自家吃的食品無比挑剔:孩子喝的奶粉是從新西蘭進口的,家里吃的食用油是河北老家的油作坊專門為他做的,大米是黑龍江的朋友定期寄過來的……
在對食品精益求精的同時,楊林也有不少苦惱。“我不希望總是麻煩親戚朋友,可是我想要的這些東西在北京買不到。”楊林無奈地說。
楊林的需求也許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得到滿足。
11月1日至3日,“中國首屆食品安全定制主題體驗博覽會”首次提出了“食品安全定制”的概念。來自全國各地400多家食品生產、倉儲物流和食品銷售企業打造起一個“向善合作聯盟”,通過對食品從生產到銷售整個產業鏈的垂直整合,確保食品的安全健康。通過物聯網技術,這個聯盟的每一種食品都會有一個電子檔案,記錄著食品從產地生產運輸到倉儲銷售的各個環節,使消費者可以放心地購買和使用。
隨著這個聯盟銷售體系和網絡的完善,楊林就可以通過這個聯盟的電子商務網站或者實體店得到他想要的安全、健康的食品了。
出席博覽會的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鄒小平認為,定制食品的出現,意味著中國食品工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在人們日益重視生活質量的今天,為什么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層出不窮?
有關專家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食品產業鏈非常長,涉及到土壤、水質,農作物畜產品的管理,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制造及物流運輸,倉儲與銷售等諸多環節。這導致消費者在銷售終端買到的食品出現問題以后,責任很難認定。即使能夠認定,相關的處理過程也非常長。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中國食品加工制造行業擁有企業50多萬家,除了少數幾家像中糧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外,絕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實力單薄,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充足的資金投入安全保障,至于技術研發更是難上加難。
出席博覽會的上海藍景投資咨詢公司總經理王家棟表示,解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政府對此非常重視。但是面對錯綜復雜的食品產業鏈的所有企業,只有決心是遠遠不夠的。現在食品安全問題急需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整體方案和突破口。食品安全問題,靠農民自已解決不了,靠單一的企業也解決不了,必須結合政府相關部門、學術機構、養殖機構、物流運輸等整體行業,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解決。”
作為此次“向善合作聯盟”的發起人之一,美國金葉投資集團董事長辛威廉表示,“向善合作聯盟”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企業聯盟合作找到一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突破口。通過搭建一個產業合作平臺,吸引食品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加入進來,從全產業鏈的高度進行垂直整合,按照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形成一個從源頭到餐桌的安全產業通道,確保消費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我們能做到。從運輸、加工到倉儲,通過互聯網的技術,進入記錄控制,每一步都可以做到安全。一旦食品出現問題,可以很快找到問題環節企業,進行查處。”辛威廉說。
和中糧集團通過單個企業并購形成全產業鏈不同的是,“向善合作聯盟”是通過制定同一標準,大量企業認同這一標準后加入聯盟,并獲得消費者認可,從而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生產體系。
辛威廉認為,通過這種企業聯盟生產的食品,安全可控可回溯,比之通常提到的綠色有機食品更具優勢。“一些綠色有機食品,只進行一年一度的檢查,但是在這個過程后產生什么都不知道,不可控。而且大量食品安全問題也是發生在這之后的一系列環節中。”
合作聯盟的另一個優勢是,一旦其產品出現問題,消費者馬上可以得到賠付,不用經歷一般處理食品投訴問題時的繁復過程。
“因為我們這個聯盟的每個企業都要交一定的保證金,出現了問題,可以不通過企業,在任一環節向消費者進行賠付。之后再由聯盟內部對出現問題環節的企業進行處罰,因為每個環節都有據可查,問題很容易查到。”辛威廉輕松地說。
像楊林這樣收入豐厚、對食品安全有特別要求的人群,正是“向善合作聯盟”最中意的目標消費群體。

11月1日至3日,“中國首屆食品安全定制主題體驗博覽會”在廣州召開。圖/苑二剛
“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人們對安全健康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食品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多。我們這個聯盟生產的產品就是盯準這個市場。所以我們要求加入進來的生產加工企業的產品一定要有創意。”
王家棟進一步闡述創意定制食品的概念:創意定制食品是根據消費者不同需求而特別制作的產品。他認為,創意定制食品是關乎健康、關乎個性營養價值、關乎個性食品滿足的食品。與傳統食品相比,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富于個性,避免大眾化。同時,與傳統食品相比,創意定制食品全過程透明化,可以通過食品溯源,及時反饋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
在博覽會現場,《民生周刊》記者看到很多富有特色的創意定制食品。比如,帶有水果味、無糖高熱的軍用干糧,不帶任何防腐劑的果味飲料,酒精度數高達63度的葡萄酒等,讓人印象深刻 。
然而,創意定制食品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的。上世紀50年代,一位愛動腦子的日本商人,為了解決人們在旅途中可以隨時吃到可口面條的需要,發明了方便面。方便面在當時就是最好的創意食品,而在今天,方便面已經成為進入千家萬戶的大眾食品,不再是創意食品。
“食品安全定制是食品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食品工業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標志。”鄒小平說。
兩個月前,廣東省佛山市松崗鎮的庾婉君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鎮中心開了一個專門經營創意定制食品的經營部。令已經做好“虧幾個月”準備的她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月營業額就達到了十萬元,除去開店進貨的各種成本,還略有盈余。她興奮地參加了此次博覽會并加入了“向善合作聯盟”,同時還對《民生周刊》記者表示,決定回去后將店面擴大,增加進貨量。
同時來自佛山的劉總是一家生產礦泉水的企業負責人。他利用家鄉富含微量元素的水生產出一種口味獨特的礦泉水,產品很有特色,但苦于企業規模不大,缺乏銷售渠道。而此次加入“向善合作聯盟”,讓他找到了一個很好的銷售渠道和平臺。
對于眾多的生產企業,合作聯盟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其強大的銷售終端。博覽會上,“向善合作聯盟”秘書長、深圳吉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葉新章表示,在未來的幾年里,將在全國一百個城市發展上萬個銷售終端。
而發展終端所需要的資金似乎也已經有了著落,會議期間,美國金葉投資集團董事長辛威廉,以及中國建行南昌分行的負責人參與了合作聯盟成立的全部過程。
在食品行業投資多年的辛威廉認為,創意定制食品是未來食品行業里最大的投資機會,是真正的藍海。正因為如此,中國綠創此次參與博覽會和合作聯盟,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簡單的投資者,而且是作為一個主要的發起人和參與者。
“這個聯盟剛剛成立,很多東西還停留在理念階段,在標準、制度及細節上還有很多亟待完善和落實的地方。但是我們相信,這個平臺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參加入進來,它的未來是無比光明的。”辛威廉很有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