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郭 鐵
婚檢的糾結
□ 本刊記者 郭 鐵

免費婚檢,進行的是一些基本檢查,并不能滿足人們的高端需求。
2012年2月,廣州宣布恢復強制婚檢政策,雖然之后該消息被予以否認,但“婚前是否該強制婚檢”引發了各方爭議。
“如果真的恢復強制婚檢,你支持嗎?”在新浪微博發起的相關網絡調查中,參與投票的333人里,共有269人(80.8%)對強制婚檢持支持態度,認為婚檢是對生育的有效把關,也是對雙方負責的體現。
但在現實生活中,當婚檢與疾病、私密、情感、認知、爆棚的婦幼醫院聯系起來時,其實施過程并不簡單。
“檢,還是不檢?”對于高超和黃曉這對新人來說,不是道簡單的選擇題,因為雙方從各自陣營打聽到的信息截然不同。
幾乎所有的男同事都告知高超:“檢了,領證前檢的。”而黃曉從女同事那里得到的答復是:“沒檢,現在不是取消強制婚檢了嘛。”
相比二人的情比金堅,婚檢似乎并沒有那么重要。但當“強制”二字出現時,卻引來了關于自由與責任、法律效力與行政強制之間的激烈對撞。
我國的強制婚檢制度開始于1986年,當時,衛生部、民政部下發了《關于婚前健康檢查問題的通知》。隨后,《婚姻登記管理條例》于1994年頒布,并第一次把婚檢制度寫入法規。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民權意識的提高,以法律強制形式出現的婚檢制度,遭遇了來自民間的挑戰。質疑的聲音源于:反對侵犯人權,維護婚姻自由。
于是,從2003年10月1日起,《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取消了必須出示婚檢證明才可以申領結婚證的規定。
對于婚前醫學檢查由“強制”改為“自愿”的原因,來自民政部的官方解釋是:在婚檢制度實施過程中,由于婚姻法規定的“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一直未能明確,這就帶來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婚姻登記機關根據婚檢機構出具的檢查結果,無法認定當事人是否患有不適宜結婚的疾病、是否可以辦理登記;二是由于檢查沒有針對性,這就造成婚檢中存在檢查項目多、收費高等問題,群眾反映強烈。
從“自愿”又回到“強制”,似乎是法律與婚姻自由的倒退,但地方強制婚檢政策的合理性,卻恰恰源自我國相關法律上的矛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至今仍保留有強制婚檢的相關規定,與《婚姻登記條例》相沖突。
早在“廣州強制婚檢風波”之前,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就在2005年6月24日修改過的《黑龍江省母嬰保健條例》中,保留了原《條例》中規定的“憑婚前醫學檢查證明,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等內容,并在全國范圍內引起爭議。
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律師歐陽繼華認為,黑龍江已實行的關于強制婚檢的地方性法規雖然與《婚姻登記條例》相悖,卻不違反《婚姻法》、《母嬰保健法》的規定。由此可以推斷,“《婚姻登記條例》是有缺陷的。”
2012年春節剛過,寧培東就與女友在北京市海淀區婚姻登記處領取了結婚證。在領證前,寧培東選擇了婚檢,“現在領證時,婚檢都不作為強制要求了,但是本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想法,還是做了檢查。”
與寧培東持同樣想法的適婚青年正逐漸增多。在北京、上海等實施免費婚檢的地區,婚檢率最近幾年出現了回潮現象。
王衛紅是北京市朝陽區婚姻登記處的一名工作人員,在其負責的婚姻家庭健康咨詢室內,僅今年2月份接受咨詢、領取免費婚檢服務聯系單的新人就超過207對。“最近幾年里,去婚檢的新人還是挺多的,這可能與人們意識的提高有關。”
衛生部于2011年公布的《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1)》顯示,2010年全國婚檢率提高到31.0%,有625.8萬人進行了婚前醫學檢查,疾病檢出率為10.0%。
然而與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三成左右的婚檢率依舊偏低。自2003年國家取消強制婚檢后,全國婚檢率由2002年的68%驟降到2004年的2.76%。為了提升婚檢率,不少地區相繼推出免費婚檢制度,但收效有限。
2009年,重慶市實行免費婚檢的8個區,平均婚檢率為4%;北京市婚檢率由10年前的接近100%下降至2010年的不足10%。
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隨著婚檢人數逐年降低,全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率呈上升趨勢。《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1)》顯示,根據全國出生缺陷醫院監測數據,出生缺陷發生率由1996年的87.7/萬,上升到2010年的149.9/萬,增長幅度達70.9%。
歐陽繼華認為,盡管法律尊重保護每個公民的權利,但同樣也規定每個公民的權利行使不得與公共利益相沖突。婚檢與否,不僅是個人自愿的權利,也同時影響全社會的公共利益。
當“強制”二字與婚檢掛鉤時,立即引發了關于自由與責任、法律效力與行政強制之間的激烈對撞。
盡管寧培東對婚檢持積極態度,但當他到海淀區唯一指定的婦幼保健院進行檢查時,對婚檢的效力產生了懷疑。
“個人感覺,這個體檢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走個形式而已,有些檢查項目過于寬松。”但寧培東坦言,婚檢醫師還是比較負責任的。“要是查出問題,醫生會要求你去復查,進一步核實情況。例如我有脂肪肝,血常規個別項目超標,醫生還專門給我打過電話詢問病情是突發的,還是一直都有。”
與寧培東的經歷相比,鄧女士的婚檢則因婦幼醫院患者過多而屢次預約不上。“按要求,婚檢要提前給醫院打電話預約,但醫院連日常的生孩子都忙不過來,根本沒時間來管我們。北京這么大,每個區只有一個指定婚檢醫院,在數量上遠遠不夠。”
“婚檢進行的是一些基本檢查,如肝病、性病等。許多新人都是在接受孕檢時再做詳細檢查,或是因為單位每年都有體檢福利,而認為婚檢沒有必要。”王衛紅說,“有些人想對伴侶隱瞞病情而抗拒婚檢,但實際上新人可以分開檢查,醫生會保護個人隱私,僅填寫‘適合結婚’、‘暫緩結婚’、‘不適合結婚’等意見。”
據海淀區婦幼保健院相關人員介紹,免費婚檢并不能滿足人們的高端需求。如檢查遺傳病,主要采取問診的形式,如果受檢人對病史有隱瞞,就會造成婚檢漏洞。“當時填寫了一個詢問遺傳病的單子,對上面的選項進行勾選,并沒有其它細致檢查。”寧培東說。
“婚檢中的血液檢查尤為重要。”湖南省邵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王主任認為,由于現在流動人口增多,婚戀方式也呈多樣化,這就增加了傳染病、尤其是艾滋病感染的概率。“特別對于農民工群體而言,他們流動性很大,相關的預防知識及文化水平又不高,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強制婚檢還是有必要的。”
對于婚檢目前的效力不足,歐陽繼華建議:“免費婚檢是政府福利的體現,更應該體現在一些落后地區。此外,要加大對婚檢的必要宣傳,使之轉變為公民自覺自愿的行為,這樣才能達到婚檢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