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遼寧沈陽110141)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管理,而焊接生產管理是每個焊接企業必不可少的,一個適合自己企業的管理制度不但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贏得更多客戶,還能提高生產率,降低質量成本,以保持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穩定性及進一步的持續改進;反之,則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本文針對焊接生產現狀,在現有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改進生產管理的措施。
2.1.1 焊接參數初始設定
焊接程序及焊接參數初始設定應參照顧客企業標準或國家標準,然后可根據實際工藝進行適量調整。對于新產品試制,在單件焊接合格后且焊接參數基本穩定后,在小批量生產中驗證和確定焊接參數。要有相應的焊接參數確定的實驗或試驗記錄,記錄中應包含:新產品信息(如項目名稱、零件號/名、圖片/照片、客戶、供應商等);焊接部位圖示(如帶編號的焊點分布圖或焊縫分布圖);焊接母材信息;焊接材料;焊接檢測標準/結果等。在批量生產過程中,如焊接設備維修后(如更換控制主板等)需對焊接參數重新調試后設定,并做焊接參數設定實驗記錄。
2.1.2 生產過程中的焊接參數調整
對于經過調試驗證的焊接參數應保持其相對的穩定性,當現場出現焊接質量問題時,應先考慮焊接設備本身的問題,如電極不對中、焊槍分流等。在沒有專門指定人員(如:焊接工程師)指導或授權,任何人不能進行焊接參數的調整。對于其他經過指導或授權人員調整的焊接參數,由授權或指導人員審核、跟蹤和驗證。在批量生產過程中,任何焊接參數的調整必須要有相應的記錄,記錄中要有:參數調整原因;調整前后的全套參數并標識出差別;參數確定之后的焊接測試結果;相關部門負責人員的簽字確認。在焊接參數調整結束后,生產現場質量人員負責跟蹤并做好記錄(焊接質量跟蹤單),參數調整人員負責解決跟蹤出現的問題。在跟蹤周期結束后,質量無問題,由焊接參數調整人員及相關部門(質量、生產)共同確認后關閉跟蹤單及參數調整記錄表。跟蹤文件由參數調整人員歸檔并協調修改相關文件。
2.1.3 焊接參數審核
焊接參數審核需由專門指定人員負責焊接參數的檢查/審核。為及時跟蹤焊接參數狀態,及時校正焊接參數以保證產品質量,對電極壓力、電流和焊接時間等重要參數進行至少1次/年的檢測審核,對現場的大電流檢測儀、電極壓力檢測儀進行每年1次的標定。
2.2.1 電極帽的規格
要明確本廠所使用的電極帽的規格,包括材質、尺寸,如有必要可按產品的分類確定使用不同規格的電極帽,并且要有電極帽的圖紙。
2.2.2 電極帽的領用及舊電極帽的回收
要明確何時領用新電極帽(經二次修磨后新電極帽/未經修磨的新電極帽)、何時回收舊電極帽(可二次使用/報廢),并且有領用人及回收人員相關記錄。
2.2.3 電極帽的更換
要明確電極帽的更換頻次,如多少點更換或多長時間后更換;要明確電極帽的更換標準,即何種程度時需更換、更換后的要求,如更換后要確保上下電極的對中性,更換后電極帽不能有漏水/滲水等情況;要明確其他更換條件,如更換電極桿時的情況。每個焊接工位必須將領用的新電極帽和更換下來的舊電極帽區分放置,新舊物料需標識明確。
2.2.4 電極帽的修磨
電極帽的修磨方案要確定,即,是集中修磨還是在線修磨,是手工修磨還是專用設備修磨。在線修磨建議使用專用手工修磨工具(雙面銑刀),不可使用手工銼刀進行修磨;要明確修磨標準,需配以圖示或按電極帽的規格要求;要明確不可修磨的標準,即電極帽修磨到何種程度就必須報廢處理,一般情況可規定其高度或修磨次數,并有報廢記錄或報廢單;若為在線手工修磨,則需規定修磨后的首件檢驗。
2.2.5 報廢電極帽的處理
要明確規定報廢的電極帽處理方法,報廢實物與報廢記錄或報廢單要相符,嚴防報廢電極帽流入線上繼續使用。
2.3.1 工裝設備的管理
工裝、設備必須有驗收單及相應的功能檢測、尺寸檢測報告。所有工裝、設備必須有完整的相關信息(如:設計圖紙,備品、備件清單及相應規格尺寸)及臺帳或履歷表,能夠清楚顯示工裝、設備的狀態(如:名稱、型號、制造商、維修記錄及維修內容等)。所有工裝、設備必須有其全廠唯一的編碼/編號,并制定相應的編號規則;對于設備必須要有設備運轉記錄及故障、停機記錄。
2.3.2 工裝設備的維護保養
工裝設備的維護保養必須有由生產人員主導、維修人員參與的以日常點檢為主的全員生產維護,必須有由維修人員主導的預防性維護。
2.4.1 培訓內容
(1)焊接安全生產培訓,需明確具體的安全生產知識;
(2)焊接生產區域的設備點檢培訓;
(3)焊接缺陷標準培訓;
(4)焊接檢驗內容的培訓,需結合焊接缺陷進行,規定目視檢查內容/鑿檢/破檢等內容;
(5)焊接操作作業規范的培訓;
(6)焊接質量問題處理流程培訓;
(7)電極帽更換/修磨操作培訓,或電極帽的管理內容培訓;
(8)焊接基本知識的培訓(點焊/弧焊/螺柱焊/螺母凸焊等);
(9)焊接生產物流過程的培訓(看板拉動/計劃)。
2.4.2 培訓區域
針對焊接操作的培訓,要劃分出一定的培訓區域,要以目標化的方法,將焊接的相關知識及操作要領示于培訓區域內,培訓區域內要具備一定量的焊接設備及最基本的工裝(可利用閑置或不能用于生產的設備)。
2.4.3 操作工的級別培訓記錄
針對以上焊接培訓內容的熟悉程度,要求區分不同的操作級別,并明確不同級別的具體內容,并規定何種級別可擔任何種職務,何種級別可以上崗操作(被帶上崗/單獨上崗/帶人上崗等),要建立操作工的考核辦法,確定考核內容,通過考核確定操作工的級別;要對操作工定期考核,并重新為其定級;要建立操作工的個人培訓及考核記錄/跟蹤表,并歸檔。
2.4.4 培訓計劃
要規定每個操作工的培訓計劃,可按統一格式制定,并隨其個人培訓及考核記錄/跟蹤表一起歸檔。
2.5.1 檢查人員
要按不同檢查區域或檢查內容規定檢查人員,如對成品需質量部的質檢員檢查,而每個工位的產品則需由各工段/班進行檢查;要求操作工做100%焊接質量目視檢查;若有超聲波檢查,則需規定設備及操作人員,由相關部門的固定人員進行。
2.5.2 檢查方法
針對點焊焊接工藝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1)非破壞性檢查:即鑿檢,操作簡單,工具成本低;
(2)破壞性檢查:操作強度大,工具成本相對較低或相對較高(氣動工具);
(3)超聲波焊點檢測:屬絕對非破壞性檢查,但操作技術要求高,設備成本高。
檢測方法可根據供應商實際情況確定,但(1)、(2)兩種檢查方法為必須方法。
2.5.3 檢查頻次
非破壞性/破壞性檢查,可按照產品的不同階段規定不同的檢查頻次,或統一規定所有階段的檢查頻次。
(1)非破壞性檢查,應至少保證每班的4次檢查,即首檢/2次巡檢/末檢,并保留檢查記錄;
(2)破壞性檢查,可按照質量問題的發生風險及概率以及零件的大小/成本確定適當的頻次。
但無論何種零件,必須保證1次/月的頻次,在發生質量問題時應適當增加2種檢查方法的頻次,在問題解決且過程穩定之后恢復之前的頻次。
(1)焊接工位標準化作業指導書;
(2)焊接參數表(或含于作業指導書中);
(3)焊接工位點檢表(必要的焊接生產現場表單文件);
(4)電極帽修磨標準化操作指導書(修磨標準);
(5)鑿檢/破檢標準化操作指導書(必要的焊接生產現場表單文件);
(6)鑿檢/破檢記錄表(必要的焊接生產現場表單文件);
(7)鑿檢/破檢焊點圖(或含于作業指導書中)。
下面重點介紹“點焊焊點破壞性檢查作業指導書”和“點焊焊點非破壞性檢查(鑿檢)作業指導書”。
圖1為點焊焊點破壞性檢查操作示意圖,將被檢測部件固定于工作臺,用專用工具將其撕開后,測量熔核直徑,具體操作步驟及操作要領見表1。
圖2為點焊焊點非破壞性檢查操作示意圖,將被檢查部件放于檢查工位,用鑿子進行檢測,具體操作步驟及操作要領見表2。

圖1 點焊焊點破壞性檢查操作示意

圖2 點焊焊點非破壞性檢查(鑿檢)操作示意

表1 點焊焊點破壞性檢查操作步驟

表2 點焊焊點非破壞性檢查(鑿檢)操作步驟
據以上焊接生產管理措施,只有對焊接生產進行嚴格控制并有針對性地管理,以達到在限定的時間、限定的資源(如資金、勞動力、設備材料等)條件下,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廢品率,降低成本,才能促進焊接管理的有效性,圓滿完成項目任務。
[1]李 娜,衣明海.螺母凸焊工藝參數優化[J].焊接,2001(11):37~38.
[2]金心溥,范鋆高.加強焊接管理 提高高效焊專用化率[J].造船技術,1992(7):17~19.
[3]謝 劍,朱志明,符策健,等.柔性化焊接管理信息系統解決方案[J].焊接,2005(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