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
早產兒產婦的人性化心理護理方法及其效果
鄭英
目的調查分析早產兒產婦的心理特點,給予人性化心理護理并觀察其效果。方法本科室45例早產兒均知情本次調查,給予人性化心理護理及干預,對比治療前后SCL-90自評量表評分情況。結果心理護理干預后,本組早產兒產婦強迫癥、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癥、焦慮、恐怖和其他癥狀(睡眠及飲食異常)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心理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心理護理方法針對早產兒產婦的心理障礙,給予個體化護理,有利于幫助產婦建立良好心態。
早產兒;產婦;心理特點;人性化心理護理;效果
早產兒指胎齡28~37周的新生兒,報道顯示早產兒約15.2%死于新生兒期[1]。大多數早產兒出生須立即轉入新生兒監護病房,其父母會產生一種危機情境[2]。本文主要分析早產兒產婦的心理特點,探討人性化心理護理的效果,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調查對象為本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45例早產兒產婦,年齡20~41(33.2±5.0)歲,初產婦18例、經產婦27例;其中剖宮產11例、順產34例;無任何產后并發癥,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早產兒均送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或新生兒觀察室。
1.2研究方法
1.2.1 心理狀況調查 心理干預前(早產兒娩出后當天)、干預后(心理護理1個月后)均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評估產婦心理狀況,包含90個條目,共9個分量表,結果均為以下5個等級:①無:產婦自覺無該項癥狀;②很輕:自覺存在該癥狀,但無實際影響或有輕微影響;③中度:自覺有該癥狀且存在一定影響;④偏重:受試者自覺存在該癥狀,有相當程度影響;⑤嚴重:自覺該項癥狀強度嚴重。單項分≥2的項目為陽性項目。
1.2.2 人性化心理護理方法 調查并詳細分析早產兒產婦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常規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根據產婦的心理狀況給予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干預。產婦產后應及時與新生兒進行皮膚接觸,產后30min新生兒吸吮乳頭[3]。給予產婦心理疏導,取得產婦的家庭成員配合,幫助產婦建立起良好的心態。為產婦講解早產的原因及處理,減輕產婦的負疚感,轉移其注意力,科學宣教對早產兒的正確喂養、注意問題、乳房的自我護理。每日將早產兒的情況告知產婦,安排適當頻率的探視,減輕產婦因母嬰分離而產生的焦慮感。
1.3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以%表示,用SAS軟件包進行2χ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心理護理干預后,本組早產兒產婦強迫癥、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癥、焦慮、恐怖和其他癥狀(睡眠及飲食異常)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心理干預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5例早產兒產婦心理干預前后SCL-90各分量表的陽性率[例(%)]
早產嚴重威脅著新生兒的生命安全,產后產婦心理壓力加重,處于嚴重焦慮狀態,心理干預護理有利于減輕其焦慮感,促進身體恢復健康,并有助于穩定正常情緒[4]。通過調查發現,部分早產兒產后存在人際關系敏感、情感障礙、抑郁及焦慮、睡眠及飲食障礙等問題,不良的心態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將有可能產生心理障礙,而且不利于產褥期生理機能恢復,不利于早產兒的正常喂養。
結合臨床實踐,筆者認為對早產兒產婦的人性化心理護理干預的重點主要有增加產婦對早產的認識、讓產婦接近早產兒、給予信息支持、轉移其注意力、教導產婦正確護理新生兒,經過人性化心理護理干預,產婦的不良心態可得到適當調整。總之,人性化心理護理方法是早產兒產婦護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值得臨床關注。
[1] 楊興華,何亞娟. 早產兒和足月兒1分鐘Apgar評分對比觀察[J].西部醫學,2007,19(5):880-881.
[2] 盧巖,高玲玲,王平. 住院早產兒父母的心理需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47-250.
[3] 付賓,袁迎九,后建麗. 實施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產婦乳房的影響,2006,7(12):174.
[4] 趙洪英. 心理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產婦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3):199-200.
江西省江銅集團(德興)醫院,江西上饒 33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