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朝鮮、美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周之然李勇李珍●本報記者郭芳●趙毛兵魏輝柳玉鵬
“朝鮮百分之百地將在兩周內進行核試驗”,在朝鮮發射衛星帶來的熱度尚未散去之際,美國媒體24日放出的這一消息猶如將朝鮮問題重新放回烤箱,使它再次暴露在西方輿論的拷問之下。曾在2006年和2009年進行兩次“核冒險”的朝鮮會將三年一次的劇情續寫嗎?西方媒體的報道信誓旦旦,有的甚至宣稱最早25日就會進行。美國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長24日都警告朝鮮不要“挑釁”。而朝鮮方面25日舉行了建軍80周年慶祝活動,對于核試驗的傳聞沒有任何回應,表示朝鮮有“強大的現代化武器,能夠打敗美帝國主義”。雖然給出的“最早窗口”沒有應驗,但在西方輿論看來,核試驗這把利劍仍然高高懸在朝鮮半島之上。有中國專家則質疑,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西方不斷高喊朝鮮威脅,或許真會把它往“險路”上逼。《韓國時報》也評論說,好比兩個人跳探戈,一個陷入困境的舞伴總是更為憤怒和不顧一切。
“第三次核試驗可能規模更大”?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4日報道了“朝鮮核試驗兩周內進行”的消息。文章說,美國官員表示,朝鮮最早將于美國當地時間24日晚(東亞時間25日)進行核試驗,這將大大增加朝鮮與美國和西方的賭注。這些官員不能確定核試驗具體日期,但“百分之百地”確定就在兩周內或“隨時”。美國和韓國情報機構過去幾周一直在監視朝鮮靠近中國邊界的豐溪里核試驗場的準備工作。美國官員說,朝鮮可能已經擁有幾十件核武器,超出人們預期。
“朝鮮核計劃20多年來一直是國際社會擔心的源頭之一。”英國廣播公司24日這樣評價朝鮮核試驗的嚴重性。報道稱,朝鮮分別在2006年和2009年進行了兩次地下核試驗,制裁和多輪談判也未能阻止朝鮮的核野心。英國《獨立報》25日說,分析人士表示,朝鮮已經準備好進行第三次地下核試驗,韓國國家統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崔真旭說:“他們已經將土推回試驗場出入口,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顯然希望盡快進行核試驗。此次核試驗與前兩次的區別在于,這可能是首次用高濃縮鈾而非钚制造的核裝置。韓聯社25日則援引六方會談美方前首席談判代表希爾的話稱,與前兩次不同,第三次核試驗可能規模“更大”。
在西方媒體大量報道之前,路透社24日發布獨家消息稱,與朝鮮和北京關系緊密的高層人士透露,朝鮮幾乎已經完成第三次核試驗的準備工作。報道說,擔心朝鮮核威脅的華盛頓、首爾和東京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許多觀察家說平壤也許有能力首次利用高濃縮鈾進行核試驗。軍事專家說,通過成功鈾濃縮,朝鮮能夠積累大量武器級的核材料,也能夠更容易地制造安裝在遠程導彈上的核彈頭。
核試驗傳言漫天飛之際,美國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長24日連番警告朝鮮不要挑釁。據法新社報道,白宮發言人卡尼警告朝鮮不要進行進一步敵對行動,平壤應當“克制任何更多的敵對或挑釁行動,這無益于朝鮮半島或東北亞的和平進程”。國務院發言人則對朝鮮表示:“如果你想與國際社會有更好的關系,就不要發射、不要試驗……這些都是挑釁。”正在巴西訪問的美國防長帕內塔也表示,“強烈敦促朝鮮不要再進行任何挑釁”。
對于外界的指控,朝鮮沒有回應。朝鮮25日在平壤舉行慶祝朝鮮人民軍建軍80周年的中央報告大會,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出席大會,但并沒有發表講話,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作報告。美聯社報道稱,李英浩強調了保衛朝鮮不受美國和韓國侵略的重要性,并表示朝鮮有“強大的現代化武器……能夠一舉擊敗(美國)帝國主義者。”
也有少數西方媒體對核試驗傳聞給出不同的說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4日稱,美國官員說,鑒于朝鮮導彈試驗和“其他挑釁行動的歷史”,朝鮮進行核試驗并不令人奇怪,不過一名高級軍事官員說,美國沒有“看到任何準備動作的跡象”。中國遼寧社科院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呂超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世界不會接受朝鮮核試驗,但目前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西方輿論借朝鮮發射衛星的“把柄”繼續對其進行孤立,高喊朝鮮核威脅。這可能會起到反作用,促使朝鮮走上“險路”。
中國態度備受西方關注
如果朝鮮真進行核試驗會怎樣?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24日稱,新的核試驗肯定將引發美國和其他國家新的譴責,甚至可能將中國拖入遏制朝鮮日益強硬姿態的辯論當中。同濟大學亞太研究中心朝鮮半島研究室主任崔志鷹25日用“非常糟糕”預測那時的局面。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朝鮮前兩次核試驗已經遭致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在其首次核試驗時,中國在聲明中使用了“悍然”一詞。如果朝鮮再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可以想見,來自國際社會的反對聲音會大大增加,進一步制裁很難避免,那時已經處于外交困境中的朝鮮將更加困難,這個孤立的國家日子將更加難過。
在《紐約時報》看來,朝鮮現在的“更不可預測”可能令麻煩更大。報道稱,在朝鮮導彈和核試驗危機中,歷史一再重演,分析人士和記者經常開玩笑稱他們可以拿出舊新聞改改日期即可報道最新的事件。目前外界普遍擔心朝鮮將進行一次核試驗,如同它在2009年做的那樣。但每次挑釁、懲罰的循環一再重演,現在又增加了新的曲折,為朝鮮危機平添不穩定因素,因為朝鮮現在更不可預測。韓國國家統一研究所專家崔鎮旭說:“2009年與現在的主要不同在于,朝鮮那時在金正日領導下好像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這次我們沒有看到平壤存在這樣一個強大的控制塔的跡象。”
“中國含蓄警告朝鮮不要進行核試驗”,這是路透社25日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當天就朝鮮問題表態的總結。報道稱,在外界預期朝鮮核試驗即將到來之際,中國對其鄰國發出含蓄警告。崔天凱說,朝鮮半島和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也符合相關各方的利益,中國反對一切危害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和平與穩定的事情。
日本《讀賣新聞》25日報道稱,美國現在打算要求中國出面向朝鮮施加壓力,阻止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美國將會在5月3日至4日舉行的第四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提出這一要求。而日本時事通訊社當天稱,朝鮮隨時都可以進行核試驗,只不過是等待“中美會談的結果”。
也有一些分析對中國的作用并不看好。路透社24日說,朝鮮發射火箭并且計劃進行核試驗表明中國對平壤影響有限。首爾西江大學政治學教授金永秀稱:“中國對待朝鮮就像變色龍,說反對朝鮮的挑釁行動,但卻不參與懲罰朝鮮。”美國《國際商業時報》24日報道稱,本月導彈發射后朝鮮在世界更加孤立。但在與強大鄰國和盟友中國的關系上,朝鮮可以依靠一個強大的力量:歷史。雖然有的中國分析人士日益急于將朝鮮描繪成一種外交負擔,但北京并未顯示出按照這種建議行動的跡象。中國的糧食和燃料供應使朝鮮避免崩潰,也避免難民擁入中國。中國公司、貨物和游客越來越多進入朝鮮,大大有益于朝鮮經濟。許多中國分析師說,維護與朝鮮的友好關系是促進其變得更加和平、更加正常的最佳方式。
“挑釁建立在軍事緊張之上”
25日,韓國政府向聯合國安理會下屬的朝鮮制裁委員會提出凍結19個朝鮮機關和組織資產的要求。據韓聯社報道,在安理會通過主席聲明決定擴大針對朝鮮的制裁對象后,韓國、美國、日本、歐盟等已提交制裁“黑名單”。
在充斥著對朝強硬的西方輿論場,也有一些反思的聲音。一名華盛頓國際事務分析人士25日在香港“亞洲時報在線”撰文說,不考慮原因和形勢來分析朝鮮的挑釁毫無意義,其戰略經常看似暴力和挑釁是因為它們建立在半島已有的軍事緊張之上。雖然得到中俄支持,朝鮮依然籠罩在極度不安全當中。為了與首爾抗衡,平壤不得不投入最大的資產。華盛頓帶給本地區和平的最好機會是進行一場賭博,給朝鮮以認可和安全保證,換取其核計劃、導彈等。地區動蕩的代價是沉重的,朝鮮及其鄰國都不安全。美國如果選擇根本不談判是出現這種局面的最快方式。不幸的是,在選舉年的敏感時刻這最可能發生。
《韓國時報》24日在社論中說,在激烈交鋒之際,人們不能不質疑韓國是否需要繼續刺激朝鮮,首爾可以繼續維持強硬政策,也可以采取不干涉政策,不再表現得希望甚至故意誘導平壤崩潰。韓國慶南大學教授金根植25日在韓國頗具影響力的網絡媒體Pressian撰文說,朝鮮的確存在實施核試驗的可能性,但以朝鮮一定會實施核試驗為前提來制造美朝對話決裂的緊張氣氛對半島局勢毫無幫助,相反應盡量尋找讓朝鮮不進行核試驗的可能性和條件,通過外交智慧引導朝鮮朝此方向前進。
美國《赫芬頓郵報》稱,在“阿拉伯之春”和歐元區危機背景下亞洲世紀的黎明來臨,但朝鮮等問題可能預兆著將有更大的難題。朝鮮核問題日益突出,亞洲未來難以承受。不管是采取接觸還是孤立策略,無視都不是選項。位于世界最重要的經濟和地緣政治中心地區,朝鮮與所有人相關。
環球時報201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