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 劉順太
教書育人,是教師最基本的職責。教師在履行自己的職責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語文教師更是責任重大。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辯證統一。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是教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語文教材是由具有一定內容的一篇篇課文組成的。在語文教學中既要進行語文基本訓練,又要進行思想教育。我近幾年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深切體會到在滲透思想品德的過程中,不能進行空洞的政治說教或牽強附會,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水到渠成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一 在語文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
語文教學要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文字訓練之中,我個人認為,語文學科最突出的特點是思想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思想教育與語文訓練的統一。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必須把思想教育與語文訓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語文訓練必須滲透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必須通過語文基本功訓練去進行。語文基本功的訓練,不可能脫離文章的內容去孤立地研究它的語言形式,因為語言形式是不能脫離思想內容而孤立存在的,任何語言形式都是為表現思想內容服務的。閱讀一篇文章,接受的不僅是語言外在的形式,同時也必須接受它的內部因素——思想、觀點、感情。所以,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絕不是一個單純的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同時也是一次受到感染、陶冶的過程。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能不對那個可憐的小女孩寄予深切的同情并從而對造成小女孩不幸遭遇的那種社會制度產生強烈的仇恨嗎?那么,怎樣在語文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呢?從語言形式入手,就是從文章的字、詞、句、段篇入手。以四年級下冊《尊嚴》一文為例,這篇課文的思想內容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怎樣引導學生理解這一點呢?首先,要讓學生認真地讀課文,然后抓住文章的字、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p>
“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寒冷”指很冷的冬天,“面呈菜色”顯然餓了很久了,“疲憊不堪”又是指很累很累。但是,年輕人卻依然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又餓又累的年輕人堅持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屬于自己的食物,這說明當時的情況很是困苦難過。而在這樣的條件下,年輕人仍堅持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就這樣抓住文章的字、詞、句,就不難理解文章的內容,人要有精神,要自愛、自強、自尊。
二 根據文章固有的內容進行思想教育
現行的語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學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學生識別真假、美丑的能力。在講授某一具體課文時,要進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要有這篇課文的內容來決定。如四年級上冊的《長城》一課,文筆精彩,詞匯優美,是教育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長城的極好范文。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感悟長城的巍峨壯觀,認識到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激發學生對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堅強意志、民族精神的敬佩和贊嘆,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
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文,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使學生受到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教育,課文中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對雷鋒精神的呼喚,對人類善念的呼喚,從而激發學生的奉獻愛心、樂于助人的情感。每篇課文教學目的中思想教育內容要和文章所體現的思想內容一致。所以,語文教學中,不能生搬硬套或空洞地說教,還應該注意用含蓄的方法對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產生迅速的影響,幫助小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
要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是語文教學中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則。所謂的實際,一個是教材的實際,一個是學生的實際。從教材的實際出發,就是要“準確的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思想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就是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思想教育切實有效。如新課標人教版第三冊的課文《泉水》一文,反映的是泉水一路歡歌,一路走來,一路奉獻,一路樂于助人,它告訴山里的姐姐泉水有很多很多,它讓火紅杜鵑花照鏡子,它讓果園里的果樹大口大口地喝水,結出又大又紅的果子,它為盡情歌唱的畫眉鳥伴奏,泉水給人們帶來了幸福生活。我在授課時分三步:首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引導學生第一次尋找“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文本內涵”的挈合點,聯系實際學生們展開熱烈的討論,紛紛說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幫助他人的,怎樣地為身邊的人去奉獻。然后,研讀課文,領悟課文的內涵,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深切領會泉水在奉獻時的自豪感,使學生領悟到奉獻的幸福。最后,通過學生合作學習,品讀課文,理解“來吧,來吧!我的泉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薄罢瞻?,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薄俺?,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卑讶姆瞰I、助人的品質嵌入學生們的靈魂,啟迪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奉獻。教學實踐證明,恰當地、自覺地聯系實際,是優秀語文教師教學的主要特征之一。
思想性是語文這門學科固有的屬性,是一種客觀存在。正由于這樣,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要貫穿教材分析、教學過程的安排和教學各個環節。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在平時的課堂上,教師一張笑臉,一次表示贊許的表情示意,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都能鼓勵學生潛心讀書,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光靠教師的灌輸和說教,而是要循循善誘,在教學時善于抓住最佳時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
在教學中靈活、充分發揮語文知識的思想教育功能,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教學藝術,在教學中如春風化雨露,潤物細無聲,從而取得高水平、高效率的思想教育效果。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