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伯河
【摘要】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本文主要闡述了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7-0151-01
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重過程、創新、個性,重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重合作與交流、思想教育;新課標之數學教學中的老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因而要解決以往課堂教學的弊端必須用新的教學方法來激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同時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以及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要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例題,教師不要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內容,教師不要寫出。數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二 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為學習真正的主人。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必須用“情感”為教學開道。夏丏尊曾說:“教育之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教師首先要愛學生,這種愛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之愛,更有學習上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填補知識缺陷,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之愛,多鼓勵,而不輕易否定,恰當指引,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良師,更是益友。
三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造合適的情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習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不斷產生興趣。新教材的“讀一讀”里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內容,指導學生利用硬紙、木條、鐵絲等材料制作一些簡易的幾何模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體現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教材編排上版式活潑、圖文并茂,內容上順理成章、深入淺出,將枯燥的數學知識演變得生動、有趣,有較強的可接受性、直觀性和啟發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對開發思維、培養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利用“試一試”,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新教材的試用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暫時難以理解的問題,對新教材的編排會產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課程標準,每學年的教學難度不太明確,教師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題和課后習題的程度,來指導自己的教學。這本也無可厚非,問題是新教材的習題配備,并沒有注意按難易程度排列,有些練習、習題中的問題比章節復習題中的問題還難。
四 關注個體差異,促使人人發展
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既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于各種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討論”“觀察”“試一試”“做一做”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成員的安排上優、中、差各級知識水平學生要合理搭配,以優等生的思維方式來啟迪差生,以優等生的學習熱情來感染差生。在讓學生獨立思考時,要盡量多留一些時間,不能讓優等生的回答剝奪差生的思考。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五 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供更為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
例如,對“統計圖表”的教學,我要求學生利用計算機來完成以下問題:(1)先在網上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收集相關數據;(2)利用軟件Excel來設計一張統計表來表達所收集到的數據;(3)根據表中的數據來選擇設計不同的統計圖。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在網上找到了相當豐富的題材,上課時我注意觀察每個學生搜集的材料和他們的活動過程,及時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并請他們作自我介紹,爾后同學之間相互提問、探討。這樣既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堅持利用新課程的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善于運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方式和教學手段,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得到不斷加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創新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全面的提高與發展。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