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9月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太原舉辦了2012年第一期全國農業標準化培訓班,國家標準委副主任于欣麗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山西省質監局局長常高才代表山西省質監局致辭、山西省質監局副局長王國強出席儀式,來自全國16個省、市、區的120名代表參加了為期3天的培訓。
截至目前,全國共制修訂農業國家標準2373項、行業標準3706項、地方標準16210項,覆蓋了農業投入品、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農產品檢驗檢測等相關領域。農業標準化工作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山西省高度重視農業標準化工作,農業標準化領導體制逐步理順,工作合力不斷增強,工作經費逐年增加。目前,全省共制定實施省級地方農業標準430項,市、縣級農業標準規范540項,初步建立了以無公害為基本要求,涉及產品質量、生產技術、檢驗方法等農業生產全過程的農業標準體系。示范區建設蓬勃發展,全省已順利完成126個國家級、130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任務,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已覆蓋全省80%以上縣區。
于欣麗副主任表示,我國農業標準化工作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部分地區重視還不夠,主觀能動性不強,甚至還存在畏難情緒;農業標準體系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有待進一步完善,整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農業標準化管理和能力建設亟待加強,水平需要提升;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創新能力還需不斷增強,服務“三農”的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于欣麗指出,今后,農業標準化要加快標準體系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在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和管理方面要創新思路,加強管理。要加強農業標準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形成標準信息化服務網絡,完善信息化服務體系,加快制定涵蓋新技術、新品種等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標準。建立協同機制,加快農業新技術成果的轉化。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建立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激勵機制。
本次培訓班由多個部門從事農業標準化工作多年、理論和實踐經驗都非常豐富的專家作專題講座,培訓班根據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發展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等進行了系統的培訓。通過此次培訓,使學員們對現代農業標準化的創新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提高示范區的建設質量以及加快完善地方農業標準體系工作等方面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