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
這個夏天,對蘋果來說,或許有點冷。
果燦爛的日子不再了?
7月25日,蘋果發布了令人失望的2012年第三財季的財報。
財報顯示,蘋果第三財季營收達35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86億美元增長了22%;凈利潤為8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3億美元增長了20.5%。營收、凈利雖增長,但增幅已下降。第三財季還顯示,占蘋果近50%營收的iPhone銷量達到2600萬部,同比增長28%,但不及此前分析師預計的2800萬至3200萬部;iPad銷量達到1700萬臺,同比增長84%,略超過分析師此前預計的1500萬至1600萬臺;Mac銷量達到400萬臺,同比僅增長2%,基本不及分析師的預期;iPod銷量達到680萬部,同比下滑10%,令人不滿意。
可以說,蘋果第三季度財報多項指標未達分析師預期,且已連續兩個財季的營收和凈利潤環比下滑。
即使是在對蘋果產品最為追捧的中國市場,其增速也出現了大幅下滑的情況。相比較第二季度蘋果在大中華區突飛猛進的79億美元收入,蘋果2012財年第三季度大中華區營銷僅有57億美元,顯得有些暗淡。雖比去年同期增長48%,而在2011年的第三財季,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高達6倍。
凡此種種,引發了不少業界專家、投資機構對這家科技巨頭的擔憂。《華爾街日報》甚至用“天塌下來了”來形容,受蘋果財報的影響,蘋果股票在當日交易中大跌了5%。
果何以有點暗淡?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師薩康納吉認為,蘋果Q3的營收數字不及華爾街投資機構預期,是因為“中國和歐洲的宏觀經濟市場疲軟,iPhone的產品更換周期出現暫停,新iPad在中國的上市時間晚于預期,再加之新Mac系列筆記本電腦發布較晚所致”。
蘋果CEO表示,中國市場環比營收下滑的部分原因在于“正常的季節性因素”,因為iPhone 4S于1月份進入中國市場,這推動了上個季度的營收大幅增加;還有,新款iPad 7月才進入中國市場,因此這款產品的銷售并沒有計入第三財季,這也是蘋果大中華區本季度表現不如上個季度的原因。
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經濟形勢影響,不少國家消費者在支出方面更加保守,而且很多人仍在等待下一代iPhone的面世,這也使得更多的潛在購買者進入持幣待購的狀態,抑制了iPhone的銷售。
然而更多的分析師認為,蘋果接連兩個財季營收及凈利潤環比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敵進我退”“我消彼長”——三星和其他使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廠商正逐步地蠶食iPhone的市場份額;除了對iPhone的沖擊外,谷歌推出的備受追捧、體積小巧、售價低廉的Nexus 7平板電腦產品也對蘋果iPad日益構成威脅。
在核心產品銷量上,蘋果iPhone不僅被主要競爭對手趕超,而且雙方的差距還愈拉愈大。市場調研公司IDC 7月發布了第二季度全球手機市場統計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三星智能手機出貨量為5200萬部,市場份額為32.6%,成為智能手機銷量冠軍,而蘋果iPhone出貨量僅為2600萬部,市場份額為16.9%,而作為一款將與 iPhone5直接競爭的三星的Galaxy S III,更是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取得了銷售超千萬部的驚人成績。
在中國等新興市場,蘋果的單品精品策略也遭遇強力阻擊。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三星仍以22.2%的市場占有率排在首位,聯想以11.9%列在第二,不過華為、酷派與聯想“半斤八兩”,市占率為10.7%—11.9%,國產手機憑借多樣的配置、低廉的價格和運營商的大力支持占據了半壁江山。
iOS系統一直是蘋果引以為傲的獨門武器,然而如今和Android的陣營相比,iOS愈來愈有孤芳自賞、曲高和寡之味。調研公司Canalys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第二季度,蘋果的市場份額為16.4%,較去年同期的18.9%有所下滑。而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占據全球智能手機市場68.1%的份額,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僅為47.6%,增幅遠遠高于蘋果。易觀國際分析師路理彬認為,“蘋果并不會在未來占據市場主導性地位,這是由其產業鏈封閉決定的。雖然iOS生態圈具有很好的用戶體驗,但因為不能向Android類平臺一樣‘兼容并包,也不能給運營商、終端廠商及應用開發者留足空間,所以注定作為有限。”
戰不少,iPhone 5能否繼續受熱捧?
沒有了革命性產品,蘋果這艘巨輪還能維持目前的瘋狂增速嗎?
隨著三星、谷歌等眾多競爭對手的圍追堵截,今秋蘋果推出的iPhone 5能否繼續讓世人眼前一亮,受到狂熱的追捧?iPhone 5能否扭轉這半年不利局面?成了業界十分關注的焦點。
觸摸屏智能手機一直引領這兩三年手機市場的競爭潮流,隨著其日益普及,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好奇心已不再像以往那么強烈了,因此預計此次iPhone 5的受歡迎度將大為降低。“轉眼已四年,蘋果已過巔峰,用戶關注度走低是自然的事。”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李方庭表示。
而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好奇心已不再強烈,主要原因之一是如今的蘋果難于繼續保持強勁的創新力度而漸趨“泯然眾人”,難于給人獨樹一幟、很酷很棒的感覺了。
從iPhone到iPhone 4S,從iPad到The New iPad,外界的印象是蘋果讓人眼前大亮的創新獨到之處愈發稀少,使市場缺乏持續的強勁增長力。不少專家甚至指出,蘋果在iPhone 4之后,就沒有發布一款真正帶來驚喜的產品。iPad 2是一款升級產品,只彌補了先天缺陷的上一代iPad的功能缺失;iPhone 4S也是一款有限創新產品,只有Siri能讓人稱道;而7月最新發布的iPad,只有意料之中的升級,所有參數都在之前被穿越了。
iOS操作系統一直是iPhone引以為傲的“看家寶”,然而最新iOS 6雖然號稱有兩百多項新功能,但除了全新的蘋果地圖,大多數的功能類似于Siri新增多國語言的完善和改進,并沒有看到顛覆性的升級。世界矚目、正欲橫空出世的iPhone 5近期也被愈炒愈熱,從目前透露的消息看,如屏幕加長到4寸、IN-CELL技術、待機時間更長、機身變薄、鏡頭為8M像素以及增加NFC等,這與一貫拼硬件著稱的Android陣營手機的升級模式大同小異了。
當前蘋果仍然引領潮流的特性是iOS多樣快捷的操作體驗和AppStore海量的軟件應用。但隨著Android手機陣營硬件配置的快速提升和谷歌對應用市場的日益收緊,這兩點優勢也在逐漸消失。
時下,蘋果的老對手三星、諾基亞、HTC等正在加速發力趕超:在拍照方面,痛定思痛的諾基亞和HTC已經追平甚至超過蘋果;在處理器方面,雙核四核都在逐漸成為各個手機品牌的主流;在顯示屏方面,三星和諾基亞的屏幕也在不斷趕上,性價比很高;而軟件系統方面,蘋果也絕非無法比肩。微軟在今年2月底發布了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8,據稱,Windows 8借鑒了iOS系統的諸多特性,并同時集聚了平板和PC的操作體驗,更有效整合了微軟旗下搜索、游戲、郵件等諸多產品,功能超群,并不比蘋果iPad遜色。
還有,蘋果在iPad和iPhone成功之后,對外一直高調要進入電視領域,想與傳統電視制造商一爭高低。但除了推出一款不溫不火的機頂盒產品AppleTV之外,蘋果至今在電視領域仍然沒什么突破。
另外,在手機產品策略方面,蘋果似乎也顯得高傲。蘋果與三星最大的不同在于蘋果是用一年一款精品打天下,但往往“一榮皆榮,一輸皆輸”。而三星則是采用“機海戰術”,高中低端齊上陣。iSuppli公司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表示:“iPhone出貨量達到1億部時,就會遭遇到天花板。因為它走的高端路線使其難以覆蓋更多的用戶群體,這是它存在一個弱點。除了利潤高些,其在營收、市場規模難于跟上三星。”因此蘋果未來面臨的挑戰和風險或許更大,其產品必須永遠都是超人一等的精品,否則大眾對蘋果魔力的崇拜將逐漸散去。現在三星出品了兩款超高端的手機產品Galaxy Note Ⅱ和Galaxy S Ⅲ,以圖并肩阻擊iPhone 5,鞏固其市場老大的地位。
不過,現在就斷言蘋果也將進入“失落的歲月”仍為時過早,目前還沒有多少機構與業界專家看衰蘋果。世人對蘋果魔力的崇拜熱情還在燃燒,對蘋果新產品的殷切期待仍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