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放 高波

卡姆果是產于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的一種珍稀水果,其果肉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居水果榜首。由于卡姆果的產地人跡罕至,果實本身又不易保存,所以很少有外人知道它。卡姆果成熟時為紫紅色,味道極酸。
生長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的卡姆果,原本只是一種鮮為人知的珍稀果實,但如今,隨著它的營養價值受到飲食、美容等行業的高度關注,這種富含維生素C的“維C果皇”也開始走出亞馬孫,為外界所知。
卡姆果名字的由來十分有趣——它的母樹多分布在河流旁,當果實成熟掉落水中時便會引來貪嘴的魚群,在搶食過程中,魚群會發出類似“卡姆卡姆”的聲音,于是,當地人就把這種果實稱為“卡姆果”。
卡姆果的母樹植株不高,一般為2~3米,葉片碩大,生命力頑強。每逢雨季,卡姆果樹在水中浸泡數月也能存活。而在它們生長的地區,紫外線又很強烈,為了保護果實不受傷害,卡姆果果實中會產生豐富的維生素C,以對抗日曬。所有的這些特性都使卡姆果能在環境惡劣的亞馬孫河流域生存下來。
成熟的卡姆果顏色美麗,乍一看就像紫紅色的葡萄,果實大小也與葡萄相仿。撕開果皮,它的果肉呈半透明的白色,味道極酸。據說,只有當地女性會食用卡姆果——只有她們才會為了“美”而甘愿忍受這種比檸檬高出幾十倍的酸味。
卡姆果是如何有利于女性的“美”的呢?這要從它富含的維生素C說起。如果將同等重量的卡姆果與柳橙相比較,前者的維生素C含量要比后者高出整整30倍。而根據化妝品專家的發現,卡姆果中的維生素C能還原黑色素,令皮膚煥發白皙光澤。除此之外,卡姆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以及對恢復疲勞,防止人體老化有特效的檸檬酸。
在主產地秘魯,卡姆果的收獲期是每年12月~3月。因為它的酸度實在太高,大多時候人們是將其榨成果汁稀釋飲用。新鮮卡姆果極難保存,要想趁新鮮提取其果肉中的維生素C,采摘之后必須直接裝入冷藏船,再沿著亞馬孫河快速送往加工地。如果沒有適宜的冷藏設施,長距離、長時間運輸卡姆果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便是在卡姆果的主產地,產區之外的人們也很少了解它。
卡姆果鮮果在我國國內還未見銷售,一方面,這是因為它成名未久,知名度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太過脆弱,很難長途運輸。不過,卡姆果與我國南部山野中廣泛分布的山捻子倒是近親——同屬桃金娘科,但山捻子是否具有與卡姆果同樣的功效呢?這就需要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