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才 周國林 黃興學
【基金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項目(CARS-25-G-30)
【作者簡介】王斌才(1965—),男,高級農藝師,從事有機蔬菜栽培及育種工作;*周國林為通訊作者。
隨著生產技術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環保、生態意識的增強,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有機食品特別是有機蔬菜逐漸被廣大市民接受和認同。有機蔬菜是指在蔬菜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平衡,使農業生態系統持續穩定,且經過以及認證機構鑒定認可,并頒發以及證書,在此基礎上生產的蔬菜。特制定有機黃瓜露地栽培技術操作規程,以期為有機蔬菜生產者提供幫助。
1.基本技術
肥料。各生產基地使用的基肥,必須符合有機產品肥料施用原則,包括自制有機肥和購買的有機肥料產品。畜禽糞便必須是完全腐熟的;購買肥料產品需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綠肥亦應堆積或在土壤中進行充分分化和腐熟。基肥隨翻地時先撒入地塊中再旋耕,每667m2用量原始腐熟畜禽糞便2000~3000kg或商品有機肥400~500kg,其中80%作基肥,20%作追肥。
水。澆灌所使用的水,需通過有關部門環評檢測達標。為了保證所生產的產品更優質、環保衛生、持續地力,還需對這種澆灌用水進行了凈化處理。根據蓄水渠內水量按比例施入適量光合菌液,處理24小時后方可使用。
2.生產操作規程
品種。新星黃瓜(吉林延吉市蔬菜批發經營部)、京研迷你黃瓜二號(北京京研益農科技發展中心)
播種育苗。黃瓜采用穴盤育苗方式播種。基質采用無菌的國產泥炭基質和珍珠巖混合,裝盤時基質不參入任何化學肥料,可按比例摻入適量的腐熟廄肥或有機肥。播前對黃瓜種子進行溫燙浸種處理,方法為:用55℃溫水,水量為種子量的6~8倍,將種子慢慢倒入,不斷攪拌,經10~15分鐘后,常溫條件下浸種4~6小時,然后淘洗干凈,甩干明水,用濕布或網袋裝好,置于25~28℃下催芽,出芽前種子每天清洗一次,包布擰干,保持濕潤,24小時即可出芽,70%露芽始播種。黃瓜于3~4月播種,播時,將穴盤擺放平整,做成寬1.2m,長30~40m的廂面,基質澆透水后噴一遍光合菌液防病蟲。每穴播一粒,覆蓋1.5~2.0cm基質,用小拱棚覆黑遮陽網保濕保墑。三天后出苗及時通風降溫,晴天白天覆蓋遮陽網,夜間揭去;陰天揭遮陽網見光透氣;雨天蓋遮陽網,大雨時加蓋薄膜免傷苗。出苗時若子葉‘‘帶帽出土,用噴水壺噴溫水或撒濕潤細土促使幼苗‘‘脫帽。在保證溫度的條件下早掲遮陽網,盡可能延長光照時間,促根系生長。穴盤基質育苗容易缺水,應經常觀察幼苗生長情況。前期保持苗床濕潤,且需經常通風透光免生徒長苗,后期葉面噴施光合菌液增加營養和抵抗力,促根系生長。此時應控制好水分,‘‘寧干勿濕,盡可能不澆水或減少澆水次數。定植前5~7天煉苗,降溫降濕。栽前一天可少量澆一次水,以利栽后活苗發棵快。注意:幼苗對連陰猛轉晴時見光易“閃苗”,需逐漸見光且防大風掃苗,出現弱病苗和老僵苗。黃瓜苗嶺一般25~30天,3~4片真葉時即可定植。由于育苗時地溫和氣溫均較適宜黃瓜秧苗生長,因此苗床可不用地膜和薄膜等覆蓋來增溫保濕進行育苗。
整田作畦。按包溝1.2m開廂,溝寬40~50cm,畦寬70~80cm,畦面平整,土塊盡量細碎。
定植。黃瓜于4~5月定植。定植前對幼苗進行一次防病蟲處理,噴施1%濃度的高錳酸鉀液。選晴天下午栽植,穴土要細碎,以剛埋沒根沱為宜,不宜過深。新星黃瓜株行距為30cm?5cm,每667m2栽3000~3200株;京研迷你黃瓜則為40?5cm.,每667m2栽2000株,每畦栽二行。及時澆足定根水,如遇連續高溫(30℃左右)翌日還需補澆一次水。4~5天緩苗后,澆一次緩苗水。如墑適宜時及時中耕除草1~2次,促苗早發棵和生長整齊并清除雜草,減少病蟲害對幼苗的侵染和危害。
田間管理,中耕。緩苗或定苗后到插架之前進行一到二次中耕,并視苗情及時補水。做到清除雜草、疏松土壤、保濕保墑。
植株調整。伸蔓后,距苗7~8cm處插一根竹竿,一苗一根,搭成人字架或花架,引蔓上架。以后每3~4節綁一次蔓,并清理側枝和卷須。新星黃瓜主側蔓均可結瓜,以主蔓結瓜為主。根瓜下面的花和側枝均摘除,所生側蔓留一瓜二葉摘心。主側蔓都爬滿架時及時打頂,促子孫蔓結回頭瓜。京研迷你黃瓜為主蔓結瓜品種,肥水充足時根瓜以上每節都能座瓜,留一到二個側枝,其余側枝全部清除。后期及時清除下部老葉、病葉及采收完的側枝。綁蔓在晴天下午進行,人站在溝中操作。
肥水。從定植到根瓜出現,應控制水分,不旱不澆。追肥遵循的原則是少量多次,澆水要澆“跑馬水”,要在晴天早上進行,切忌陰天澆水。做到三溝配套,高畦栽培,以利排灌。根瓜座住后鋪施一次生物有機肥,第二批瓜采收后再追一次肥,第一次輕第二次重,同時澆施凈化水。以后根據黃瓜的長勢施肥水。盛果期除根際追肥外,還用光合菌液進行一到二次葉面噴施。黃瓜根系淺,怕積水,需做好清溝排灌工作。
病蟲防治。有機黃瓜的防治方針完全按“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原則進行,以農業防治為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輔,很有限地施用BT制劑,堅決不使用化學制劑進行防治處理。黃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枯萎病。蟲害為蚜蟲、薊馬、黃守瓜、潛葉蠅。
農業防治。采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提高抗逆性;清潔田園,加強通風調節種植地塊的小氣候環境的溫濕度;深溝高畦,嚴防漬水;合理施肥,滿足各生育期生長發育需要;輪作換茬,減少土殘病菌侵染。
物理防治。利用防蟲網、黃粘板等設施進行誘殺和驅趕害蟲,減少飛蛾等蟲口基數;人工捉殺害蟲,清理病殘株,減少侵染源等等措施防病蟲。
制劑防治。黃瓜出苗后用0.5~1.0%的高錳酸鉀液進行葉面噴施,7~10天一次,連續2~3次可預防多種病害。抽蔓前噴一次白醋液,兼防病蟲。抽蔓至開花前噴一次臭肥皂液驅蟲。開花期特別注意防蟲,用白醋液、肥皂水、紅辣椒水、大蒜水等生活制劑交替輪換使用,一到二次即可。結果期用1~2%高錳酸鉀液防病,果期以防蟲為主,防病為輔。根據黃瓜后期生長情況,可考慮施用一次BT制劑,BT制劑使用全生育期不超過二次。
采收。一般在定植后一個月左右開始采收。采收的標準是瓜條顯棱,頂花帶刺。迷你黃瓜屬水果型黃瓜,更應實時采收。根瓜早收,盛果期隔日采收,以利植株生長,提高產量。分裝、運輸、貯存過程執行DB14/86—2001和DB14/87—2001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