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國剛
“今天的工程質量就是明天的核安全”,通過發展完善核電AE建造模式,逐步提高核電裝備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力地保障了核電的高效發展
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世界各國都針對各自在建在運的核電站進行了一系列安全檢查、測試與評估,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公眾都在反思核電的發展。同時,我國核電大檢查的初步結論也表明,目前我國在運核電站總體安全是有保障的,在建核電項目設計、建造的安全和質量是可控的。按照我國政府在國際氣候大會上的莊嚴承諾,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1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要下降40%~45%。據有關方面預測,要實現上述目標,即使最大限度地開發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仍需要以核電作為補充。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積極推進核電AE建造模式,確保核電站建設質量安全可靠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專業化的核電工程建設與管理公司,是當前全球在建核電機組數量與裝機容量最多的企業,目前共有15臺核電機組在建,在建規模占全球約26%。面對福島核事故對我國核電發展帶來的挑戰,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國際一流的核電AE公司,在“安全第一、質量第一”方針的指引下,提出“今天的工程質量就是明天的核安全”的理念,通過發展完善核電AE建造模式,一方面積極擔負起提高核電站安全性能的重擔,在工程設計、設備制造、施工和調試等各個環節加強安全質量管理,確保核電工程的安全與質量;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核電工程建設總承包商的帶動作用,推動我國核電產業集群式發展,逐步提高核電裝備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力地保障了核電的高效發展。
核電AE的概念最早出現于美國20世紀60、70年代,是指獨立于電站設備制造商和發電企業,專門為核電站提供系統設計、工程和建設管理服務的公司。核電AE公司具有較強的核電站工程設計能力、工程管理能力以及工程建設資源掌控能力,它以核電站工程設計為龍頭,采取設計與建造、工程管理相結合的模式推進核電站工程建設,這種專業化的AE建造模式對美國核電的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核電AE建造模式的特點之一是在大型復雜工程中,能有效控制安全、質量和進度等風險,以核電AE公司的高度專業能力保障工程項目保質按期完成,這一點對于后福島時代核電站安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在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后,政府、公眾及核電監管機構都對核電站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迅速對這一形勢做出了積極響應,組織內部資深技術專家形成項目團隊,主動與國家核安全局等監管單位進行溝通,及時汲取福島核事故的教訓,針對在建核電項目,按照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提出了11項設計改進方案,并結合各在建項目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策略,推動改進項實施,確保了各在建核電項目安全性滿足國家要求。
持續提高工程設計能力,增強核電安全性
在大亞灣核電站、嶺澳一期核電站建設的基礎上,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高起點起步,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通過嶺澳二期核電站的建設,形成了我國自主品牌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技術CPR1000,全面實現了工程設計、制造、建設、運營自主化。在核電工程設計領域,目前我國已全面掌握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總體設計、系統設計、施工圖設計、設備設計等方面的能力。良好的工程質量在核電安全運營業績中得到充分體現,嶺澳二期核電站兩臺機組自投產以來,連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其中1號機組實現整個燃料循環無非計劃自動停堆,連續安全運行301天。
在嶺澳二期核電站工程建造的基礎上,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不斷增強工程自主設計能力、優化核電站工程設計,向國際先進核電建造標準看齊,參照最新核電安全標準,加快研發具有三代核電特征的新機型ACPR1000-P,其安全性能指標達到核安全規劃要求(堆熔概率低于1×10-6/堆年,早期釋放概率低于1×10-7/堆年)。與此同時,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以國際市場為目標,通過消化和吸收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加快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完全滿足最新核安全法規標準要求的ACPR1000技術,將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轉化為能夠切實提高我國核電機組安全性和極端災害抵抗能力的先進核電技術,為后福島時代的中國核電發展提供可選擇的先進核電技術。
以核電AE公司為龍頭,促進我國核電產業安全高效發展
作為核電站系統集成商,核電AE公司以其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對核電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專業化核電AE建造模式的另一個顯著特點。
為提高我國核電設備制造水平,推進我國核電自主化,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于2009年初聯合58家國內重要設備制造企業組建中廣核核電設備國產化聯合研發中心。通過聯合研發,促使工藝設計、設備設計、設備制造、設備鑒定、材料評定等環節形成有機整體。在國家能源局的高度關注和支持下,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與眾多設備制造商的聯合研發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目前形成了以一重、二重和上重為產業龍頭的大型鑄鍛件和反應堆壓力容器制造基地;以哈爾濱電氣、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為產業龍頭的核電設備制造基地;以沈陽鼓風機集團、中核蘇閥和大連大高閥門為代表的核級泵閥制造基地。這些制造基地與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一道組成了完整的中國核電設備制造產業鏈,有力促進了我國核電自主化進程。2011年全面建成投產的嶺澳二期核電站是國家“十五”期間唯一開工的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也是中國首個全面實現“四個自主”的百萬千瓦級核電項目。該項目兩臺機組先后實現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汽水分離再熱器、常規島管道、水壓試驗泵電源系統、反應堆廠房環吊等重大核心部件的國產化,推動我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核電裝備工業體系,這標志著我國在核電設備制造國產化方面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在核電AE建造模式中,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將核安全文化、核電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了有效延伸。公司制定的《核安全文化教育長效機制方案》,總結形成了與公司業務特點相適應的核安全理念和行為規范,以“安全質量年”為載體,將活動覆蓋到產業鏈各合作單位,有效提升了合作伙伴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水平。與此同時,公司還積極推動質量管理體系的延伸,派設備監造、質保人員進駐部分重要核電設備制造供應廠家,在設備制造過程中與供應廠家實現聯動,確保關鍵設備的質量符合安全性要求,推動我國核電設備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
在核電站建造領域,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逐步構建了核電工程建設的“大項目”團隊,與二三公司、華興公司、廣東火電等核電站土建上、安裝企業攜手合作,開發并成功應用了筏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安全殼穹頂整體吊裝、DCS系統安裝、半速汽輪發電機安裝、特種鋼焊接、壓力容器與堆內構件安裝、反應堆主回路安裝、主管道窄間隙自動焊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核心建造技術,建立了規范化、系統化、信息化的核電站建造工程管理體系與信息化管理平臺,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核電站建造水平、確保了核電站建造質量。
責編/艾蕓美編/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