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蔡敏
摘 要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理念下,高職院校積極與企業溝通,共同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進行改進,融“做、學、教”于一體。本文以高職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為例,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究。
關鍵詞 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 基于工作過程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Vocational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under the Concept of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as the Example of Publications Market Research and Analysis
ZHOU Caimi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Currently in China,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under concept of "based on work process" courses reform,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active and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 common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courses, under technology area and professional posts of served requirements, reference related of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standard, reform courses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while in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 for impr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integrate "practice, learning, teaching" in on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ublication market survey and analysis"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example,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thought and inquiry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 "Publications Market Research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teaching methods
作為職教課程開發的重要基礎,“工作過程”目前在職業教育領域已成為使用頻率很高的概念,“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實際上是想讓學生在真實工作情境中對技術(或服務)工作的任務、過程和環境精心整體化感悟和反思,從而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的統一。其中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是保證課程教學效果收到實效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教學方法也應依照“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念進行改進。
1 根據高職教學宗旨,更新教學理念
高職教學旨在培養“為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的任何一方面都必須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不得偏離,教學方法也同樣如此。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是進行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完成這個任務,首要的是更新教學理念。
第一,“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習要與將來所從事的工作相關聯,學習知識,獲得實踐技能并會運用這些技能,發展自己的通用能力。第二,“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應該以能力為本位,強調能力的獲取和能力的發展,指導學生去尋找得到結果的途徑,最終通過自身的努力得到結果,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第三,“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應該以發展為目標,不僅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可持續性終身發展。
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是高職院校出版與發行專業的一門專業必須課程,是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和出版與發行專業人才的培養定位,以出版物市場調查的工作過程為主線,與出版發行企業共同開發設計的。此門課程的教學方法的實施正是依據以上理念,教、學、做相結合,融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積極培養學生的思考、動手的綜合職業能力。
2 基于工作過程,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等具體情況實施教學方法
“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課程,其教學方法是將知識融入工作過程,使教學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開展能反映出出版物市場調查全過程,展現工作對象、工作主體、工作方法、組織方式與工作要求等實際狀態運作,提升學生職業技能。
2.1 項目教學法
“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項目教學法,是教師將項目以需要完成的任務的形式交給學生,由學生自己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進行,通過直接的了解觀察與親身實踐,獲得直接經驗的教學方法。這些項目是教師精心設計的工作項目,是仿真或者真實的工作流程,學生有獨立進行計劃安排工作的機會,通過小組或獨立完成項目的過程。
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這門課程設計了出版發行企業市場環境的調查、書店的商圈調查、出版選題調查、圖書閱讀和購買情況的調查、讀者調查、書報刊零售店調查、書報刊宣傳與推廣調查等小項目,將學生組建為每組4~8人的項目團隊,每個項目團隊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項目對應的具體工作任務,最終合作完成整個項目。實訓項目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由單項到綜合形成具備內在邏輯關系的實訓體系,項目操作與理論教學緊密聯系,學生邊學邊做,逐步提高。
2.2 任務驅動教學法
“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任務驅動法,是教師設置一個個任務,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任務同樣是與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是企業實際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務的體現。
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的教學內容是按照出版物市場調查工作的工作流程設計:明確出版物市場的調查目標——制定出版物市場調查方案——選擇出版物市場調查的方法——設計科學合理的出版物市場調查問卷或提綱——收集所需出版物市場信息資料——整理分析出版物市場調查資料——撰寫出版物市場調查報告。這個工作流程實際上就是七大任務,每項任務之下又包含有諸多小任務。例如制定讀者調查方案、設計讀者調查問卷、選擇讀者調查的方法等,圍繞完成任務中出現的問題、難題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技能的訓練。
2.3 頭腦風暴法
“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頭腦風暴法,是針對實際工作過程中的環節或工作任務、工作對象等工作要素可能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頭腦風暴法,應用所學知識,暢所欲言,集思廣益,促使學生對某一問題產生自己的意見,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激勵引起連鎖反應,從而獲得大量的構想,經過組合和改進,達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目的。
例如設計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中“圖書閱讀和購買情況調查”的任務時,針對出版物讀者圖書閱讀的偏好、方式等,圖書閱讀能反映的出版物讀者、圖書閱讀者與圖書購買者的聯系與區別等問題就可以設置不同的討論主題,要求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創造性思想的過程中。學生不需要為自己的觀點陳述原因,其他學生也沒有必要立刻對某個學生的觀點加以評價、進行討論或提出批評。各抒己見,大膽分析,所有意見均放在最后統一進行整理和評判最終找到解決方案。
2.4 案例分析法
“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案例分析是教學聯系實際的特色形式,根據工作實際所需選取典型的、具有學生討論與研究價值的案例,讓學生閱讀、分析、互相提出問題并解答,然后教師把學生的答案進行歸類,對學生的案例進行評價與總結,教師對案例分析的總結,不是對結果或爭論下結論,而是對學生們的分析進行歸納、拓展和提升。例如:上海《新聞報》為了了解自己報紙的讀者情況,提高報紙發行量,就曾在1997年委托神州調查公司做過一次市場調查。此次調查是一個很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此案例的分析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認識問題、深入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能力,以及用清晰的思路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書本知識是理想化了的原則,解決問題必須聯系實際,需要發揮自己創造性的智慧,死搬書本是行不通的。
2.5 情景模擬法
“基于工作過程”理念下的情景模擬法,是為了使學生在接受技能訓練或者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能夠置身于未來從事職業的社會系統之中,扮演某種角色,可以把繁雜的文字敘述、規定、要求等融入模擬訓練中,促進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感悟未來職業崗位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中就會模擬出版物市場調查現場,根據出版物市場調查所需要的角色,讓學生扮演出版物市場調查中的項目經理、督導員、訪問員、被調查對象等等,模擬這些場景中與實際相同的功能、部門及工作過程。活動是模擬的,實際上是讓學生在一個現實的社會環境氛圍中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崗位有一個比較具體的、綜合性的全面理解,特別是一些屬于行業特有的規范,可在此得到深化和強化,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全面提高,一般來說模擬教學應根據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來安排。
3 實施教學方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學方法的創新必須從實際出發。就高職教育而言,教學方法的設計與教學實際之間還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要注意根據課程目標、學生實際和教師素質進行優化整合、合理改造。我們所實施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化了的教學方法,這不是要全盤否定傳統的教學方法,有些傳統的教學方法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合理性。如傳統教學方法的講授法,有其千百年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精華,應該取其精華,加以繼承和創新。
第二,應注意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的關系。高職教育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各種教學方法改革的方向是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但在教學實際中,學生的這種主體作用被放大了,而忽視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學生能夠有大量的機會參與項目操作、參與案例分析、參與問題討論等等,能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機會,但是教師應有的作用卻沒有發揮出來,比如教師怎樣引導、怎樣激勵、怎樣評價、怎樣總結等等,這些重要的環節發揮的關鍵作用決定整個方法是否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帶來了教學的諸多不確定性,如何應對這些不確定性,靈活處理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也是教師主導作用體現的一個方面。
第三,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模(下轉第57頁)(上接第14頁)式下,高職教學由于教學主體的多樣性、課程類型的多樣性、課程內容的復雜性以及學生實際的多樣性,決定了高職教學方法較之普通高校而言,更體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會受到各種因素和條件的制約,教學方法改革因為受制于各種因素和條件,這就需要對實施的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考慮所受的制約和所需要的條件,從實際出發,分步實施,逐步到位。
課題項目:本文是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院級重點課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出版物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是102705A05-6
參考文獻
[1] 李全文.高職教育方法研究及案例選編[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2] 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課程開發案例匯編[M].高等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2.
[3] 高林.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4] 馬樹超,郭楊.高等職業教育跨越轉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李小林.對深化高職院校教學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19).
[6] 于迎霞.關于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