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一位城市拾荒人的女兒正在廢品堆旁游蕩,她每天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喜歡的發卡、布娃娃。雖然與弟弟隨父母搬到這個地方的時間并不長,但她的爸爸媽媽——一對來自河南固始縣的“北漂”,到北京經營廢品生意已經很多年了。盡管在業內只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可兩口子在銀行有上百萬的存款,不僅買了私家車,還給一雙兒女買了一條哈士奇雪橇犬。小女孩成長的歲月惆悵與歡樂并存,她還說不清自己輟學的童年究竟是晦暗還是陽光燦爛,一如那雙稚嫩的小手,指甲縫里藏著黢黑的泥垢,指甲蓋上涂著鮮紅的油彩。
固始縣農民夫婦原來的生意場在五環內。北京奧運建設期間,輾轉搬遷到立水橋,最后落腳在昌平區東小口鎮東小口村。這里聚居著龐大的廢品回收人群。盡管一家人離鳥巢、水立方越來越遠,但2008年奧運會期間,美國《時代周刊》還是捕捉到了他們的蹤跡,并且給予他們的工作前所未有的評價。在那篇《中國廢品收購者感受金融危機》的文章中,《時代周刊》把人稱“廢城”的東小口村比喻為“世界經濟的風向標”,廢品的行情與國際經濟大勢聯動,石油漲價,飲料瓶價格扶搖直上;房地產業低迷,廢舊鋼鐵價格應聲而落。
華爾街打個噴嚏,全世界都會感冒。一只蝴蝶在巴西叢林煽動翅膀,德克薩斯就揚起一場龍卷風。拿到世貿組織入場券之后,我們的各個產業前腳接后腳地廝跟著擠上了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客船,農產品市場不是孤島,更無例外可言。歐美訂單一旦縮水,國內紡織企業棉花收購量頓時銳減;進口大豆的貨輪還沒靠岸,國內期貨市場大豆主力合約全面跌停,現貨大豆市場價格先行疲軟。
過去養豬業流行著“三年期”、“四年期”的說法:賠一年,賺一年,不賠不賺又一年。現在這個周期已經大大縮短了,還沒容回過神來,行情的轉換又讓你腦袋“翁”一下,傻半天。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貓一天,狗一天。去年豬肉供應吃緊的時候,本刊記者采訪業內人士、專家,請他們對市場作出研判,采訪對象條分縷析之后無一例外都要加上一句:還要看國際市場的變化。世界經濟形勢好一點,養豬業恢復就快一點,反之震蕩調整期就要拖長。他們注釋說,飼料、疫苗、鋼材、石油,哪一項不構成成本的變化?哪一項都與五花肉、排骨最終價格的形成直接相關。
世界影響著豬,豬也影響著世界。從2009年3月開始,陸續在墨西哥和美國發現人感染豬流感的疫情,并逐漸擴散至加拿大、新西蘭、西班牙、法國、以色列、巴西。世界銀行曾預測說,若出現豬流感大流行,全球可能要付出3萬億美元成本,拖累全球經濟下滑5個百分點。那時候,豬流感疫情給全球經濟蒙上一層陰影,各國相繼發布旅行警告,航空業和旅游業首當其沖,飽受經濟危機煎熬同時再遭重創。由于投資者擔心疫情擴散,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和股市雙雙下挫。
本期“關注”欄目里,北京資源集團董事長劉鈞貽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說:“今年我國豬肉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太大,但豬肉市場仍舊受到很多國際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玉米和大豆有相當一部分靠國外進口上,不能排除國際上炒作因素。”聽聽,眼下如果試圖對農產品市場作出分析判斷,國際因素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要件,這是一個趨勢,而且正在形成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