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1年中,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完成了《北京蔬菜價格形成機制研究》課題和《北京市柿子產業產銷報告》課題的研究工作。并與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共同印發了《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規劃》。還根據《關于研究本市東南方向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問題的會議紀要》、《北京市十二五時期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規劃》以及市政府批準的《政府參與建設公益性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有關意見》文件精神,成立新建農產品流通中心籌備組,農產品流通工作取得跨越式發展。
▲農超、農社對接活動如火如荼
農產品通過專業合作社、經銷商直接進入超市,是重要的新興流通渠道。“農超對接”模式流通環節少,流通成本低,在提高鮮活農產品流通效率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北京市“農超對接”發展迅速,不僅方便了廣大市民,也帶動了遠郊區縣的果蔬生產和銷售。全市開展農超對接的超市已擴展至8家(新增華堂、永輝),8家大型連鎖企業經營生鮮的賣場達到380家,與全國120家農業合作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其中在北京設立了38個采購基地,年果蔬銷售量10萬噸,約占北京市場果蔬供應量20%,銷售額9.1億元。2012年爭取在北京設立50個采購基地。
在農社對接方面,由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城市社區開設周末蔬菜市場,組織延慶綠富隆和綠菜園、大興禮賢等合作社在北京航空航大學社區、朝陽望京國風社區、石景山模式口社區和豐臺方莊社區開設了周末蔬菜市場,并推動周末車載蔬菜市場入廳經營。選擇10家大型餐飲連鎖龍頭企業與京郊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農餐對接”合作協議,直接從“農餐對接”合作基地購進蔬菜、肉類、糧食、水果等鮮活農產品。在今年1-10月份采購57677噸基礎上,同比增長20%以上。
▲扎實推進農產品直銷示范店建設
開展北京草莓季、北京花季、北京櫻桃季、北京西瓜季、北京鮮桃季、北京葡萄季、北京蘋果季等7項活動。通過媒體宣傳、印制相關地圖冊、宣傳片、專題銷售、農超對接等活動,搭建農產品產銷平臺,促進該市農產品銷售。
在農產品流通季系列活動契機下,按照《北京市農委關于創建京郊特色農產品直銷示范店的通知》中所列的主要參考指標,評選京郊特色農產品直銷示范店,促進了各郊區縣農產品流通工作的開展,打造符合都市型現代農業特色的農產品流通的品牌企業。
今年,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將落實“十二五”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規劃,落實中央關于支持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的用地政策,加快推進北京中央農產品物流園區建設和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提升改造力度,逐步形成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菜市場等鮮活農產品網點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競爭有序的鮮活農產品市場網絡。加強與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菜市場相配套的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交易場所、電子結算、信息處理、檢驗檢測、運輸配送等設施建設,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引入拍賣、集合競價等現代交易模式。
積極推進農超對接、農餐對接、農社對接、周末蔬菜早市等農產品短鏈直銷直供模式,做好京郊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開展好2012年北京農產品流通季系列活動,推進農產品直銷示范店建設,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惠及農民和市民。
探索建立主要蔬菜品種生產成本、流通環節補貼機制,完善落實農產品流通稅收政策,增強生產者應對市場風險、參與市場競爭、保障市場供給能力。嚴格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綠色通道”政策,保證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網絡暢通。實施北京農產品品牌戰略,提高首都都市型現代農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