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突發性公共事件的關鍵性信息,進行隱瞞或化大為小,對于地方政府幾乎不可能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承擔更大的風險。
一方面,互聯網、傳統媒體的透明度已經相當大。任何地方性的事件都可能變成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而公眾自發的信息傳播極為迅速,地方政府無法掌控。事件一出,其實已經不存在隱瞞消息或化大為小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頂風掩蓋情況的后果是地方政府難以承擔的。另一方面,上級部門也根本沒有和當地共同隱瞞的意愿。任何造假被公之于眾,具體責任人肯定會面臨最嚴厲的處理,而對地方發展和聲譽的影響也無可挽回。因此,地方政府其實應該明白,說真話的成本要比說假話低得多。
(摘自《環球時報》張頤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