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睿 陳繼才
2012年初,萬州區白巖路星海大廈11樓。
57歲的張興安將一塊金色牌子擦了擦,掛在了渝萬律師事務所的大門上。牌子上,“全國律師行業創先爭優示范點”幾個大字熠熠生輝。
一個月前,渝萬所從全國18000多個律師事務所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這塊來之不易的“金字招牌”。
招牌的背后,是渝萬所探索的“兩新”組織創先爭優新模板。
鋪路
2008年的一天晚上,渝萬所主任辦公室。
“啪”地一聲,從不抽煙的張興安點燃一支香煙,一小團火苗照亮了他緊鎖的眉頭。
其時,創先爭優活動正在全國推開。作為渝萬所黨支部書記、事務所主任,張興安犯了難。
一個合伙入股的事務所,如何將創先爭優活動做實?在業內闖蕩20多年,張興安深知事務所這類新社會組織存在的黨建“軟肋”——決策機構由管理委員會和合伙人會議組成,黨組織基本沒有話語權,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
在翻閱渝萬所組織架構的資料時,張興安靈光一閃,找到了突破口——讓黨支部參與決策。
第二天上午,渝萬所會議室,所黨支部委員、三位合伙人和管委會委員悉數到場。
“按照創先爭優活動的要求,黨支部有權為全所工作設定方向。”張興安一字一頓地說,“我建議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由黨支部履行決策參與職能!”
建議在管委會得到通過。在報請合伙人大會同意后,建議隨即生效。
手里有了“權”,腳下有了“路”,張興安很快制訂出“創先爭優路線圖”——將發揮黨員模范作用與提高員工素質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塑造企業文化相結合、承擔社會責任與樹立社會形象相結合……
一股創先爭優熱潮隨即在所里掀起。
聚力
2012年4月的一天深夜,星海大廈12樓。
從堆積如山的卷宗里抬起頭,李進打了一個哈欠,瞥了一眼身旁的王忠斌和黃衛兵。
兩位黨員目光炯炯,一邊研究卷宗,一邊分析案情。
為辦理一樁房地產民事案件,他們已經連續工作了16個小時。
“黨員可真‘猛!”作為一名非黨員律師,李進深感震撼。
黨員的“猛”并非個人行為——為突出黨員表率作用,所黨支部規定了“大案要案合作和商議制度”:在處理急難險重任務時,黨員律師必須和非黨員律師搭檔,帶頭攻堅,且目標任務高于非黨員。
更“猛”的是,黨員不僅要在每月初制訂出相應的工作計劃,還要在第二個月接受“大考”。
2011年7月,渝萬所會議室,“大考”開始了。
“6月,萬州北濱路一拆遷戶與動遷部門發生對峙。雙方找到我咨詢政策。我列舉了大量法律依據,成功勸導拆遷戶結束對峙……”手拿《上月工作計劃表》,張興安正在“應考”。
會議室里,20多位黨員和30多位非黨員側耳傾聽。
成績很快揭曉——由于圓滿完成了當月任務,張興安被評為“優秀”。
“有了制度激勵,黨員們干勁十足!”張興安說,“在黨員的帶動下,渝萬所70多個員工凝聚起來,形成了一個‘拳頭團隊。”
制導
四月天,萬州悶熱難耐。
在一個老舊的社區里,張興安和其他五名黨員律師頭頂烈日,敲開了一家住戶的門。
“這是你被拖欠的工資……”當滿頭大汗的律師們遞上久違的欠薪時,那位戶主淚如雨下。
不久前,渝萬所為當地某企業的121名下崗職工義務討回了欠薪。為保證這筆錢安全送到職工手中,渝萬所由黨員律師組成“護送隊”,經法院和全體當事人同意,挨家挨戶送錢上門。
送錢行動的背后,是所黨支部對創先爭優活動進行的“精確制導”。
“為人民服務,是黨組織永恒的追求。”經過討論,渝萬所黨支部決定:結合實際,以“構建和諧、服務群眾”為目標,為創先爭優“精確制導”。同時,通過問卷調查、定期座談會、黨務公開等手段,接受區委組織部、服務對象和廣大群眾的定期考核。
至此,渝萬所創先爭優活動上升到了黨組織層面——
為化解社會矛盾,所黨支部組織了“黨員律師突擊隊”,先后受理了萬州某賓館兇殺案民事糾紛、萬州水電學校民事賠償案等200多件無償法律援助任務。
在服務地方發展過程中,所黨支部派遣20多位黨員律師為全區90多家企事業單位、職能部門擔任法律顧問,為一系列重點項目提供法律服務。
在“城鄉支部手拉手”活動中,所黨支部設立了“貧困助學基金”,累計為貧困、受災地區群眾和貧困學生捐款50多萬元。
…………
在取得這些成績的同時,巨大的“創爭效應”也逐漸顯現。
磁石
2012年,在山東打工多年后,法律專業研究生余成龍加入了渝萬所。
到所里后,他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和所里一位同事喜結良緣,二是在新婚妻子動員下,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這下找到‘婆家了。”余成龍笑著說。
深受感染的李進,也在今年初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所里的黨員業務精、人品好,深受服務對象好評。作為一個年輕律師,他們就是我的職業標桿”。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渝萬所黨支部的“磁石效應”正在發酵——截至2012年6月,渝萬所70多位員工中,黨員有24位,還有十多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
“對于組織形式分散、黨建和業務工作彼此割裂的‘兩新組織而言,渝萬所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創先爭優模板。”萬州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譚大松這樣評價。
另一種評價則更加浪漫——2011年,一位市級部門領導在渝萬所調研后,欣然寫下一幅對聯:“鐵肩擔道義鐵嘴護法綱鐵血團隊律師魂,黨員做中堅黨旗指航向黨建助推渝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