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編輯老師:
寫下這些文字時,我正在極度郁悶中——我跳了三次槽,卻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
我在大學念的是經濟學。這個專業適應面廣,跟很多行業都對口。于是,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既然不愁找不到工作,那就要找一個性價比最高的。
2011年9月,我在校園雙選會上被一家外地貿易公司相中,成了一名銷售專員。三個月試用期,我幾乎天天跑客戶、做市場調研。一次,我到渝東南開發農村市場,天上下起了大雨。為多跑幾個鄉鎮,我掏錢雇了一輛“摩的”,冒雨拜訪完了客戶。試用期結束,我好歹完成了考核量。可在簽聘用合同時,我猶豫了——如果干這份工作,我每個月都得在考核量的壓迫下四處奔波,不就跟“賣苦力”一樣了?
于是,我跳槽到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做工程核算。這工作只需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在電腦上運用一些專業程序核算工地上的各種數據。活兒輕松,也沒什么難度。可做了幾個月,我發現天天都在重復同樣的事,學不到什么新東西。
我再次跳了槽,到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做展銷策劃。但我還是覺得不滿意,就又辭了職。
現在,我待業在家。各種招聘信息看了不少,我卻越來越沒有方向。
到底什么樣的工作才適合我?
一個“穩”不住的年輕人陳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