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書記汪洋聽取省老促會工作匯報會上,與會有關部門領導對如何做好我省革命老區建設發展工作作了發言。他們認為,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正式出臺,是黨中央、國務院關心老區、著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要結合廣東實際,加大力度促進革命老區的經濟建設發展。他們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一是,要結合貫徹落實國發21號文以及全國老促會第九次會長座談會關于加快老區建設發展的有關精神,制定我省老區發展的總體規劃;有了規劃才好幫扶。二是,建議加大省級財政對經濟欠發達老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減輕老區欠發達地區財政配套的壓力。三是,按照“同等優先,適當傾斜”的原則,從資金投入上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扶貧開發力度。省統籌拿一筆錢,專門對老區進行幫扶。四是,要重點圍繞原中央蘇區突出的民生問題,爭取國家支持。在重大項目,特別是基礎設施,包括水利、能源、交通,改善中小學教育和村鎮的醫療衛生條件,解決老區的住房困難,完善老區的社會保障機制等,統籌考慮,做出規劃,積極爭取中央的支持。五是,扶持老區特色產業的發展,包括特色農業、一村一品工程,紅色旅游工程、培訓就業工程等,增強經濟實力,增加老區人民的收入。六是,配合國家發改委,研制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盡可能體現廣東原中央蘇區的發展需求,讓原中央蘇區能夠享受到或部分享受到西部大開發政策。
今天汪書記親自主持研究扶持老區建設工作,我認為對推動老區發展,將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廣東對老區建設,從省委的層面看,應該是非常重視的,汪書記親自主持幾次專題會議來研究老區,而且在一些文件上專題作出批示,各個方面都在協調落實,各個方面的工作都有亮點。扶持老區工作,尤其是我們老促會,在促進老區建設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建議系統研究一個扶持老區建設的文件。剛才同志們提建議,制定一個扶持老區建設的方案。前一段明國書記根據汪書記的批示,也組織了一幫人對老區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制定了一個初步的扶持老區建設的意見,是搞意見好還是搞方案好?我認為它的作用都是一樣的,都有基礎。有一個文件,能很好地統一我們各級政府各級領導的思想,另外明確我們對老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明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這樣來系統地解決老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作用會更大,效果會更好。前一段,我看教育、交通等部門也花了不少精力花了不少錢,解決老區孩子讀書難問題,解決老區的行路難問題。基礎設施建設也花了不少資金,也初見成效。解決老區看病難的問題上,也有不少亮點。但是怎么去系統地研究解決?要有一個很好的規劃,比如一些該搬遷的你就不要健全了,你干脆把它搬出來,讓他進城去。我們要有一個總體規劃,各個縣要細化到村,哪一項該怎么解決,然后各級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政府指導、社會參與的要求,這樣,扶持老區建設會更加有效地推進。
國發[2012]21號文出來后,相信我省相關地方會有一些想法,特別是同為原中央蘇區的縣更加渴望有同等的政策待遇。其實這些年省委省政府對廣東的原中央蘇區縣包括革命老區的的發展是十分重視的,對我省原中央蘇區的有關工作,省政府先后兩次請示國務院,請求關注廣東中央蘇區縣,請求編制贛閩粵原中央蘇區發展規劃。今年初,省領導帶隊到國家有關部門去聯系匯報工作時也提出有關訴求。這個文件的來龍去脈是,原來中央領導批示就是贛南地區,后來到了國家發改委,我們的省領導包括書記、省長也一直在爭取。為照顧到廣東的訴求,國家發改委后來在文件標題上加了一個“等”字,這個“等”字就包括了閩粵贛。這是一個背景問題。這個文件是5月30日發文,征求我們地方的意見時,省發改委主持召開了7個中央蘇區縣相關領導和中央蘇區縣所在四個市的發改部門的領導研究提出我們的意見,我們當時提了二十幾條意見。第一條就是強調要跟現在的贛州同等的政策要求,一視同仁。我們也到了國家發改委報告工作,他們都聽得進去,包括要編制贛閩粵原中央蘇區縣發展規劃。在文件臨近出臺的時候,中央領導有批示,大概是三層意思,第一是這次主要是解決贛南地區,不擴大范圍;第二,優惠政策也主要針對贛南地區;第三,今后避免提原中央蘇區縣的概念,就只提“原中央蘇區”地區,而且中央黨史辦今后不再認定原中央蘇區縣。這個文件我們解讀,其實對我們廣東和福建的中央蘇區來說,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考慮和照顧到我們兩省原中央蘇區的發展訴求。除了加這個“等”字外,閩粵贛一些重大項目,特別是在民生問題,在基礎設施,主要是能源、交通提到了我們的項目。這些項目是在征求我們意見時我們提議主張寫上去的。
再者,21號文已明確編制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在制定這個文件時,國家發改委同意加上一個“等”字,我們覺得還不夠,后來我們就說,起碼保證下來編制規劃的時候,名稱要改,就改成贛閩粵,把三個省都體現出來。最近國家財政部下了一個文,在下達我省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的專項資金中,切塊5千萬,解決廣東原中央蘇區農村危房改造。這是另一個基本背景。下一步,按照國務院21號文件要求,我們還要制定工作方案,我們內部也在研究,有幾件事要做。一是制定我省貫徹21號文的工作方案。二是謀劃蘇區發展的重大項目。重點圍繞民生問題和基礎設施,包括水利、能源、交通,做一些提前的考慮。第三,配合國家發改委,編制贛閩粵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盡可能體現我們廣東原中央蘇區的發展訴求,更多地反映原中央蘇區的重大項目和訴求。我們將盡力爭取,特別是在一些專項政策和資金安排上,讓這些地方能夠得到國家更大的扶持。
老區對中國革命勝利做出過巨大貢獻,各級各部門都有責任推動加快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改善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這里提幾點建議。
一是要結合貫徹落實國發21號文,還有這次全國老促會第九次會長座談會精神,以及汪洋書記關于加快老區建設發展的有關指示精神,制定我省老區發展的總體規劃,有這個規劃才好幫扶。
二是建議加大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議省級財政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相當一部分也是老區)的五保供養的補助列為專項的轉移支付;增加老區優扶對象撫恤補助的比例,減輕老區欠發達地區財政配套的壓力,我省大埔、南雄等7個原中央蘇區縣的優撫和低保對象的撫恤補助、最低生活保障金,建議省財政全額負擔。
三是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扶貧開發力度。建議各級彩票公益金、省財政統籌的專項彩票公益金,按照同等優先、適當傾斜的原則,逐步加大對老區的支持。
另外,要充分利用 “6.30”扶貧濟困的平臺,在完成“兩不具備”村莊搬遷任務后,在省統籌部分拿一筆錢,專門針對老區的幫扶。
這幾年交通這一塊一直在陸陸續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投入,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每年的交通口資金安排一個億,今年也同樣安排一個億資金來支持老區建設,這是一個方面。第二是優先安排老區的自然村道建設。全省統籌安排行政村道通了后,自然村這一塊,老區也是按照過去10萬再提高5萬共15萬;第三塊就是包括這幾年增加投資的力度,改善老區群眾涉水過河的問題。包括地方的一些過去鄉鎮渡口的改造,從原來1千元/平方米,提高到了6千元/延米(約1333元/平方米),今年也是按照這個政策來實施。第四個方面,就是扶持點、中央蘇區縣的,一個是南雄市、饒平縣的發展,包括地方道路、省道、國道、鄉道的標準和相對傾斜提高。第五是梅州與龍巖的對接項目,其中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梅龍高速公路,地方道路有國道205,省道331、223、221、322,還有梅大高速公路,即梅州到龍巖永定段,原來計劃是2014年通車,現在我們提前到2013年,盡快提前完工,盡快改善老區的交通環境。
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在上半年相繼出臺,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革命老區的發展越來越重視。新時期,我省老區工作,要繼續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推動轉型時期建設幸福廣東,以培育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實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發展環境,解決民生問題,增加群眾收入,保護革命文物,弘揚老區精神作為重點,加強領導,加大扶持力度,通過實行“雙轉移”和扶貧雙到這個戰略,推動和促進老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逐步縮短與發達地區的差距,讓老區人民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早日過上幸福的生活。根據上次調研,明國書記也指示省委政研室和扶貧辦、老區辦起草了個關于扶持老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目前送審稿已基本完成。主要內容有: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善發展環境,主要是扶持老區發展道路交通、水利設施,通訊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措施,改善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第二是改善和保障民生,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主要是改善中小學教育和村鎮的醫療衛生條件,解決老區的住房困難,完善老區的社會保障機制,來提升老區的公共服務和民生水平。第三是扶持特色產業的發展,增加老區人民的收入。通過特色產業工程、一村一品的工程,包括紅色旅游工程、培訓就業工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來扶持加快特色產業的發展,增強經濟實力,增加老區人民的收入。第四是加強革命文物的保護,弘揚老區的優良傳統。通過紅色資源的保護工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第五是突出扶持重點來加大扶持力度,主要是加大老區的財政支持力度,按照分類指導、全面推進的原則,編制全省老區發展規劃,對粵東西北欠發達的老區和珠三角地區的老區分類指導,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加快老區發展步伐,使各項政策能真真切切落到實處,發揮作用,必須要加大財政投入。
長期以來,省委省政府對老區的發展非常關注。作為省財政,我們有幾塊資金在支持,一是省財政設立了扶持老區發展的專項資金,一年有1100萬元;第二是2009年開始,批準我省的中央蘇區縣,省財政給每個縣一次性2到3千萬元專項補助;中央財政對老區縣的補助基本上按照一年900萬元一個縣;第三個,從今年開始,中央的彩票公益金,就把廣東納入扶持老區發展的補助省份里頭,一年2千萬元,現定了兩年,就有4千萬元。這是對中央蘇區縣的補助。老區這一塊的統計是按照村莊來,我們現在很多的考核、支持都是按縣、鎮的口徑來,所以我們這些年,省委省政府對支持欠發達地區,解決區域協調發展,包括扶貧“雙到”這些,都是圍繞中心任務在做工作,省財政也是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積極落實各項資金。
接下來,一方面,我們也會積極向財政部反映,爭取中央支持。今天我們廳長專門到部里匯報有關工作,包括我們隨著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工作,包括提高縣級財力基本保障工作,這些主要受益的還是欠發達地方包括革命老區的村莊。第二,省財政會按省委省政府要求,在財力狀況不斷改善增強的情況下,加大這方面的支持力度。這些年,我們都是執行壓省本級、支持欠發達地區的政策。
這是一次思想受教育、靈魂受洗禮的會議。教育方面對老區的支持,主要是對老區教育的發展達到根本拓展的目的,在教育強縣強鎮建設方面,我們要加強對革命老區的關注。對老區以革命先烈命名的學校,或者是先烈們的母校,都要和當地政府相配合,把它建成當地的優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