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 梁建
一、 提高趣味化的途徑與方法
1. 體育教師的趣味性教學語言
體育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學語言,體育教師教學語言的趣味性是促進教學趣味化的首要條件。在田徑模塊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語調、重音以及節奏的輕重緩急等變化;生動、夸張、詼諧風趣、富有感染力和號召力的語言;還可以適當引用一些格言、警句、英語、電視廣告語以及網絡流行語甚至肢體語言等等,這樣不僅可以增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不斷得到調節和強化,使學生在輕松幽默的環境中進行田徑技術的有效教學。比如,在短跑練習中,部分女生左右擺臂,教師可以開玩笑地提醒“不要一邊跑步一邊炒菜”。
2.科學地利用和創新各種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是以體育動作為基本內容,以游戲為形式,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目的的特殊體育活動。在田徑模塊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科學地選用體育游戲,比如:在課的準備部分,教師可以運用“踏腳”“拳掌互變”“喊數抱團”等集中注意力小游戲,來代替枯燥的慢跑和徒手操;在課的結束部分,教師可以運用“下肢石頭剪刀布”“轉圈辨向”等小游戲來放松學生的身心。但值得提醒的是:第一,游戲的選擇要科學合理,并按照循序漸進原則應用于課的不同部分,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控制游戲的運動量與強度。舉例來說,在準備部分階段,因學生仍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教師應選擇運動量和強度相對較小的集中注意力類游戲,而運動量和強度相對較大的追逐、接力以及跳躍類游戲則不合適。第二,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游戲,教師要善于開發創新游戲的形式或內容,保持并增強游戲的難度和吸引力。比如:“喊數抱團”游戲,學生玩多了就會感到厭煩,教師可以嘗試變化喊數形式、變化跑步隊形、變化抱團方式等方法使學生百玩不厭。
3.合理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競賽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田徑模塊教學中融入適當的競賽,符合高中生爭強好勝、表現欲強等特殊的心理特點,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學生通過拼搏與合作來爭取競爭的勝利,教師獎懲分明,學生個性得以彰顯,同時興趣得以激發。例如:在接力跑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動作前可以先讓學生分組進行傳接棒的接力競賽,然后,教師點評糾正學生的錯誤,進而講解傳接棒的技術動作與要領,并介紹傳接棒過程中的站位與跑動,學生學習掌握并練習之后再次進行完整技術體驗的接力競賽,教師再次點評存在的不足與改進方法。整堂接力教學就在競賽的氛圍中完成,學生不僅學習了技術技能,同時還提升了合作競爭等意志品質。
4.教學內容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田徑模塊教學自然要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可以安排一些接力、平衡、跨越、攀爬、負重等趣味性練習,使學生經歷競爭、合作、成功、失敗等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一對一搬人接力。搬人的方法有多種,如肩負式、肩扛式、托背托腿式和騎坐式等,教師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方式讓學生練習,既鍛煉了學生的腿部力量,又增加了學生的急救知識與技能。
5. 教學組織形式多變化
同一個教學內容可以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在原本就枯燥的田徑教學過程中,經常變化教學組織形式,會讓學生感到有新意,并享受這種樂趣,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例如:在做準備活動時,教師可以選擇“蛇形跑”“螺旋形跑”等各種幾何圖形跑,或是自編行進間徒手操等以代替傳統的慢跑兩圈后做徒手操的教學形式,從課的開始部分就引人入勝。另外,在田徑教學中的輔助練習或素質練習中,將組織形式稍加變化,就可使單一的練習生動化、趣味化。比如,與其讓學生一圈又一圈地繞田徑場進行耐久跑練習,教師不如先帶領學生討論電子版數字0-9的寫法,再利用籃球場的邊線和端線“跑數字”,這樣教師就可以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完成對學生的耐力素質的鍛煉。
二、注意的問題
1.不可忽視對學生的田徑技術技能培養
田徑類運動很多都是競技性項目,技術技能方面特點較突出,增加田徑模塊教學的趣味性容易被誤讀為完全淡化或不傳授田徑技術技能。其實,提高教學趣味與學習運動技能是不矛盾的,教學充滿趣味,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練習,才能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了運動技能領域水平五的目標是“提高運動技能的水平”和“增強運動技能的運用能力”。因此田徑模塊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進行基本的技術技能教授。
2. 重視安全問題
田徑模塊教學過程本身就存在風險,比如身體沖撞、體育器械脫手或損壞以及場地不平整等原因會造成意外發生,加上相對比較激烈的游戲、競賽等的融入,為原本就存在安全隱患的田徑教學增添了更多的危險因素。因此,在課前,教師要加強場地、器材的安全性檢查以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了解;在課中,教師務必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且安排的準備活動要充分,組織管理要嚴密,合理控制學生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在練習過程中加強安全保護;在課后,教師要及時總結歸納,發現并積累預防和解決事故的經驗。總之,教師要與學生共同營造安全的教學環境,盡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等學校教材·體育游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1.
[3]王駿.體育課堂準備部分游戲巧選擇[J].體育教學,2011.9.
[4]馬莉芳,許鎖迪.田徑趣味性教學實踐探索[J].體育師友,2003.4.
[5]劉思寧.淺談中學體育課中的“激發興趣”教學[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
[6]楊家駒.耐久跑教學設計片段[J].體育教學,2011.1.
(江蘇省啟東中學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