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琦
產婦分娩之后,如釋重負,經過10個月的妊娠和緊張的分娩活動,產婦全身各器官(乳房除外)、組織,尤其是生殖器官,會逐漸恢復到懷孕以前的狀態,這一復原過程一般需要6~8周的時間。這段時間叫做產褥期,俗稱“坐月子”。
產后8周內是母體生理變化最明顯的時期,分娩前大約重1000克的子宮,要逐漸恢復到妊娠前的50克左右。產后3周內,陰道不斷地排出分泌物,分泌物中含有小血塊、壞死組織、黏液和上皮細胞等,醫學上稱之為“惡露”。全身其他系統,如血液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及內分泌系統,在產后4~6周逐漸恢復正常。產婦在產后,除了要有足夠的營養素補充分娩時的消耗和用于生殖器官的恢復外,還要哺乳嬰兒,以保證嬰兒的生長。
產婦乳腺在妊娠期變化的基礎上,發生旺盛的分泌功能。健康的母親從產后的第2天開始有少量乳汁分泌,從第4天或者第5天開始,每天約分泌乳汁300毫升,2周后每天分泌乳汁約500毫升,產后4個月時每天分泌800~900毫升。如果飲食營養調理不當,就會使乳汁分泌量減少,直接影響新生兒的健康。另外,產后皮膚排泄功能旺盛,出汗量多,尤其在睡眠時更為明顯。還由于產后臥床較多,活動減少,腹肌和盆底肌松弛,腸蠕動減弱,易發生便秘。
根據產婦身體恢復和哺乳嬰兒的要求,產后營養的特點是:高熱量、高蛋白、高鈣質、充分維生素和水。因此,女性朋友產后的膳食要注意以下幾點。
1.高熱量
產婦每日所需熱量基本上與男性重體力勞動者相當。如此高的熱量需求,需要補充糖類食物,但是單靠糖類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補充蛋白質和脂類,以供給較多的熱量。這就需要產婦較多地選擇羊肉、瘦豬肉、牛肉等動物性食品和高熱量的堅果類食品,如核桃、花生、芝麻、松子等。這樣供給人體熱量的糖類(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就可綜合為產婦補充熱量。
當然,產后兩三天內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應以流質、半流質食物為主,如紅棗小米粥、雞蛋面湯、牛奶、豆腐腦、雞蛋羹等。這些食物易于消化,可補充較多地熱量。在以后時間里,每天最好有300~400克的糧食,200~250克的肉禽魚蝦和大豆制品,1~2個雞蛋,400克左右的蔬菜和水果。紅糖是補充熱量的佳品,而且有行血、活血、散寒作用,還有利消除子宮淤血,在產后1周內每天適量服用些紅糖水對產婦有益。
2.高蛋白質
蛋白質是保證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要素,產婦無論從自身的身體恢復角度還是哺乳角度都需要有充足的蛋白質。
乳母每日泌乳要消耗大量蛋白質,為成人的8~12倍,這些必需氨基酸要由蛋白質供給(人體蛋白質是由20種氨基酸組成)。所以,乳母的膳食中蛋白質數量和質量都很重要。動物蛋白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足,比例適宜,蛋白質量好。此外,產婦本身氣血虛弱,生殖器官復原和臟腑功能康復,也需要大量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含大量氨基酸,是修復組織器官的基本物質。豆制品、瘦豬肉、牛肉、雞肉、兔肉、雞蛋、魚類等食物含蛋白質豐富,產婦在每日膳食中必須搭配2~3種,方能滿足需要。
3.保證鈣、鐵等礦物質的補充
泌乳使乳母每日消耗許多鈣質,為減少動用母體鈣的儲備,乳母必須選食含鈣多的食物,如牛奶、蝦皮、蛋黃、海帶、銀耳、大豆、核桃仁等。造血需要鐵、銅、鋅等礦物質。產婦需要補血,因此膳食中要經常吃些含鐵、銅、鋅多的動物肝臟、瘦肉、黑木耳、芝麻醬、綠葉菜、牡蠣等。
4.不可缺少水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是可以通過乳腺轉移至乳汁的,嬰兒可以從乳汁中獲得這些維生素,大大提高了乳汁的質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的轉換率很低,如果補充過少,滿足不了需要。因此,乳母膳食中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攝入量要非常充足。
5.水分要充足
水和乳汁的分泌量有關。哺乳期的婦女每日應通過飲食和飲水供應足夠量的水,才能保證乳汁的分泌。
產褥期的飲食法則
1.增加餐次
產后所需營養并不比懷孕期間少,產婦每日餐次應比一般人多,以5~6次為宜。餐次增多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保證充足的營養。產后腸功能減弱,蠕動減慢,如一次進食過多過飽,會增加胃腸負擔,從而減弱胃腸功能。如采用少食多餐則有利于胃腸功能恢復,減輕腸負擔。
2.干稀搭配
干者可保證營養的供給,稀者則可提供足夠的水分。乳汁中含有大量水分,所以乳母需要補充大量水分,便于乳汁分泌。應多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因為食物的湯汁既有營養,又有開胃增進食欲的功效,除喝湯外還可飲用果汁、牛奶等。
3.葷素搭配,粗細搭配
從營養角度來看,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種類及數量不同,而人體需要的營養則是多方面的,過于偏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但從一般產婦的飲食習慣看,她們在月子里常常大吃雞、魚、肉、蛋,而不注意其他食物的攝入。在產后身體恢復及哺乳期間,食用產熱高的肉類食物是必需的,但蛋白質及糖類的代謝必須有其他營養素的參與,過于偏食肉類食物反而會導致其他營養素的不足。從消化吸收角度來看,葷食過量,有礙胃腸蠕動,不利消化,降低食欲,即所謂的“肥厚滯胃”。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類食物不具有或者少有的營養素外,一般多有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防止便秘。
4.清淡適宜
從科學角度講,月子里的飲食應清淡適宜,調味料如蔥、姜、大蒜、花椒、辣椒等應少于一般人的量,食鹽也以少放為宜。從中醫學觀點來看,產后宜溫不宜涼,溫能促進血液循環,寒則凝固血液。在月子里身體康復過程中,有許多余血濁液(惡露)需要排出體外,產傷亦有淤血停留,如食物中加入少量蔥、姜、蒜、花椒、辣椒粉等性多偏溫的調味料,則有利于血行而不致血凝,有利于淤血排出體外。食鹽的用量亦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產婦水腫明顯,產后最初幾天以少放食鹽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