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茹峰

400m跑是初中田徑教學中的一部分,但很多初中學生成績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400m跑不光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還要在保持速度的情況下具有一定的耐力。而往往大部分學生只在起跑或沖刺跑中保持了速度,在途中跑時缺乏速度耐力,因此很難達到理想成績。筆者通過采用一段時間的追逐跑教學法,使學生的400m成績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此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100m追逐速度跑
把學生分成A、B兩組。A組為成績好的學生,B組為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A組在110m欄起跑處,B組在100m起跑處。聽到教師下達跑的口令后,一齊起跑,A組學生追B組學生(如圖1)。如果A組的追過了B組的但還沒有到達終點,則由B組的追A組的。2~3后,可讓學生自由找追逐對手,自己制定讓出的步距。
二、追排頭耐力跑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跑步中誰在排頭領跑也很重要,速度快的學生過早地把大家速度帶起來,可到了沖刺跑時大部分學生就沒了力氣;而速度慢的排頭又會壓住起跑和途中跑的速度,影響成績的發(fā)揮。所以,這里采用輪換做排頭的耐力跑練習法,對提高學生整體能力效果明顯。做法是把學生分成男女兩隊,教師下達“預備、跑”的口令后,由排頭帶領跑步,同時在排尾的最后一名學生加速跑到排頭(圖2),以他帶領繼續(xù)向前跑。由此類推,每各學生都輪流由排尾跑到排頭,全程600m,進行2~3組為宜。教師要強調(diào)由排尾跑到排頭過程中的加速,更要觀察排頭領跑的速度,看是否達到標準,保證鍛煉的效果。
三、男生追女生400m體驗跑
通過上面的兩種教學方法,學生儲備了一定的絕對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能力。要想更好地發(fā)揮出潛力,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們的心理,即在異性面前喜歡表現(xiàn)自己,尤其是男生。400m跑教學時,把男生和女生編排在一組,女生先跑一段距離后男生再跑(圖3)。利用男女生的心里特點會使大家在途中跑時都會盡可能保持速度。這要求教師要事先制定好每一組追逐跑時男女生的相隔距離,以便在途中跑時發(fā)揮出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