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尊
企業級SNS似乎正成為香餑餑,并購風起云涌,而微軟正是此輪并購風云的“帶頭大哥”。
自去年以85億美元巨資收購Skype后,今年6月底,微軟再次砸下12億美元收購商務社交網絡公司Yammer。微軟接連大手筆收購,標志著企業社交網絡時代的全面到來,全球知名咨詢公司德勤在前不久的報告中指出,2012年將是企業社交網站的爆炸年。
社交網絡正加速向企業級市場滲透
Yammer成立于2008年,是美國的一家企業社交網絡服務提供商,擁有超過500萬已認證的企業用戶,其中包括《財富》雜志500強公司中80%以上的員工。據稱,Yammer之所以受到企業員工如此的歡迎,是因為“Yammer系統就像一個封閉式的Facebook,企業能夠建立一個專用的網絡,讓自己的員工免費在上面發表聲明、共享文件、創建事件、交換信息以及做其他的事情,公司能很容易地將草根運動轉變為遍及企業內部的戰略性計劃。”
互聯網專家王煜全也認為,Yammer提供的服務能夠提高企業的協同能力,微軟的并購預示著社交網絡不僅改變了人際交往的方式,而且正逐漸向企業級市場滲透。據調查數據顯示,去年全球企業社交軟件都取得了兩位數的銷售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20個服務商之一就有Yammer,增長了132.3%。世界互聯網數據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社交平臺的全球用戶數量將由2011年的6.3億增加至2014年的18.6億,社交網絡不僅在個人領域向主流社交工具邁進,而且呈現出迅速向商業世界蔓延的趨勢,2014年企業級社交網絡的用戶數量將達到1.2億。美國分析師Direction on Microsoft指出,“針對商業的社交網絡會是下一個熱門,它會像郵件一樣普及開來,與更多的應用組合,方便商業人士使用。”
由此可見,此次微軟收購Yammer說明企業社交網絡時代的到來,未來的企業將是社交化的企業。
無疑,微軟更具有前瞻性,早就看到了企業社交網絡發展的趨勢,為趕上時代的潮流,它也推出了自己的企業社交工具SharePoint。但SharePoint并不是一個成功的產品,因此接連收購了Skype、Yammer社交網絡服務提供商,以代替SharePoint這個發育不良的產品。
“錢景”看好,并購、布局正成潮流
《福布斯》評論道,微軟收購Yammer只是一場序幕,接下來這個行業內會有更多并購發生,那些尚未收購任何社交公司的IT巨頭正磨拳擦掌準備行動,以期領行業之先。而在這之前,云計算公司Salesforce以6.89億美元收購了社交媒體營銷公司Buddy Media,甲骨文則以3億美元收購了Buddy Media的競爭對手Vitrue。
業界分析師指出,微軟是一家并購較為“遲鈍”的公司,然而如此遲鈍的公司都狠下血本,從這一側面反應了企業社交市場迎來戰略布局的爆發期。不只微軟、軟營等看中了企業社交網絡市場,幾乎所有的IT巨頭都在試驗和開發企業社交網絡。事實上,IBM、甲骨文、SAP都已在其OA、CRM中加入類似Facebook、Twitter的功能,比如,SAP商業套件引入了社交網絡和Widget功能,甲骨文多款管理軟件也能與WIKI、博客和RSS等技術進行銜接,IBM公司更是對外公開宣稱ESN將成為其研發的重點項目。
中國市場也將是世界企業社交宏圖中重要的一環。縱觀當前中國企業SNS市場,在線CRM提供商八百客于2010年就在中國推出了具有社交化功能的客戶關系管理軟件“社交企業”,讓社交功能與客戶關系管理、市場管理、銷售管理等模塊融合;梅花網旗下的企業社交產品明道正在努力打造開放平臺,以此綁定終端用戶和客戶,從而建立新商業模式;用友“企業空間”近日正式上線公測,提出要打造“Facebook+Yammer+ERP”的企業社交網絡;騰訊企業QQ宣布與在線CRM廠商XTools合作,創造企業社交平臺;在中國,金蝶推出了類似的企業級SNS產品。
令人可喜的是,國內外電子商務巨頭們也在緊盯著這個領域。目前,基于并利用社交網絡平臺的電子商務成了新的商機。
在國外,沃爾瑪等電商企業都在通過各種方式與Facebook對接,進行網上零售,戴爾在Twitter上已經有了幾百萬美元的銷售額。馬云稱今年最重要的三件大事之一,就是將淘寶全網SNS化,凡客誠品也推出了購物分享社區“凡客達人”。而更多的社會化購物創業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LC風格網、蘑菇街、美麗說、Kidulty等網站幫助人們高效率地買到需要的商品,并實現獲利。
并非一馬平川,微軟并購Yammer勝算幾何?
雖然社交網絡正加速向企業級市場滲透,錢景看好,然而“企業版社交網絡”市場并非一馬平川,也并非所有企業都認可Yammer的模式和社交網絡。最近,Gartner機構對250家企業組織進行調查后發現,有35%的企業對社交網絡業務感到“無所謂”“反感”,這有些讓人出乎意料。
Gartner調查顯示,安全性成了制約即時通訊、社交網絡向企業滲透、發展的瓶頸。企業因員工個人使用即時通訊、社交網絡,導致重要信息數據外漏的事件屢見不鮮。社交網絡系統是否能夠有效攔阻垃圾信息并免受病毒侵害,一直讓企業提心吊膽的。對此,企業對即時通訊、社交網絡的選擇應用往往有顧慮,安全性和可控性成了企業最為關注的焦點。
不少企業表示,選擇企業社交網絡平臺,不能單單僅滿足于溝通功能,還要考慮對外溝通的便利、實用,又必須可以監控員工的對外溝通,但過分監控往往會涉及個人隱私及法律問題,這使企業在選擇即時通訊、社交網絡軟件時比較頭疼。同時,企業員工也不太樂意進入由企業掌控的社區交際系統,而更愿意進入類似MSN、QQ等不受企業約束的網絡私密空間。業界人士表示,其實Yammer類的社區網絡個人用戶數量發展并不是很快,而且活躍時間大多在工作期間。資料顯示,歷經5年的發展,目前約有15%的Yammer企業免費用戶最終成為付費用戶,這說明Yammer是具有一定應用價值的,但這種價值轉化率卻并不高,去年Yammer的盈利不到一千萬美元。因此和較早收購的Skype面對的狀況一樣,微軟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通過Yammer賺錢,讓更多企業用戶加入付費行列,企業級社交網絡可謂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目前業界人士對微軟巨資收購Yammer行為,仍爭議較大,褒貶不一。有些業內專家稱,這是一筆劃算的交易、雙贏之舉,Yammer可以幫助微軟拓展社交企業工具市場,為旗下辦公套件增加社交網元素的應用工具,并讓Yammer和Skype強強合作,實現微軟企業產品社會化的目標,從而與Salesforce展開競爭;同時,微軟能夠幫助Yammer的服務迅速覆蓋全球,使其獲得擴大規模和進行創新所需要的技術、專業知識和資源。
但也有部分專家認為這場收購交易沒有贏家,甚至認為這是一場失敗的收購,因為微軟的企業文化會扼殺Yammer的前途。在運營上,基于微軟對云端產品和社交產品經營乏術,Yammer的發展并不一定順暢;在品牌上,微軟的老、大、慢品牌形象不利于互聯網化的企業社會化軟件推廣。互聯網專家喬杜里則指出,“即使通過便捷的并購方式進入社交領域,微軟仍顯得慢半拍,無法通過模仿市場領導者的方式來走上真正領導者的位置。這對微軟和整個行業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一樁交易。而Pingdom報告稱,微軟已有前車之鑒——投入大量資金去收購,卻因事無巨細過多干涉,而無法留住真正理解相應產品的關鍵人才,導致產品競爭力不強。
并購Yammer后,微軟對中國社交網絡市場的影響與沖擊又是如何?盡管微軟希望Yammer、Skype和Office相輔相成、互為支撐,加速拓展全球市場,然而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擴張,從eBay到AOL,從Google到MSN,基本上中鎩羽而歸,折戟中國。
那么,順應時代的趨勢,延伸到企業辦公的微軟Yammer企業社交網絡,又能在中國市場掀起多大的波瀾?勝算幾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