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
萊茵河流過杜塞爾多夫的身旁,為她帶去富饒和美麗。“群山、城堡俯視著,波平如鏡的萊茵河,我揚帆疾馳, 燦爛的陽光四周輝映。”德國著名詩人海因里希·海涅這樣描寫自己的故鄉杜塞爾多夫。
杜塞爾多夫是一個小城市,僅有約60萬人口。杜塞爾多夫又是一個大城市,有5萬家企業在這里創造輝煌。而在這5萬家企業中,跨國集團多達18家。這些企業組成了巨大的商業市場,覆蓋了服務業、國際貿易、展會等多個領域。中國企業去當地投資要注意哪些事項?投資政策和相關規定如何?本文將帶你走進這個萊茵河畔的商業天堂。
到歐洲市場的中心覓商機
德國杜塞爾多夫處在歐洲市場的中心位置,是通向歐洲各地的重要樞紐,在金屬、礦業、新能源開發等行業具有先天的優勢。杜塞爾多夫是德國外商投資最具有吸引力的地區之一,2011年共吸引了1850億歐元的直接投資。據杜塞爾多夫市經濟促進局的Uwe Kerkmann介紹,杜塞爾多夫將建造新的鐵路、道路、橋梁、學校,以及一些城市規劃的項目,為全球企業提供商機。
目前杜塞爾多夫是中國企業在德國發展最快的地區,已經有多家中國知名企業在此落戶,包括華為、中興、五礦等,這些企業覆蓋了鋼鐵、電信、金融等多個行業。2004年至今,到當地投資的中國企業數量已翻了兩番,達到300多家。考慮到該地區重要的商業地位,華為把歐洲總部從倫敦轉到了杜塞爾多夫。此外,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都在此開設了分行,這為當地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中國企業協會(CEA)是中國企業在杜塞爾多夫的一個重要組織,目前會員已超過50家,它的主要目標是促進中資企業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作為中資企業和當地企業之間的橋梁。為中國企業投資杜塞爾多夫提供便利的另一個重要機構是杜塞爾多夫中國事務中心,它于2005年成立,隸屬于德國經濟部。
德國是貿易展會的王國,在全球140個頂級展會中,有90個在德國舉行。杜塞爾多夫展覽公司全球排名第5位,每年在杜塞爾多夫舉辦40場專業展會,涉及貿易和服務、機械機床及設備、醫療和健康、時尚和生活等領域。強大的國際貿易展會推動杜塞爾多夫成為商業黃金地帶,也為中國企業進入當地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理清優惠政策和投資規定
優惠政策
從2007年開始,杜塞爾多夫就實現了零負債,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為未來的發展做投資。杜塞爾多夫在過去幾年不斷地給企業減稅,以吸引城市基礎建設投資。當地一項很重要的稅負是交易稅,1999年杜塞爾多夫就開始減少該項稅收。與其他德國城市相比,杜塞爾多夫的貿易稅稅率、工商稅稅率相對較低。
據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王偉介紹,在德國稅務局申報稅務具有一定的彈性,一般在每年5月底交納即可。如果想了解合作伙伴的財務狀況,可以直接到聯邦財務登記處查看,因為企業的財務報表都要上報給聯邦財務登記處并公布到網上。同時,德國的進口增值稅當月申報,當月即可退還。
除此之外,中國企業到杜塞爾多夫去投資,選址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杜塞爾多夫有多項優惠措施,一方面租金很低,另一方面,已經連續7次降低房產稅,使得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興業的成本更加低廉。
投資規定
據西蒙斯法律事務所Stephan Ulrich教授介紹,在德國建立公司,如果運營狀況不好,是可以撤離的。不過,不能把爛攤子直接扔在德國不管了,而是要走正常的清算程序。
現在中國企業到海外并購的越來越多。不過,并購過程復雜,且文化差異會導致溝通障礙。對此,Stephan Ulrich建議中國企業,在法律方面咨詢顧問是有必要的。并購之后要確保能留住企業的核心人物,或能找到德國的合伙方等,以保證接手之后企業的正常運轉。
是否可以在德國投資任何想投資的領域?對此,Stephan Ulrich解釋說,德國是個非常自由的市場,不會限制企業只投資某幾個行業。當然,企業必須向當局去通報,以獲取相應的一些批準。另外,如果要在德國生產或銷售產品的話,必須要使用德國的產品安全標簽,同時也要遵守一些廢料處理處置的規定。
Stephan Ulrich提醒企業,在杜塞爾多夫注冊公司必須要有25000歐元的基礎資本,待公司走上正軌之后,方可將這筆初始投入用于支付工資、租金等。
中國企業成功案例
中國企業投資杜塞爾多夫,這里有兩個成功的例子,想去杜塞爾多夫投資的企業,或許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
中國五礦
中國五礦是首家在杜塞爾多夫開設分公司的中國企業,早在1980年五礦德國就已經在歐洲成功地開展了業務。德國五礦主要從中國進口各種鋼材銷往歐洲,并將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出口到中國,2011年營業收入總額超過30億元人民幣。
據五礦德國人士介紹,之所以選擇杜塞爾多夫作為落腳點,是因為該地區靠近德國最大的工業中心魯爾區,較重要的客戶都在合理的拜訪距離內,且離五礦德國鹿特丹的倉庫只有兩小時的車程,可以將貨較快地運送給客戶。杜塞爾多夫交通便利,每星期有100多個國際航班,2011年開通了和北京的直航。此外,杜塞爾多夫政府在五礦德國設立過程中給予了大力支持。
Everwin公司
Everwind于2008年3月在杜塞爾多夫成立,是一家小微企業,業務范圍主要是大型的風力發電機鑄件、售后服務,包括關鍵原料和耗材的采購,從歐洲出口到中國,2011年的營業額達到135萬歐元。
在前期準備階段,考慮到德國機械制造業比較發達,Everwind又主要從事風能零部件,目標客戶群多集中在德國市場,因此進入德國市場對以后開展業務比較有利。選址方面要靠近目標市場,且交通便利,而杜塞爾多夫滿足了這些條件。此外,杜塞爾多夫的中國事務部不管是在成立之初,還是經營過程中,都為Everwind提供了跟蹤服務。
Everwind的耿東平提了一點建議給中國企業:有了初步的商業投資計劃之后,可以委托經驗豐富的律師事務所提供更好的建議。他還說,在德國投資成功的企業,通常非常重視搜集信息,要充分了解當地的經營環境、財稅環境等,使自身的產品更貼近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