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源斌 李前
近年來,中埃兩國貿易發展迅速。據中國海關統計,2011年中埃兩國貿易額達到88億美元,同比增長26.5%。其中,中國出口73億美元,同比增長20.6%;埃及出口15億美元,同比增長65%。中國對埃及出口主要是機
她像一匹烈馬,從亞洲狂奔而來,一頭撞進歐洲大陸。她橫跨歐亞,風情獨特;她慧納眾長,胸襟開闊。她就是土耳其,一個崛起中的新興國度。讓我們一起走近她,開始追夢土耳其。
神秘國度,天地廣闊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土耳其開始推行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實行國營企業私有化,私人資本不斷擴大,金融實現完全自由化。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土耳其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出口萎縮,國外投資下降。但由于實行了減稅和提供補貼等刺激措施,到2010年底,土耳其經濟開始強勁復蘇。
農業和工業是土耳其的兩大優勢產業,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在主要出口商品中約各占一半。土耳其也是主要的鉻鐵礦生產國,多數用于出口。同時,作為旅游勝地,土耳其每年迎來無數游客觀光,旅游業收入也是國民重要收入之一。
土耳其是一個輻射性的市場,與歐洲、北非等市場聯系較多。加入歐盟是土耳其的既定戰略目標,并且已成為歐盟關稅同盟國,與歐洲貿易往來比較自由。近年來,土耳其的鋼鐵、汽車、家電及機械產品等也逐步進入國際市場。
2011年,土耳其對外貿易總額達到3758億美元,同比增長25.5%。其中,出口1349億美元,進口2408億美元,分別增長18.5%和29.8%。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油、電力、天然氣、化工產品、機械設備、鋼鐵、運輸設備等;主要出口產品是農產品、食品、電力、紡織品、服裝、金屬產品、運輸設備、車輛及零配件等。
土耳其也擅長做轉口貿易,它在全球范圍內采購商品,加工之后出口,主要出口地是歐洲。對于直接進入歐洲市場壁壘較多的行業,如醫療行業、食品行業等,中國企業可以抓住土耳其的貿易特點,先將產品銷往土耳其,進而間接出口到歐洲。
土耳其國內購買力和消費能力也十分強勁。截至2011年底,土耳其人口已超過7472萬,其中城市人口占到70%以上。2011年土耳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總量達7660億美元 ,人均10556美元。此外,土耳其人均購買力達到11000美元以上。
中土貿易,形勢喜人
土耳其非常重視開拓亞洲市場,20世紀90年代末與中國的貿易量就開始逐步增加。近幾年在兩國政府主導下,貿易規模更是突飛猛進。
2007年,土耳其與中國雙邊貿易額突破100億美元大關。到2011年已經達到187.4億美元,同比增長24.2%,其中中國對土耳其出口156億美元,增長30.8%,自土耳其進口31億美元,下降1.4%。至此,中國已成為土耳其的第三大貿易伙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一大逆差來源國。
另據土耳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中土雙邊貿易額達到56.15億美元,同比增長2.6%。其中,土耳其對中國出口5.62億美元,增長20.3%;自中國進口50.53億美元,增長0.9%;逆差44.91億美元,同比下降1.1%。土耳其逐漸成為中國一個新興的進口市場。
據了解,中土合作的重點領域是交通、電力、冶金及電信。土耳其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有機電產品、液體燃料、核電設備、車輛、鋼鐵及制品、光學儀器、塑料制品、珠寶、船舶、藥品、鋁制品、顏料等。每年有多家中國企業赴土耳其參展,同時土耳其也經常組團參加中國的廣交會,采購大量中國商品。
2010年,中土兩國確定了未來的貿易目標,到2012年雙邊貿易額達到500億美元,2020年達到1000億美元。同時,兩國在能源、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簽署了多項協議。為了促進兩國貿易和投資,2012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與土耳其中央銀行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30億土耳其里拉,有效期3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這項協議的簽署意味著中土兩國在貿易中可以使用人民幣和里拉開展雙邊貿易,從而降低使用美元結算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
經商往來,市場攻略
作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土耳其的商業機會涉及醫療、紡織、食品加工、光學儀器、機電產品等多個領域,近年來與中國的貿易量迅猛增長。同時,有不少中國企業開始積極參加當地的貿易展會,力圖叩開土耳其市場的大門。不過,由于風俗、貿易習慣等方面的差異,部分中國企業進入土耳其市場遇到不少阻力和障礙。
如何順利地將產品出口到土耳其,進而成功開拓當地的市場?致力于幫助國內企業進入海外市場、拓展國際業務的勵展博覽集團國際銷售部建議:“與土耳其人做貿易前,要對當地市場做周全的長期考察,正所謂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中國企業進入土耳其市場會遇到語言溝通上的障礙。土耳其人大部分講土耳其語,因此聘請土語翻譯非常重要。99%的土耳其人信奉伊斯蘭教,中國企業在與他們進行貿易合作時,要了解和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以免帶來誤解和麻煩。
土耳其貧富差距較大,消費重點在中低檔產品,他們對品牌不敏感,高檔產品吸引力不強。中國商品在土耳其比較有市場,如義烏的小商品在當地比較受歡迎。但出口到土耳其的產品質量要好,性價比要高。另據深入土耳其市場的相關人士介紹,土耳其人做生意時,往往在整個產業鏈上找商機。例如,一家土耳其旅游公司的老板,他不僅做旅游,還做餐飲、酒店接待等配套服務。這給中國企業提供了機會,因為土耳其人可能不僅采購一樣商品,而是采購整個產業鏈上的商品。此外,土耳其商人擅長于討價還價,中國企業做報價時要想好應對措施。
需要企業注意的是,土耳其是歐盟關稅同盟的成員國,為了加入歐盟,土耳其2004年開始使用歐盟的標準認證,中國企業出口到當地市場的商品要有CE認證,否則可能被退貨。
土耳其的商業習慣具有獨特性。由于土耳其當地銀行要求企業開立信用證時要有100%的資產抵押,土耳其公司進行貿易業務時一般不使用信用證。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容易導致貿易糾紛。典型的貿易案例就是,土耳其進口商以產品質量不合格等各種理由拒絕付款。而如果貨物放在土耳其海關超過45天無人認領,就面臨拍賣,從而使中國企業遭受損失。
除此之外,土耳其有很多小公司,但往往冠以“集團”的大名。有些中國企業沒有去詳細了解對方的信譽和資質,就以為是大企業,同對方進行了遠程簽單,結果合作沒幾個月小公司就倒閉了,致使中國企業損失慘重。
土耳其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由于它是新興市場國家,貿易配套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中國企業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勵展博覽集團建議企業要通過規范渠道進入當地市場,其中最直接有保障的渠道之一就是參加土耳其的相關行業展會。通過展會這一專業平臺,中國企業可以與潛在的合作伙伴會面,甚至有機會參觀貿易伙伴的公司或廠房。一來可以推廣“中國制造”,二來做到知己知彼,避免貿易糾紛。
近日,勵展博覽集團收購了土耳其Tüyap展覽公司,2013年將在土耳其舉辦涉及醫療、食品、酒店、包裝等多場展覽會。由于土耳其私人醫院比較發達,約有1萬多家,對藥品和醫療器械的采購量比較大,因此,伊斯坦布爾醫療展規模較大,年均展出面積35000平方米,其中中國企業參展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左右,參展企業有40多家。據了解,在新興市場國家中,土耳其的展位費處于中等水平。中國企業可以通過這些展會去挖掘土耳其市場的巨大潛力。
勵展博覽集團收購土耳其Tüyap
勵展博覽集團,總部位于英國,在39個國家主辦超過500個展會,通過33個人員齊備的辦事機構在跨越美洲、歐洲、中東和亞太地區舉辦展會活動。土耳其Tüyap展覽公司,有33年辦展經驗,每年主辦110場展會,在土耳其5個城市擁有運營機構,雇員500名。勵展博覽集團與Tüyap展覽公司共同組建“Reed?Tüyap”品牌,充分整合兩家展覽公司超過85年的專業經驗,力拓土耳其市場。
新公司(Reed?Tüyap?Fairs?Inc.)將首先就Tüyap展覽公司原有的部分展會開始運營,2013年展會主要有:土耳其國際醫療展、土耳其國際包裝工業展及食品技術展、土耳其食品及飲料展、土耳其國際零售展、土耳其自由品牌及酒店用品展等。往年有不少中國企業參加了這些展會,包括廣州市萬世德包裝機械有限公司、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臺州邁格機械模具有限公司、江蘇盛飛食品有限公司等。